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投资自由化证券金融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投资自由化证券金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投资自由化证券金融

外资对我国产业的控制

具体表现在股权控制、品牌控制和技术控制方面。股权控制是外资对我国产业进行控制的最重要的方式。外商利用其资本实力一般采用投入大量注册资金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迫使中方放弃多数股权或稀释中方股权比例,从而达到占据合资企业多数股权,控制国内企业,进而达到控制某些产业的目的。外资在中外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直至完全控股——外商独资是外国资本控制国内产业的另一种形式。另外,外资通过兼并收购及系列投资方式对同一产业的企业进行一体化控制,在我国某些产业形成垄断。

外资排挤国内企业,抢占我国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品牌控制。外商通过各种方式削弱国产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自有品牌的市场地位,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甚至独占市场的目的。具体作法是:一些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在投资时明a确要求使用它们的品牌,使国产品牌消失;有些实力稍弱的外资在合资时要求中方将商标转让给合资企业,然后利用中方的销售渠道推销标有外国商标的产品,待外资商标知名度提高后,逐步减少直至停止对中方商标的使用;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广告宣传,排挤和打压国产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利用客户对其品牌的认同以及由此产生对价格敏感性的降低使其得以避开竞争,解除替代品的威胁。

外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控制主要是通过实施技术控制战略实现的。外资的技术控制战略旨在保持其技术优势,使中方形成对其的技术依赖,以维持自己长久而有效的技术控制。外商的技术控制战略是通过技术转让策略和技术开发控制策略两条途径来实现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投资”理论和“雁行发展模式”被西方投资者奉为“圣经”。“逆贸易导向型对外投资”理论认为:向国外输出的产业和技术均是国内竞争中已处于劣势的产业和技术,方可取得“出口替代”的作用。“雁行发展模式”则认为:发达国家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落后工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其竞争力严重减弱或几乎完全丧失竞争力。为了实现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需将这些产业和技术输送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所以,外商所转让的技术一般都是并不先进的,有时甚至是已被淘汰的技术。外商对高新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严加封锁,这样在发展中国家“用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外资大量进入而又未引进先进技术,从而失去国内市场的风险。

投资自由化对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影响

加剧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对外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渐次推进的。这种对外开放的格局导致了外资主要集中于沿海及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格局。这种投资格局的存在不断拉大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西部产业的竞争力日益下降,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受阻。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外商投资的日益增多,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有不断严重化的趋势。内地陷入困难的低水平自我循环陷阱。资金的瓶颈制约加剧,加上技术人才的外流,使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持续发展失去了动力和要素的支撑,给产业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

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即加工工业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结构性的供给过剩。而外资却大部分集中于加工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流向的不合理则会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加剧。

国家的产业宏观调控能力下降。由于外资一般都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为目的来制定其发展战略,并不兼顾东道国的利益,其行为往往会与我国一些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主旨相悖。而且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有强大的政治背景,我国政府在控制其活动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导致产业政策的效力减弱,政府宏观调控失灵。尤其在加入WTO后,WTO规则以法律的形式迫使一国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增加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从而使东道国陷入“蒙代尔三角”的困境,致使东道国产业政策调控效力的再度弱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东道国的产业控制能力下降。

投资自由化给我国产业带来的“敌意性”威胁

上述外商投资战略和投资动机一般都是垄断利润。这给我国产业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一种“合法性”威胁。如果跨国公司的战略服从于发达国家政府的国际政治目的,把“西方中心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跨国公司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了这种思想的输出者和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给我国产业安全带来的威胁是很大的,是一种非法的“敌意性”威胁。跨国公司为了所在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和国家利益,给东道国产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或者,跨国公司向发展中东道国输出的工业结构与消费格局与东道国所渴望的发展格局不一致。具体而言,跨国公司出于战略考虑或发达国家的国际政治需要,倾向于诱导东道国的收入阶层实行过度的消费开支,或者引进与该国人口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不相一致的社会目标和社会价值尺度,或者集中生产那些主要满足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品,则会导致东道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贸易自由化影响产业安全的机理分析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而凸现出来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享有世贸成员的基本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就对我国产业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外企业凭借其竞争优势,将大量廉价的商品和服务通过对我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来抢占我国的国内市场,兼之以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活动挤压国内产业的市场份额,对国内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原有体制与世贸组织的贸易体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磨合。一些垄断产业,如电信、金融、保险等产业的的管理体制等也需要一定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日益扩大、深度提高的同时,国内一些不具备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以及尚处于刚刚建立之中的幼稚产业,极易遭到国外过量进口以及倾销和补贴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冲击。国际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作为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正在被一些国家滥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多边协议文件规定,各成员方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12年内,可以针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15年内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实行“非市场经济待遇”,这将使我国出口企业在遭受国外反倾销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国际竞争力影响产业安全的机理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竞争无国界,任何产业都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竞争市场。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所有企业都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全球竞争。没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就不可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而对于国内市场,我们的产品不出去,外国的产品也会进来。虽然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有效手段,但从长远看,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即使受到保护,也不可能长久。所以,从产业自身考虑产业安全问题的形成,不具有或缺乏竞争力是导致产业不安全的根本原因。

国外企业通过自由贸易抢占我国的国内市场,挤压国内产业的市场份额。同时,我国企业则与其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中外产业之间产销竞争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就在于中外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对抗。80年代以前,我国产业参加国际竞争首先主要是从国产工业品进入国外市场开始的。依靠的主要是在资源竞争上的比较优势,即以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生产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工业品,通过对外贸易打入国外市场。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产业在资源竞争中的优势逐步减弱。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的日益开放,使得国外的企业也可以利用我国要素市场上的廉价资源;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实行经济开放,同我国形成竞争态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要素(资源)价格不断上涨。

而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式的另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由于投资自由化引起的外国资本大举进入,形成与我国产业之间的资本竞争态势。国外资本以资本实力上的竞争优势对我国产业展开攻势,争夺市场份额,以至形成使其产品大范围占领我国市场的态势,已成为一些外国大公司进人我国市场所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国内产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劣势正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在外国大资本强大的攻势之下,不仅我国的许多弱势产业面临生存危机,而且,一些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也面临外国资本的威胁。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之初就错过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竞争环境。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态势不断激化的过程。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都以前所未有的临战状态来面对国际竞争。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国际竞争策略和对外经济关系的政策和战略上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敏感性。我国产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系命于自己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历史很短,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产业与国外竞争对手还不属于同一重量级。因此,在国际投资交易中,就会产生由双方竞争实力的差异而引起的利益分配的不均等,甚至会因竞争力的悬殊差异而引发利益冲突,导致我国产业利益严重受损。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如果说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是产业安全问题产生的外在原因,那么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则是内在原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产业安全问题,维护我国的产业安全时,不但要从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角度分析产业安全问题产生的机理,堵住形成产业不安全和产业损害的源头和途径,而且要从根本上分析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能否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从而在利用外资和自由贸易中达到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的效果,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广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产业安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

2.祝年贵.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安全[J].财经科学,2003

3.夏兴园,王瑛.国际投资自由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

内容摘要:本文分别从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对产业安全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形成产业安全问题的原因和途径,理清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并指出能否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利用外资和自由贸易中达到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的效果,是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产业安全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