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

提要:旅游景区资源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基础,交通环境是影响旅游者对旅游过程满意度的主要要素,两者同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性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本研究搜集2017年江西省县域3A(含)以上景区的地理空间数据、交通基础设施数据,构建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测算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环境分值,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度。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景区;交通环境;协调发展;江西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旅游活动的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产业也随之壮大,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旅游景区资源空间区位及交通环境紧密相关。其中,旅游景区资源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也是旅游开发的主体,将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开发潜力、发展规模及空间布局。在旅游过程中,交通作为连接客源地、旅游目的地的载体,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环节,交通环境的完善性已经成为推动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当前江西省旅游业恰逢重要的战略机遇,旅游业已成为江西省支柱性产业。江西省急需充分利用和优化地方交通网络布局,完善旅游景区空间格局,强化旅游业与交通业全局协调发展。因此,研究江西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是江西省发展成为旅游强省过程中的重大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交通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国外学者在1990年前后开始重视旅游交通的研究,最早的研究重心是旅游与交通的关联性以及旅游交通经济学。随后,研究的内容进一步细化,涉及到旅游流与旅行者出行方式的选择。基于旅游交通行为的研究,结合旅游流理论研究旅游交通网络及其空间布局逐步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对旅游交通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交通系统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关系、旅游交通对于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的作用、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从已有文献中可发现,大多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层面、西南地区、沿海地区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对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缺乏系统分析。同时,关于县域旅游与交通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还没有学者涉足。本研究将“旅游+交通”作为立足点,双向视角审视交通业与旅游景区空间协调发展关系,以旅游景区地理空间数据及量化的县域交通环境为突破,深化旅游与交通协调发展领域的研究,填补江西省“旅游+交通”的研究空白。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对江西省各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与交通环境空间格局进行分析,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分析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发展失调现象,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研究江西省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首先需要对江西省各县域的旅游景区资源及交通环境做出评价。因此,本文构建了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

(一)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评价体系。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旅游景区的评价分为四个部分: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可见旅游景区的等级划分可视为旅游景区资源综合质量的量化表达。由于在A级景区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且对游客有较高吸引力的景区主要为3A、4A、5A景区,1A、2A景区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贡献有限。因此,为进一步评价江西省不同县域景区资源的差异,本研究对3A、4A、5A景区进行评价,对各县域旅游景区加权求和。

(二)江西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交通优势度包括公路网络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是能够反映区域交通环境优劣性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其中,公路网络密度反映出县域内道路的连接程度,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密度三个方面反映;交通设施影响度是从公路、铁路、机场三个维度反映出县域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区位优势度用县域与江西省公布的中心城市的连接程度表示,本研究通过两者间距离反映。不同指标的权重参考文献而定,交通优势度的最后得分由公路网络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区位优势度加权求和而得。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预处理

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测算出江西省各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环境评分,各县域间旅游景区资源、交通环境格局通过标准差椭圆及热点分析方法研判,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通过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计算而得。本研究中的旅游景区数据由国家旅游局及江西旅游信息网搜集而得,其坐标信息通过GPSspg查询网转换而得,继而在ArcGIS10.2软件中将坐标数据转化为可分析的后缀为.shp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从而为空间统计分析做好数据基础。各县域交通环境指标数据由高德地图中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统计而得。

三、实证分析

(一)江西省县域交通环境空间格局。通过已建立的江西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遵循一致化原则,相关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测算出江西省各县域的交通优势度后,将江西省各县域交通优势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热点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进行分析。从江西省县域交通优势度热点分析结果中可发现。江西省中部区域交通环境质量塌陷,各极分化;江西省交通环境较好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北部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南昌市、九江市、德兴市,这与江西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环鄱阳湖城市群一直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交通环境较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与周围省份接壤处,这是由于江西省周边地区多为高山地形,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难度大。同时,也体现出江西西部、南部边界区域的旅游节点互通性差,不利于江西省与周边省域开展旅游合作。

(二)江西省旅游景区分布特征。采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对江西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标准差椭圆结果显示,江西省旅游景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中北部(包括九江市、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且江西省中北部旅游景区密度明显大于西南部和东南部;江西省旅游景区的整体方向指向东北方向。等级越高的旅游景区,其空间分布越趋于江西省的东北方向;九江市、南昌市、景德镇市的旅游景区资源多分布在市区内部,赣州市的旅游景区资源离市区较远。一般而言,中心城市与景区的距离会影响游客的心理距离,赣州市吸引游客能力处于相对劣势。

(三)江西省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度分析。根据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得出各县域相关分值,再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江西省各县域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度,根据协调度等级划分的结果,发现高度协调的县域分布与江西省内的铁路网络结构呈现高度重合性;中度协调的县域被高度协调县域分成若干区域,主要集中在吉安市、抚州市、九江市、上饶市。

四、结语

本研究构建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资源、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分析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的空间格局及江西省县域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度。认为有必要将婺源县打造成江西省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示范基地,积极推广、宣传婺源县的先进做法;充分利用江西省内中东部旅游景区空间集聚分布格局,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释放出旅游景区集聚的空间经济效应。同时,大力开发省内西南区域的旅游资源,实现全省旅游资源的合理分布;大力开展赣中、赣西、赣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点加强赣西、赣南旅游节点互通性,注重省内外旅游流通渠道设计;围绕南昌市、婺源县、金溪县打造赣东北旅游经济圈,将旅游经济条件良好的县域进行统一整合、规划。此外,需重点加大对赣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赣州市旅游景区与交通环境协调发展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文.空间的生产与分析: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6.31(8).

[2]王兆峰.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7).

[3]程晓丽,黄国萍.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J].人文地理,2012.27(6).

[4]马华.长三角地区县域交通优势与其综合实力耦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作者:魏泽云 谢奉军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