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地理分组教学现状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参与式教学是目前新课程改革提倡和推广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它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改变教师单调枯燥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放飞学生创新思维的翅膀。笔者开展分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是在教学常规检查、优质课比赛的过程中,发现农村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分组教学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分组随意,不便交流
在一次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中,有1位老师把全班76位同学按列平均分成四组,每列19位同学为一组,坐在第1排的同学和最后1排的同学竟相隔10多米。这怎么讨论、交流?在一次教学常规检查过程中,有位地理老师在分组时,由学生自由组合,造成人数不均等,有7人一组的,也有12、13人一组的,小组力量不均衡,而且还出现了“清一色”组合,即全是男同学或者全是女同学,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更有甚者,在分组时,有的学生被掉队,其他小组都是8人左右,剩下1至2位学生没有被分到组里,这样的学生,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
二、任务交待,模糊不清
由于教师组织教学环节做得不好,教师在交待任务时,没有说清楚,步骤也不完整。当学生在开始讨论后,教师又补充说明讨论的任务,但这时有的小组自顾自的讨论,根本没听清楚教师交待的任务,教师也没有检测学生是否听明白。在任务不清楚的状态下,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时感到茫然,导致讨论的话题与主题关系不大或者无关,学习效率极低。
三、问题简单,没有深度
老师在设置问题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讨论就可得出答案。如“贵州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在上中图版八年级上册中《聚落》一节时,“聚落分为哪两类?世界上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哪里?”这些问题的讨论,流于形式,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四、小组讨论,主动性差
小组在讨论时,有的小组由于组长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没有组织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导致组内一片沉寂;还有的小组,只有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其他的同学坐着持观望态度,不参加讨论,闲着没事干,整个小组懒懒散散的,没有激情,未达到讨论效果。
五、小组反馈,单打独斗
我在参加教研活动听课中,发现小组代表反馈的内容是个别人的意见,而非小组集体的意见,这样的讨论没有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失去了小组讨论的意义,也没有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沟通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提高。
六、内容重复,浪费时间
在小组反馈中,由于老师对反馈环节没有作要求,导致后面发言的小组代表,不管前面的小组是否说过全都再说一次。这样,白白地浪费了很多时间,学生听起来感到乏味,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七、教师总结,头绪混乱
有的教师在学生发言结束后,草草收场,不了了之,或者是总结时头绪混乱,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在总结时不能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前面没有学习过的知识,教师在总结时却出现,使得学生听后对知识模模糊糊,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在参与式教学中,怎么做才能让小组产生极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让学生愉快合作、挖掘学生的巨大潜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呢?通过我多年的教研和教学尝试,总结出初中地理参与式分组教学的对策:
一、分组恰当,便于学习
分组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小组人数。多少位同学分在一起合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分法。因此,我个人认为,人数可根据具体讨论的内容而定。有的内容适合2人一组;有的内容适合6至8人一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而定。2.地理成绩不同的学生搭配要恰当。以6人一组为例,最好2人为成绩上等的、2人为成绩中等的、2人成绩较为落后的为益。上等带动中等,中等带动下等,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实现互相支持,共同成长。3.男女生搭配要平均。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具有双重性,更利于其发展。男同学比较粗犷、果断,女同学比较细心,这样性格可以互补,让分组更加完美。同时,男女在同一个小组,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异性之间的神秘性和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早恋。4.不同性格学生搭配。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同学要搭配,这样,有利于组织全组的同学讨论,避免都是内向的同学在一组,形成冷场。5.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搭配。小组教学活动的宗旨是协作共进,而每个人各有所长,有的同学擅长板书,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手工制作,有的擅长演讲,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便于互相学习、耳濡目染、补己之短,谋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6.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一般来说,要有组长、组织大使、纪律大使、时间大使、分享大使、问题大使、作业大使等。这些角色可以轮换,让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练。
二、任务交待,清楚明确
教师在交待任务之前,我们要搞好组织教学,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因为七、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特别是对于平时上课很少用参与式分组教学的班级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学生好奇,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教师就要先想办法组织好教学,让每位同学都知道小组讨论的任务。在此,教师可以通过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明白,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走上正确的讨论方向,为后面的小组讨论作铺垫。
三、研究课标,设置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教学过程等,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如“贵州石漠化的原因有哪些?”“台湾四面环海的海陆位置对降水有何影响?”等,适当设置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的、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推进,充分调动孩子们各个器官的能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得到锻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讨论,教师巡查
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引导。一是要关注弱势小组。对于讨论时冷场的小组,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让他们讨论起来;二是关注弱势学生。讨论时,对于不参与讨论的学生,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三是关注讨论没有进入正题的小组;四是关注部分小组在讨论时合作不够友好的,对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并培养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五是关注闲聊的小组,引导他们真正讨论教师抛出的问题,必要时,要向他们陈述讨论的问题,帮助其走上正确的轨道。
五、小组反馈,集体智慧
教师布置任务时,就要向学生提反馈的要求。小组发言人反馈时,应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而不是个人的意见。当然,小组意见反馈结束后,组员可以补充发表其未完成的看法。
六、内容精炼,提高效率
小组在反馈之前,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前面小组发言人说过的,后面的小组发言时一定要省略,要说别人没有说过的、独道的见解。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同时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七、教师总结,画龙点睛
课堂总结是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使学生的认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框架。教师在总结时,把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汇总,小组讨论过渡到全班学生交流,允许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讨论和探讨中得到升华。这就要求教师要能首尾呼应,语言要精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采取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各个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才能激起小组内部互相合作的强烈愿望。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上学生的学习表现,每节课进行积分。评比依据是小组内成员的分工情况、整理资料的能力、协作能力、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每周评比一次,教师在每周进行每节课的累计,评出最优秀的小组。这样,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地高涨,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种肯定会在其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总而言之,参与式教学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提出问题,恰当分组,布置任务,注重过程监管,并在课堂上建立激励机制,在班级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只有教师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才能够使地理教育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
作者:李馨 单位:赫章县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