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课堂教学创新思考(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课堂教学创新思考(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课堂教学创新思考(4篇)

第一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实践分析

在开展高中阶段政治科目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往往是让学生了解相关政治理论知识最为基础的方法。笔者认为,因为高考的存在,在全国范围内所开展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都为应考教学式。即教师在课堂上仅仅针对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而学生在课堂之上则负责记录,平时作业就是针对常见考点进行习题练习,并对相关理论进行记忆,学校所开展的相关考试内容也与高考考点紧密挂钩。但是笔者认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较高积极性,听课效率也较为一般。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只有找到既能满足学生今后高考的硬性需求,又能让学生在课堂授课阶段保持较高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喜欢高中政治这一科目,并且让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一、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的理论依据

(一)满足构建主义学习观点

构建主义学习观点认为,学生在开展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不能只是单纯接受知识的灌输,而要从内心情感出发,自愿对新的理论知识开展学习和认识。所以在高中阶段所开展的政治科目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须要做的并不是强行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指导之后能够乐于展开学习,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使用情景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的观点吻合,其中情景教学就是典型的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满足“生本观点”

在新课标中,针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明确提到“学生应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而教师则须要对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说明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围绕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一教学方式是不符合时展潮流的。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多样化,以方便学生真正进行自主性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强的积极性,并且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牢固。

二、进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实际意义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是让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其他教学工具都能够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中,不再单纯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口述,而是有更加多样化的元素帮助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政治教学方式的创新符合新课标中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新需求,即遵照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规律、展现政治特点、构建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政治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散思维,并依靠自学、互助研究和教师归纳的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实例讲解

(一)按照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学生核心,教师引导的地位

笔者认为,在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式创新的过程当中,教师须要充分理解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新课标要求在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必须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教师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该章节的政治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例如,在高中政治课本必修二当中,有关政治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理论,学生在对“监督谁、谁监督”这一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现教材当中“瓜农陈某卖瓜被抢劫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却被民警漠视”的故事。针对警察在这个故事当中的举动,瓜农陈某会选择课本当中提出的六种做法,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瓜农陈某会选择的上述六种举动都是符合法律的吗?他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同学们能按照行为选择的适当程度进行排列么?”最后向学生提出最为关键的问题:“中国普通公民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监督权?”教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起思考,同时以递进的方式展开提问,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论的了解逐渐深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政治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是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能够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有了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够达成合作意向,并展开讨论。在此过程当中,教师须要扮演的角色是“导演”,即把台下进行问题思考的学生当成“演员”,问题找出、问题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表演过程。而导演要做的,就是让演员的演技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须要创造出更加热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氛围当中更加大胆地开展知识的探索。例如,在学生就“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学习理解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例举了一辆价格为10万元的汽车,并询问学生,这辆汽车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应该如何进行描述。学生在没有学习之前,肯定对该部分知识是不了解的,因此,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时间为10分钟的自习,并且在自习之后,就自己仍旧不清楚的知识重点与同一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开展讨论的时间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该章节知识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进行记录,并在讨论完成之后,让学生对自己存在困惑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其他同学进行回答。如果学生无法进行回答,教师就须要针对这一点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并在讨论完成之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也便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解和补充。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设计矛盾和处理矛盾

笔者发现,在新课标的精神下,教师应主动在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一些矛盾。在矛盾出现之后,学生的意见就会产生分歧,此时教师就须要做好引导者的职责,为学生进行疑惑的排解。例如,在针对民主决策这一章节的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和讨论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民主决策与拍脑袋决策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民主决策与我国的顶层设计观念是否矛盾?”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最后教师须要让学生进行意见的统一,并拿出相关的理论性证据进行支持。通过全班范围内的讨论,让全体学生在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并对相关知识理论进行更好的了解与记忆。

(四)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将学习融入生活中,其目的是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完善教学模式,扩展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要增加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创新教学的方式,比如可以设计生活化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感受、体会、交流、互动,既能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又能直接学会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高中政治课堂更丰富、更有活力。究其本质而言,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使教学走进生活,除了将教学的内容拓展到生活领域,还要将教学的时空拓展到生活的环境中,而不是限定在45分钟的课时和几十平米的教室中。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积极扩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课外或者周末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政治知识,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政治思想,既使师生间的互动更加和谐、良好,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合理运用历史知识

将历史知识运用到政治教学的过程,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政治课程有效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须及时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者:王小孟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教学对策

摘要:创新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与一般的教学策略相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以学为主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更适用于进行创新教学。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策略

前言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教学策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创新,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活动,从而保证创新教学的效果。

一、创新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创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以及协作学习策略。高中物理教师在采用教学策略时首先要确定教学过程是采用以教为主、以学为主、或是学教结合,根据不同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保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侧重于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以学为主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更适用于进行创新教学,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以学为主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策略。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策略的意义

创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目的,综合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教学策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物理现象研究和规律总结,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在采用创新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确保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策略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并且将学生学习到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探究知识的产生根源,并且在遇到问题时,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能够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思维。

