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静态交通管治问题与策略简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静态交通管治问题与策略简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静态交通管治问题与策略简述

作者:王立颖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静态交通发生在出行的端点,动态交通发生在出行的过程中间,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应该均衡协调发展。然而,目前的状况却是静态交通往往处于全面滞后于动态交通的状态,这已成为大城市难以医治的通病。大连亦是如此,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停车需求剧增,供需矛盾突出据调查统计,截止2010年底,大连机动车保有量达到88.55万辆,然而,大连市各类停车场总泊位为13.74万个,每辆车平均只拥有0.16个左右的停车泊位。这与国际通行的每辆车1.25个左右的停车泊位相距甚远,因此,存在很大的供应缺口,而且城市中心城区停车位更是严重短缺。近年来,虽然大连市每年都增加停车场的建设,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但是停车泊位供给数量的增长仍然是远远滞后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和停车需求的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加大,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给城市动态交通带来不利影响。(二)停车设施供应不足,结构不合理在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大连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的供应结构也很不合理。根据一般经验,在城市停车设施的总体构成中,配建停车设施应占到75%~80%,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占15%~20%,路内临时停车设施占3%~5%。而在大连市停车泊位的总体构成中,配建类停车泊位约占总数的70%,社会类泊位占30%,其中社会公共停车泊位仅占总量的0.27%[3]。配建车位总量偏低,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实际的停车需求。其原因如下:一是配建标准偏低、执行情况不尽人意;二是由于商业利益,部分开发建设单位人为地降低配建面积,导致建成后提供的车位远不能满足需求;三是部分配建停车场建成后被挪为它用,或因停车位布置不合理而无法使用,并难以向社会开放,导致大量配建停车场闲置。这也是造成停车设施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三)违章停车、非法占道现象严重在城市停车位供应不足的条件下,大连市路内停车比例较高,占据了城市停车的主导位置,违章停车现象十分严重。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大连市中心城区乱停乱放的机动车占到了路外停车总量的30%以上,利用城市次干路或支路停车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违章停车屡禁不止。尤其在大连城市的中心城区,由于建筑分布密集,人口和工作岗位密度较大,而且受到丘岭地形特征的影响,道路资源非常有限,而且道路宽度较窄,同时,老城区建筑物的配建使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导致了大量的占道停车现象发生,给有限的道路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节假日期间、各个景区以及中心城区的大型购物场所更是车满为患,道路功能发生变化,成为露天的停车场,对正常的交通通行构成很大的影响。违章停车和非法占道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步行等交通空间也受到了较大限制,使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下降,不仅影响了车辆和行人的交通效率并且使交通安全也受到严重影响。(四)公共停车场收费缺乏应有的弹性,使用效率低下科学、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可以规范、引导人们的停车行为,有效的调控交通需求。由于大连市公共停车场收费缺乏应有的弹性,加上车辆停放的方便程度不同,在同一地区,地面停车场拥挤排队、地下停车库却零零散散;路内停车场超额运营,路外停车场停放不足;结果导致一方面停车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大量的车位空闲得不到合理使用。近几年,大连市也投资建设了许多地下公共停车场和停车楼,增加停车泊位供应,但是由于停车收费过高,加之管理不到位,没能发挥应有的效能,投入巨资兴建的停车场,常常空荡无车,效率低下[4]。另外,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免费停车,“有偿停车”的意识不强,不愿意甚至拒绝按照使用成本缴纳停车费用。很多年来实行的“停车低收费”实际上鼓励了人们更多地使用车辆,使停车问题进一步恶化。更有些市民素质低下,很多车辆在路边长时间甚至整天停放,既造成了道路拥堵,也造成了公共停车场资源的严重浪费。(五)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城市静态交通的管理是一项涉及很多政府职能部门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目前,大连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机构比较分散,责任主体不明确,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和联动性,难以有效调控供需关系。并且,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和机制,导致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较慢,管理混乱。(六)公共停车场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程度偏低先进的停车诱导系统和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国外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停车场的管理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目前,我国具备对城区停车设施进行整体宏观管理技术的城市还很少,只有北京市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北京市停车电子地图”,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也对全市停车场统一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大连市的公共停车场管理模式目前还多采取人工填报登记,人工收费。智能化、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技术没能全面普及,管理的科技含量偏低,还没能建立统一的停车信息平台和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不但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提高停车场的使用周转率,影响了已有停车资源的总体利用率。

