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景区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创新创业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职业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双创教育。本文以景区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提升高职院校景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景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建议
1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党的四中全会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各类主体进行融通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职教“二十条”中也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创新合作,资源共建共享进行教学改革。在政府大力支持双创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上的教育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去面对,也有很多优势值得去发挥。
2景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1调研问卷设计
以苏旅财高职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发放,回收369份有效问卷。研究景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以下5部分内容:模块一,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模块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可情况;模块三,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认可情况;模块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转化调查;模块五,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调查。
2.2景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2.1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不高。首先从认知情况来分析,关注创新创业的学生主要集中于四年级(24.25%)和二年级(35.5%)学生,这是因为四年级景区专业学生导游证考试结束,在思考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之时,对创新创业产生兴趣,开始搜集、整理、关注相关资讯。二年级学生是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接触了专业技能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后滋生了学习的兴趣。其中对创新创业认知一般的学生占43.75%,比较了解的占32.5%,不太了解的学生占12.75%,完全不了解的占1.75%,十分了解的仅占9.25%。学生对创新创业也仅仅停留在学校的宣传层面,学生主动研究创新创业的情况较少。只有极少数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对各项方针政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2.2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可度偏低。学生对创新创业校园教育认可程度的了解,主要体现于课程、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模式方面。59.75%的学生认为所授课程不能满足对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需要。71%开设的校园课程集中于创新创业指导、大学生发展与职业指导、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课程多为选修课、考查科目,加之与专业结合度不高,教学过程更注重的是理论而非实践,与市场发展和实践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2.2.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亟需建设。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以学校本身的专业教师团队为核心,校外实战指导老师为辅进行训练营培训,校外专家讲座为补充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学生期望的是具有长期的创新创业理论指导经验的导师团队指导授课、校外专家分享创业实践案例、专业教师对项目进行倾心辅导。2.2.4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转化率较低。49%的学生有很强的创新创业意愿,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创新创业意愿上呈现犹豫、缺乏付诸实践的动机,甚至还有同学会考虑创业风险问题。整个校园氛围对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上也呈现正相关,学校重视程度与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成正比。作为景区专业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方面有37.5%的学生参与过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意比赛、26.75%的学生参与了景区的产品设计类大赛、5.5%的学生参与过人社局创新创业比赛、11%的学生参加过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12%的学生参与过创业训练营、7.25%的学生参与过其他种类的实践类活动,比如展览会布展等,整体来看参与度比较高。学生意向的创新创业项目中31.75%倾向于服务行业,18.25%倾向于教育类,还有9%的学生注重公益影响,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承担的前瞻性。但从项目转化情况调研来看,67%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20%是项目终止,8%会主动实施创意点子,其中也仅有5%是项目落地,获得一定收益。当然问卷也针对项目没有转化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调研,69.25%学生认为是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不足以应对市场相关风险;缺失团队成员的比例占50%,在项目继续推进过程中创意理念丢失的比重占51.55%。由此可见,学生在投身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导致成功率较低。2.2.5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面期待较高。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憧憬,认为创新创业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环节,是学生对自身素养水平的一种认可,也体现出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期待。学生提出的建议,较多呈现的是师资安排方面,聘请企业实践类专家来指导项目,增加项目计划书、路演和沙盘训练的针对性辅导;实践层面是希望建立大学生孵化基地,对项目进行支持与跟进等。
3苏州旅游与财经学校景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3.1创新创业氛围营造
近两年学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学生比赛成果统计、教师职称评定以及市属、省属文件嘉奖,表彰优秀团队成员等都体现出学校的助推力度。加之创新创业比赛纳入德育、学工以及系部的视线,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师生对比赛的重视,形成主观能动性。省级获奖选手对校园赛事团队进行指导与成果分享,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项目,也为种子选手提供经验指导。由上而下鼓励支持学生队伍参加训练营以及各级各类比赛,加大校园双创宣传力度。这些举措在校园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成果分享小范围化,后续跟进后发力度不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未形成一套有效机制。