(二)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

支架教学策略需要事先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通过教师搭脚手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并最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的过程。[2]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从较低层次不断向较高知识水平迈进,促进学生沿着知识框架逐步攀升。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培养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的机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常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且随着认知活动的不断进行和完善,创新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三)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也成为实例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首先需要在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确定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去进行学习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听教师进行间接经验的讲解和介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授电磁感应原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转化作为基本点,引导学生进行电与磁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比,掌握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区别以及联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进行思维的联系和对比,这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四)采用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随即进入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认知弹性理论,其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迁徙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获得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如,力学部分贯穿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高中物理教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力学知识的学习和回顾,能够有效扩充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加深学生对于力学知识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爱,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逸尘: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鲍永: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认知过程把握与教学策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马红梅: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J].才智,2015,03:128

作者:陈光单位:渤海大学数理学院

第三篇:皮具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1.结构素描的安排与方法

结构素描是皮具设计的素描课程中必须学习的基础部分,注重的是物体内外结构的描绘,以此来揭示事物的基本构造。针对皮具设计素描课程要求,结构素描训练需要注重其线形描绘、空间构建与空间悬体三项训练,其中线形描绘在传统的结构素描中也多有涉及,但是在皮具设计中要求更加细致,更加流畅,同时更加注重空间感受,因此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空间结构与空间悬体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绘画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与空间拓展力,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夯实基础。

2.光影素描的安排与方法

在掌握了基础的结构素描技能用,学生可以逐步开始学习光影素描的技巧。素描是一种在二维空间内表现三维事物的方式,而其三维化需要光影效果的支撑,结构素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形体,但是实现效果的逼真与立体感,还需要在光影调子上下功夫。在教学中,皮具设计素描光影关系分为明暗素描训练、光影训练研究、黑白调子训练三部分,三者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共同呈现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可以单独进行侧重训练。在明暗关系的训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及质量感认知,培养他们的空间意识;在光影关系的研究训练中,注重学生对物象的整体把握与细节认知,注重体积与空间的理解;在黑白调子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对韵律感与节奏感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掌握黑、白、灰的布局技巧。

3.意象素描的安排与方法

皮具专业学生掌握结构与光影关系后,则可以开始从意象出发,进入设计素描的下一个学习阶段——意象素描。意象素描是设计素描的灵魂,是区别传统素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设计素描专业教师容易忽视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皮具设计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意象素描能力,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在培养学生对皮具描绘的造型能力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灵活的思想意识,避免素描中的死板刻画,为设计素描注入思想;第二,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为以后的设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皮具设计专业设计素描需要强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皮具制品的形态及内在结构、材料及空间构造等,深入分析了解,同时融入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认知,创造性的绘制,扩展学生造型上的创新能力。另外,可以让学生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打破时空界限,然后通过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再把打破的东西组合起来,这种组合可以随心所欲,不按照常理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形态。通过这样的训练,提升学生皮具设计的空间想象力及认知力,同时将意象融入素描中,为以后学生在皮具设计中思维的扩展及表现奠定基础。

4.命题素描的安排与方法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命题素描设计训练,这是一种综合的训练方式,也是对前期学习的总结与考核。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设计一定的命题,学生则根据命题要求,通过素描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思维及创作。皮具专业设计则需要命题围绕皮具进行,但是不可限定为一种过于固定的皮具产品,而应当更大程度的给学生以发挥空间,比如围绕皮包类的设计,可以将设计命题定义为;“用来装东西的皮质物品。”学生在了解命题后,则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设计素描知识,然后融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天马行空的构思,然后将这种构思展现在纸张上。命题素描设计在素描的基础上大量融入了现代意识,以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基础,教师在宏观上引导学生参与设计,从整体上把握设计与素描的关系,同时利用素描的预言及方法去表现,去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意识。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了解与掌握了设计素描的创作过程,熟练的将客观事物记录下来,融合个人的思维与想法,转化为新的视觉形式,从而使设计素描最终成为设计创作,为今后的皮具设计专业学习奠定基石。命题素描对材料的选择体现在观念的更新、形式美感的开拓、素描工具材料潜能的挖掘、肌理语言的发现与探索上。因此命题素描课程的设置是一种对常规素描课程的挑战,同时也是有益补充。这种训练也会让学生对设计素描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表现自己天马行空的思想,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兴趣是学习的润滑剂,有了兴趣,学生则能更好的发挥优势,融入个人想法,创作出更好的设计素描作品。

结语

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体系与方法均借鉴于传统素描课程,而随着设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设计课程教学的要求,同时学生对此的兴趣也不是很高。文章根据笔者自己教学实践,探讨皮具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课程改革方法,首先探讨了改革的基本构思,然后从结构素描、光影素描、意象素描及命题素描四个方面递进式分析设计素描的课程规划及教学改革策略,希望抛砖引玉,为设计素描学科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支撑。

