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微课教学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课堂,深刻影响和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开发和应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提升必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教学;发展前景;辩证分析

当前,微课教学逐渐在教育活动中兴起。微课是微时代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因其平民化、短小精悍、网络流媒体,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模式等优势,能够满足学习者、教师和资源建设者的需求,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随着微课热的逐渐升温,不少初中地理课教师开始关注和应用微视频手段进行初中地理翻转课堂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一)当前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应用现状

刘赣红、何秋兰在《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中的418份获奖微课作品样本为研究对象,,我们对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得到以下结论:在学段方面,微课较适用于初中学段的教学,而小学、高中学段次之;在学科方面,微课较适用于数学课程的教学,而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物理、生物等课程次之。[1]我们看到,相比之下,虽然该文分析指出,微课较为适合于初中阶段教学,但微课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涵盖程度不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王玉龙、陈奕如对中国微课网中小学微课资源平台进行统计归纳分析也指出:“从该平台微课学科分布来看,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总计为49.4%。可见,传统的主科依然占据了主要比例。”[2]地理学科的微课当前应用状况和资源储备明显不及传统主学科,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地理学科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微课设计时间较短,往往针对一个问题片段和知识点,难以顾及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另外,微课应用偏向传统主学科,以讲解知识点为主,反映了应试教育导向的主要影响。

(二)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当下微课热现象,学术界以“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主题的论文日渐增多,反映了教育界对微课教学效果的充分重视。在检索大量的相关期刊论文中,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相比之下数量较少,这与当前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的状况基本一致。一些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极具针对性的看法,比如赵春芳老师的“初中地理课堂‘微课程’尝试”(《文理导航》2015年第6期)结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的微视频制作教学过程,感受到微课视频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作用;晋江毓英中学吴健康老师的“基于‘先学后教’模式的地理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思考”(《中学理科园地》2015年第3期)结合国内外研究和本校微课开发应用实际,提出地理微课建设的价值和不足现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指导意义,等等。由上面分析可知,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运用总体上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网络上建立了一些地理教学视频和平台,其现实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跟踪探究。微课应用于地理教学,涉及到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观念互动,必然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微课应用前景分析

展望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发展未来,我们认为,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微课教学手段的基本特点、微课对地理学科教师的素质要求等方面是认识微课运用于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要关切点。

(一)微课教学与初中生心理世界的高度相适性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网络信息化铺天盖地的时代,人们却越来越钟情于微、短、快、简的信息接收方式,从深层次反映了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海量时代,微课教学的独特性,而这种独到处与初中生的心理更为契合。处于儿童和青年时代的初中学生,意志力和自制力相对欠缺,感性思维多于理性分析,心理接收上更容易亲近微课程的短平快教学方式。很多地理课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传统讲解和练习题目的方式,往往难以凑效,在微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短暂而精致的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等立体方式,其在初中生的心理世界作用效果必然不同。

(二)微课的综合、便捷、立体效果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优越性

相对数学、语文、英语、生物等学科,地理在图片、图表、文字、公式等综合教学方式上更为突出,而微课在这方面完全可以发挥足够的用武之地。例如在地球的公转和自传教学中,以前单靠传统教学手段地球仪等有限手段演示难以立体展示这一教学难点,而现代网络的多维、图像、音频设计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难题。另外,微课的便捷性是传统课堂难以比拟的,如果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视频或者微幻灯片教学,学生在家、公交车上或者只要手持移动网络设备,就能随时随地的学习,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预习的效果显而易见,微课程提前录制的形式,能够实现“先学后教”。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微课程改变了传统导学的模式,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综合处理后的PPT、录屏、视频制作是微课的典型形式,初中地理教师要在微课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将素材中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突出,提高初中地理微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重要的地理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现有的素材进行再创作,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将文字转化为视频和图片等等,并在其中插入教学问题,提高初中地理微课程的使用效率。

(三)教师在微课制作中作为传统教学改革的主体

微课教学的应用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制作课件的质量和目标,当前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大环境下,地理微课应充分发挥兼顾知识点和情境启发性教学特点,引发传统教学目标的变革。例如笔者曾以《城市的癌症》为题,制作一堂15分钟的微课视频,从本校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选取宁德城区几处污染严重的工厂、河流和城郊垃圾堆为视频切入点,通过几个微视频和画面的组合,以人体癌症比喻城市污染的严重情况,让同学们在视频中感受触目惊心的城市“癌症”,这样的环境保护微课教学显然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而是从情境中融入生活环境和社会责任意识,突破单一的应试教学目标。单纯的化整为零的知识点讲授模式,势必限制着微课教学的视野和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在地理微课教学中设法制作融入学生生活,寓教育性、情境性和生动性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地理教学应用的广泛前景。

三、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辩证分析

面对当前微课热的逐渐升温,部分教师对此表达质疑,例如郑小军、张霞在《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一文中指出,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微课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实录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认为微课类型繁杂,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3]这些对微课兴起的质疑观点表达了新时期网络新事物与传统教学之间的矛盾关系。针对当前微课热的兴起在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我们认为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除了微课应用学科领域的不平衡状况,中国各类学校初中地理资源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很多农村中小学网络建设硬件配备不够,微课教学难以实施,师资力量条件决定着微课制作的质量。

2.微课教学的切割事实也的确造成了地理学科知识的碎片化问题,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微课的分点、短小等特征优劣并存,往往也可能导致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存在的投机取巧心理,造成初中地理学科根本核心理念的丧失。

3.当下流行的微课大赛热,往往多出于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操作,重视竞赛结果,评选的是微课制作质量,却难以检验其教学接受效果,有可能本末倒置,造成一定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教育的虚浮之风气。

4.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4]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显然也不在微课教学方式中,以网络信息教学取代教师主体的作用显然是不科学的,教师的言行、形象、品质、学识等永远第一位深刻影响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教学以“人”的世界为中心的地位难以动摇。微课制作虽精美逼真,仍然是虚拟的世界。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讲授、田野调查、合作探究等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完全为微课所取代,二者之间应该成为互补互动的统一关系。纵观中国教育史,从传统私塾、现代学科教育到网络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微课走进课堂,是教学方式革命中的一个小片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引发下的必然结果。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必然经历一个不断完善和适应的过程。我们应该以客观辩证的态度分析微课教学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微课的教学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赣红,何秋兰.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4(8):13

[2]王玉龙,陈奕如.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北京:中国远程教育,2015(4):57

[3]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成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

[4]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0-211

作者:陈林杰 单位:福建宁德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