3.2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各系部与企业形成了良好互动,建立了校企实训基地、合作平台、研发基地等,开展了深度的文旅融合。但是针对校企合作基础上搭建的孵化器和创业基地却比较少,一些专业建立了创业基地,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成熟的孵化项目,未能让创新创意点子进行项目成果转化。
3.3课程设置
把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增加了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考核的比重与力度。例如,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与规划,让学生对职校五年、自己的专业以及后续发展进行一个规划与设计,对双创意识有一定培养。招募1~5年级学生参加集训营学习以及云培训,针对有创业点子的学生增设企业导师现场指导,加入“天使”计划。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融媒思政,培养学生对课程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有一定作用,但没有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课程开发,缺乏一定的实践性,专业渗透性不强。
3.4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打造的是系部特色的项目,团队大多是系部教师主导。虽然教师与学生可以形成互动黏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团队以及教学成效。专业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战,在对学生进行项目指导方面,虽能把握创新创业的意图,但很难扎根项目本身。聘请专业队伍师资进行集训营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园教师创新创业实践的不足,但并不能形成常态化教学,不能实时跟进,及时解答学生面临的经营以及市场实践方面的问题。
3.5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机制管理,形成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办公室,方便形成校级部门联动。学校创新创业政策,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政策公开透明,让师生对创新创业加深了认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模式运作,可以将比赛作为课堂所学的检验结果,同时也是发现自身不足,弥补缺陷的过程。这些举措对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引导,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但是如何更好地改进和实施教学,把握数据反馈仍是亟需考虑的问题。
4景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4.1聚焦时代,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研读政府出台的关于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出台相关激励措施,例如,大学生孵化器以及结合苏州市人社局的创新创业口袋书,落实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和硬件支持等。其次,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做好学生创新创业台账,实时更新数据,树立模范标榜。定期开展优秀案例分享会,增加创新创业者的整体自豪感,也让其他学生了解项目的萌芽、发展、成熟到落地的全过程。最后,打造公平、竞争、开放、透明的创新创业环境。聘请资深创新创业专家作为导师,指导点子项目。定期开展点子竞赛,模拟赛项,拉近创新创业和学生的距离。通过校方官网不定期推送创新创业的政策与通知,逐渐形成职校自身的创新创业文化特色。
4.2聚焦企业,探索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系部聚焦旅游企业,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把苏州地方性文化与旅游景区充分融合,着力打造创新节点,探索搭建融通平台。依托校企合作关系,进行深层次文化挖掘与合作开发,把企业需求贯穿学生人才培养始终。为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选拔景区专业学生形成训练营团队,参与平台运作,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例如,针对景区进行研学课程开发、景区活动策划与文创产品研发等让师生共同融入,在校企合作中寻求创新创业突破口,形成产教学研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4.3聚焦学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景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课程创新、教学素材更新开展创新活力教育,针对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学情,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法律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渗透,打造兴趣引导-专业融合-个性发挥-实践应用的教育模式。注重景区专业核心课程与创新创业思维的渗透与融合,尊重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发展,通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展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创新创业水平,并在今后实践和具体应用中不断磨合推进。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要培养具有景区经验与创新创业意识的师资团队,形成专业老师、实践导师、行业专家的精良教师团队梯队。从点子挖掘到计划书撰写、沙盘经营模拟、政策分析、社会责任认知等对学生开展全方位指导。这就要求各专业通力配合,进行专业优势互补,鼓励创新创业导师加盟到校园创新创业指导队伍之中,打造创新创业的“双师型”队伍。首先,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认可度。其次,要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尤其是专业素养,做文化与旅游的传播者。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对市场要有较高的敏感度,促成模拟项目落地实践。
4.4聚焦实践,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测
通过教、学、做、赛一系列环节统筹与实践过程记录,引导校、企、师、生按照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如针对课程开发要考量创新创业课程在景区类课程的渗透程度;学生素养提升方面要考量学生在课程的出勤率与参与率、学分的获得情况、创新创业项目的转化率、学生实践的收获与团队认同感等。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测,对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前后的学习效果,检验各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期进一步完善,为今后更好地达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景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之路,还面临很多挑战与机会。本文通过对景区专业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实施建议,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凸显自身特色,积极应对,以期未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会发展得更好。
作者:何晓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