作者:徐杰,孙家珏 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第四篇:视觉艺术中版式设计创新教学与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方法只有体现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传播者,在引导学生走向设计师道路上,行之有效的方法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在教授学生“技艺”的同时将艺术融入其骨髓,让他们从内心了解艺术设计的深层含义,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视觉艺术;版式设计;创新;教学改革

版式设计是视觉艺术的轴心,在视觉艺术课程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一方面承接了基础课程即设计素描、色彩、构成课程的设计构成方法,另一方面开启了视觉艺术设计的大门,是今后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石,为提高版式设计实用技能并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课程转型改革是关键。

1教学方法改革

我所致力于的版式设计教学改革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并设计出能够引导受众以设计师思维为导向观察设计作品,从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且独具匠心的作品,其改革方法细述如下:

1.1职业规划准入课堂机制

由于国际政治形势愈发多变,国内经济压力日趋加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等因素,近年来我国就业压力持续走高,如何改善学生就业的问题,成为各专业竞相争论的热点,针对视觉艺术的就业形势,职业规划准入课堂是减缓就业压力持续走高的方法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若从进入大学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毕业工作几率较大,相应专业能力则会较强。

1.2“工作室”教学辅导模式

为了能够推行“教、学、做”的教学模式,提高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让学生课后以小组形式复习并制作艺术作品应配合工作室教学辅导,这样以小规模,小团队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教师零距离接触学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解决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1.3自我评述机制据不完全

统计,大学生步入社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自我表述能力,无论是就业招聘时的自我介绍亦或是工作中完成任务与上下级部门的汇报与沟通,自我表述能力衡量着一个人综合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加入对自己设计作品的介绍、评述、讲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艺术评论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体系研究版式设计课程的意义

更是总结了人类观看的视觉流程的规律,教会学生如何设计作品,引导受众按视觉流程走向观看设计作品。纵观整个版式设计课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

2.1第一阶段:观察——从生活到社会文化

“设计知识和设计的产物,通常是某一特定时代和环境条件下的最佳选择项目和累积成果。”[1]在正式学习设计作品之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会在生活中累积设计素材,观察作品的形式、颜色与结构。因此版式设计的第一个阶段课程可设置为对报纸、杂志案例的裁剪拼贴,让学生初步了解报纸杂志排版中骨骼的分布形式、字号的大小、颜色的搭配等设计元素。

2.2第二阶段:分析——从设计无序到设计有序

人对事物的认知分为两个阶段即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当我们在第一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作品版式形式原则后,不同的版式原则会在其头脑中产生感性概念,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能够按照所观看的作品进行复制排版行为,但若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作品还需要培养其理性的认知思维,通过对版式基本原则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进而从无序设计渐入有序设计。

2.3第三阶段:创造——从复制到创新

优秀的设计不仅在于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其独创性及创新意识,第三阶段则打破一二阶段传统的复制设计作品的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创造,通过“联想”及“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活跃个人思维,让学生思维处于被激发的状态,从而初步完成主题创作,形成独立的设计思维。

2.4第四阶段:模拟——从错误中探寻设计的原则

模拟法是借助某种事物或过程来在线原型或模式的表象、性质、规律、特征,利用异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相关性进行设计的学科类比方法。将模拟法应用在版式设计课堂中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的原则,通过对错误案例的分析纠错,模拟设计师及受众双方心理,让学生对版式设计原则、视觉的流程等设计方法理解更为透彻。

2.5第五阶段:评价——从自身的喜好到用户的体验

用户是设计的体验者,若设计人员的思维是设计的灵魂,那么用户的体验便是设计的躯体,第五个阶段对学生反馈体验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评论自身的设计与其他同学的设计,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让自己思维灵活转变在设计师与受众之间,学会用多重思维多重角度看问题。

2.6第六阶段:系统——从零散观察到整体设计

通过以上五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独立完成设计作品,但版式设计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将其渗透应用在视觉传达艺术的具体学科,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对不同学科应用的案例的赏析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同类别作品,形成整体设计思维,达到系统的、整体的、机构化的设计。

3考核考评机制创新

考核考评机制的创新能够督促学生进步,培养其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提前培养学生步入设计工作的状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岗位竞争力。

3.1末位淘汰考核机制

末位淘汰其重点在于要有末位,通过对班级同学作品优劣的排序,考核学生的听课状态及学习效率,做到堂堂考核,通过奖惩措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督促其学习进步,培养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工作室辅导机制作为辅助措施,辅导末位学生,提高其设计水平。

3.2学生互评模式

为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提高学生鉴赏品评作品的能力,课堂开展学生互评环节,通过学生互相评价课堂表现、设计作品,提高学生荣誉意识,让学生专注于课堂,提高设计能力,使学生在评价中充满干劲,积极进取。视觉艺术设计是创造、是发明、是革新,作为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授者我们更应该在教授中引领一条新的教育道路,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探寻潜藏于日新月异的视觉艺术设计背后的秘密,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的能力,这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郑建启,胡飞.艺术设计方法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8,118.

作者:徐赫楠 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