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面对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新形势,以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探讨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和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一、引言
2001年1月,我国出台了《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全面启动了注册工程师制度,注册电气工程师也位列其中。2003年3月我国颁布了《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并于2005年10月开始组织执业资格考试。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是勘察设计行业的一个执业证书,该证书是目前我国各类执业(职业)资格证书中含金量最高的证书。实施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处于重点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夹缝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注册工程师制度并不相适应,其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面过窄等。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实施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它要求专业定位要贯彻“厚基础、宽专业”的方针,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覆盖面要满足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的新发展,包括新领域、新技术、新规范;要切实加强工程训练。因此,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高校如何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与改革,将电气工程建设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融入本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是目前教学内容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建立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实际意义。
二、改革内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首批恢复本科招生的6个专业之一。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从原水利电力部办学转制的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围绕水利电力工程建设而设置的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专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水利电力特色和工程应用背景。本专业坚持“面向水利电力行业,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及水利、电力等相关行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原有的省级特色专业为基础,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本专业自身的实际,紧密围绕国家的“十四五”发展纲要中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江西经济和水利水电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为导向,以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制定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制度下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内容,强化“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础教育,培养面向生产一线,能够进行电气工程选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我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分为发输变电和供配电两个专业模块。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应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专业模块为输变电专业模块。为此,将新增供配电专业模块。建立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输变电及供配电专业方向设置方案,在原有的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鲜明特色,人才培养更适应行业需求。
2.结合我校及本专业定位,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性教育思想和观念,主动适应高等工程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趋势,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积极开展“四位一体”(将课程、专业、学科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简称“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实验室建设负责人为首的教学团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群)建设为基础,以一流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实验室建设为保障,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凝炼和建立体现个性化教育和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系统构建实践创新教学新体系,凸显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示范基地。
3.优化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上融入本学科的新发展,包括新领域、新技术、新规范,为将来学生胜任注册电气工程师职业资格打下坚实基础。以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弱化了对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育人方面要求。为达成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校内实验与原有校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面向工程教育认证,融入现场规程、技术标准等教学,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安全意识教育,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新技术、新规范。根据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各实践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使之体系化、科学化。
4.根据学生与老师的反馈意见建议,将专业核心课程均前移了一个学期。同时,考虑到课程内容与学时的要求,分别将《电路》课程由原来的一学期88学时,调整为56+32的两学期授课方式,其项目设计环节及实验环节在第二学期开展;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由原来的一学期56学时,调整为《电力系统稳态分析》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学时两个学期分别授课,其项目设计及实验环节也在第一学期开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掌握。
5.结合毕业生反馈信息、专家意见,在课程组教师充分讨论的前提下,修订了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学生毕业要求覆盖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项内容,聚焦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强化工程意识,如在《电路》、《电机学A》、《发电成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了项目设计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利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知识做一个项目设计,并将此列入考核环节,逐步提高学生利用课程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根据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制定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同时,将目标分解,合理、有序地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6.以强化工程理念,培养工程能力,提高工程素养为主线:根据实践教学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内到外的规律,构建了工程认知,工程应用,工程综合,工程创新等四个工程实践教学层次,形成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分层递进的培养体系。同时,在原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中,面向工程教育认证,融入现场规程、技术标准等教学,促进工程能力培养,同时,增加专业基础技能竞赛(电工技能竞赛)、专业操作技能竞赛(电气仿真操作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节能减排竞赛),加强工程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意识、创新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就业竞争力。
7.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内培训与国外研修相结合,将担任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师分批送往国内外进修,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以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上,近五年引进了博士7人,送出教师进修培训13人次,改善了师资结构;同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互动协作模式,一方面形成校外电力研究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到本专业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聘请校外专家12人,另一方面校内教师到企业进行联合攻关研究提升专业技能,逐步形成一支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强能力的,且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兼具深厚,专业知识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深化教学改革,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相关行业专家的指导意见,制定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增的供配电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了新的专业方向选择,拓宽了就业领域,提高了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8.2008年我校电气工程专业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480万元建成电气工程实验中心,该实验中心规划并建设了包含电力行业发、输、变、配、用各生产环节的高仿真专业实验环境,其中220kV变电站仿真实验室目前在江西省同类高校实验室中处领先地位,为加强本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9.依托“大学生电气创新基地”、“智能电网技术”校级研究所、“南昌市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电网智能量测工程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增加专业基础技能竞赛(电工技能竞赛)、专业操作技能竞赛(电气仿真操作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节能减排竞赛),加强工程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意识、创新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就业竞争力。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研究领域提出课程设计、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科研选题。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向本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将来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打下坚实专业基础。
三、结束语
以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为标准,建立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输变电及供配电专业方向设置方案。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鲜明特色,人才培养更适应行业需求。以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使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的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出社会及行业需要的人才。探索适应我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的途径及具体措施,为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为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章顺华 杨小品 张文华 单位:南昌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