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生活化情境导入,让生活开启课堂之门
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书,而地理就是这本百科全书的一部分。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原本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亲切起来,更加易于学生们接受。所以,作为地理老师,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这个最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以及规律,从而养成善于发现与探索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气候复杂多样》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并没有采取传统方式直接将我国包含的几大气候类型列举出来,而是将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话作为切入点。课堂开始时我问学生们:“同学们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听过。”然后我又问:“为什么新疆吐鲁番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很快就有学生回答:“那里是不是因为早上很冷,中午很热?”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对与否,而是又接着这个问题继续问:“同学们都学过生物,那大家试着从刚才那句话里找出新疆的西瓜特别甜的原因。”“因为新疆早晚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太冷呼吸作用弱,糖分积累多,所以西瓜就甜了。”我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趁着学生们恍然大悟之际,顺势引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及其表现特点,这样,学生们便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相关知识牢牢记在脑海,实现了乐趣与教学效果的双丰收。实践证明,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课堂知识导入,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值得我们进行借鉴。
二、生活化课堂活动,让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不要拘于课堂前的导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进一步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师生角色,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所以,利用这个契机,让渗入生活元素的课堂活动作为地理授课的基本方式,不失为一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比如,在教学《气候复杂多样》这一节的内容时,关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对我们的影响,学生们没有明确的体会与答案。我就利用课堂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观点的交换。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代表北方,举例在生活中因为气候原因导致的北方与南方不同的生活特征;另一部分则代表南方,进行不同点的举例,哪一组举的例子最多,哪一组获胜。这样学生们的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双方不间断地进行观点交替。学生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发掘了生活中的地理,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生活化作业设计,让生活论证课堂知识
传统的地理作业的形式一般拘泥于老师依据课本知识来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单一的课后训练模式根本无法使地理知识真正地与学生能力相适应,无法让学生将地理落实到未来生活中去,仅仅停留在白纸黑字阶段。另外,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缺乏地理本应有的魅力,不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应正视这种弊端,摆脱这种低效的作业设计模式,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地理,感受地理。比如,在讲解气温的知识,很多学生对我说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这句话存在质疑,于是,我便利用假期作业让学生进行全天的气温监测,做成折线图进行自我分析,得出相应结论。这样,学生可以亲自验证书本知识的正确与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可谓一举两得。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很大一部分学生准确地将二十四小时的气温变化通过折线图表示出来,并写上了诸如“经过全天观测,午后两点温度最高,凌晨六点左右温度最低”等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证明了知识的准确性,知识点便牢牢印在学生脑海里了。
四、结语
总而言之,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学习地理。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地理才是有生命力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理。所以,作为地理教学者,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素材,借助生活的平台为学生打开更为广阔的世界,让学生真正做地理学习的主人。
作者:王会敏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