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平面构成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平面构成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平面构成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析

平面构成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属于基础课程中的一门,其可将学生的思维从复制、临摹水平转变成创新、总结、归纳水平,可促使学生能力从基础绘画上升到艺术设计层次。从平面构成课程的内容上讲,其综合了心理学、数学、光学、物理学、生物学、现代美学等诸多学科的成果,融入了诸多时尚的观念要素,并已在多个艺术设计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一、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平面构成课程因其内容理论性强,又过于抽象,再加上学生对其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一直不高,这也是制约课程实效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热情,笔者曾就“我眼见中的平面构成课程”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都觉得该课程作用不大,没有认真学习的必要。此后,笔者摒弃了以往概念性知识的讲解方法,积极将相关概念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分析实实在在的生活实例中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使得学生能真切体会到该学科的作用与魅力,从而激起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在讲解一些设计规律时,如果直白地将规律内容讲给学生听的话,他们可能觉得过于空洞、难以理解。因此,笔者就选取学生熟悉的相关的几个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对实例的自主分析中亲自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将规律内容描述出来。教学实践表明,将教学内容渗透到鲜活的生活实例中,可将抽象、艰涩的知识变得更为浅显、易懂,还可让学生感受到平面构成课程的实用性,从而促使他们以更大积极性投入到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进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二、借助严格规范的要求,严谨学生的设计习惯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因此平面构成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设计训练活动中,设计思路与构成要素都非常好,但是作业的最终效果却不够完美。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细节问题不够重视,这就使得过于粗糙的绘制很难提高作业档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并且每一个设计作品将来都会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如果设计中出现失误或者仅仅是尺寸上的一点偏差,都可能给使用者带来重大损失。这就需要平面构成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督促其在作品设计中规范设计,引导他们用端正的态度进行设计,从而逐渐养成严谨的设计习惯。比如,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习惯,我经常为学生布置一些自命题设计作业,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全班展示,并接受全体师生的点评。由于评价主体众多,只要作业中有一点点不规范之处都会被挑出来,并接受“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赞”,都能精心构思、规范设计。久而久之,很容易就能养成严谨的设计习惯了。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平面构成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扎实掌握并为以后的灵活运用做好准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但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于“听话”的学生只能学到知识的表面形式,而不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更不能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组织出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教学过程。在平面构成课程中,与构成形式及构成规律有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问题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热情,使得他们在小组协作或独立思考中获得问题的答案。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探究过程的教学形式,可让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构成形式”的相关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查阅资料、互联网搜索等形式自主学习,由于没有教师思维方式的限制,很多学生都能在综合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观点。总而言之,平面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形态创造及形象思维能力的高低,甚至决定了学生设计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总结、大胆创新,尽力探究一些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设计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优化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实效,最终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的设计人才。

作者:任晓丽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