改善城市静态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法制化进程、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公民的文明素质相互关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停车供给管理、停车需求管理、停车行为管理等多个方面来解决。(一)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寻求停车供需关系的平衡停车供需关系是停车理论研究的核心。停车政策寻求的是停车供需关系的平衡,不加限制大量建设停车位会刺激停车需求,反过来又要求建造更多的停车位。这种循环导致用地浪费,交通环境恶化。过少的停车位或过度控制停车位供给,会使违章停车的案件增多,抑制购车需求,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要满足合理的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最终达到供需平衡。1.加强停车实施建设,增加停车供给依据国内外停车设施发展的成功经验,停车设施的供应应该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助,路内停车设施为补充的合理城市停车结构。构筑设施布局优化、动、静态交通协调的区域差别化停车系统。结合城市公共建筑(包括居住区)的建设,在满足建筑物停车需求的基础上,鼓励超额配建停车设施并向社会开放,增加公共性质停车泊位的供给数量;鼓励多元化投资建设停车场,谁投资,谁受益;鼓励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开办停车场,鼓励修建立体式停车楼,增加单位空间停车泊位的最大值,提高土地利用率。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停车需求“公交优先”是世界众多大城市普遍认同并实行的一条原则。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手段[5]。因此,大连市也应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系统车辆,以缓解严重的交通堵塞和停车难问题。应在以下方面实施“公交优先”政策:首先,政府要给予公交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在有条件的市区街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同时,繁华街区的公交车要增加密度,以吸引更多的人放弃驾驶机动车去乘坐公交车,也可采用“停车换乘”方式,限制中心区停车;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地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向公交行业;再次,政府要促使公共交通设施及出租车合理收费,公交车低价快速舒适的乘车条件将极大地吸引客流量。(二)规范停车行为,加强停车秩序管理1.提高违法停车成本应加大违章停车治理,提高违法停车处罚力度,提高违法停车成本,建议如下:⑴各相关部门必须互相支持与配合,对于拒交罚款的违法当事人,法院应根据执法部门的诉讼申请,启动快捷程序予以受理并执行;⑵对于以身试法,妄自逃脱之徒,公安机关应坚决予以拘留;⑶对于屡教不改的当事人,交警部门应酌情予以扣分或限制其年审等处罚手段。2.普及有偿停车观念应加强对驾驶人“车辆占用土地资源、停车交费”的教育宣传。提高市民规范有序的良好停车习惯和秩序意识,加强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知识的宣传,为缓解大连市停车难作贡献。3.完善路边禁停标志为规范管理和便于执法,交警部门应在缺“禁停”标志的路段尽快完善相关标志。同时要实行堵疏结合,建议在一些路段适当保留或加划少量定点限时的免费临时停车位,如菜市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区域,以供学校巴士、装卸货车临时停靠和家长接送学生[6]。(三)运用弹性收费制度引导停车行为,合理分流对于地上停车场拥挤不堪、地下停车场零零散散的现象,应该在统一管理基础上实行“按时段和停放时长”弹性收费,以分流停车需求,合理利用资源。建议利用经济杠杆调控原理,按照“中心区高于非中心区、高峰期高于低峰期、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对于同一地区公共停车设施,停车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外高于室内”的定价原则,同时建立不同类型停车场收入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提高路外、地下和室内停车场(库)的利用率。(四)明确停车场管理主体,推行停车场管理产业化首先,停车场作为静态交通的重要部分,应该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城市各类停车场(库)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阶段涉及到政府众多职能部门,客观上需要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和统一管理的要求。为克服管理体制上的分散,应当成立城市停车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制定城市停车政策和地方性停车法规,以及路内外停车设施的规划、审批、筹资、建设、管理、价格监控等职责。另外,要实现全市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标准化,推行停车场管理产业化。运用市场化手段,把停车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是解决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与停车供给滞后矛盾的有效途径。美国停车业每年的营业额高达260亿美元,约占其GDP3.25%,能够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大连市停车业刚刚起步,因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其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五)采用先进的停车管理技术,推进停车设施管理智能化近年来,智能停车场管理技术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即将取代人工管理。运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息诱导,特别是是高峰时间停车诱导系统可以减少停车巡游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车辆占用道路时间,提高通行能力。日本较完善的停车场指南和停车诱导系统值得国内借鉴。停车场内设立的信息显示牌可向驾驶人员提供空闲停车场的位置、停车位的使用状况、路线指南等信息,引导驾车者更方便、迅速地寻找停车位,能减少因驾车者四处寻找停车位而带来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并可以使停车设施的车位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停车场的使用率[7]。建议在现有大连市智能交通网基础上,运用各种先进技术,诱导停车需求,增加全市停车场分布、收费标准、总泊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以利出行;另外停车场应以电子显示板方式公布泊位动态信息,实现动静态相结合的交通管理,缓解道路拥挤。

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宏观层面上要提高停车位供给能力,控制停车需求。从微观层面,停车问题更涉及到规划、政策法规、体制、管理、投融资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机动车迅猛发展的今天要设法通过对城市静态交通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控制城市的交通需求,才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根本途径。创造快速、舒适、方便、清洁、有效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