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新与校园文化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语新与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

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界普遍非常重视人文通识类教育。借鉴此经验,我国高职教育在针对性地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缺失常常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及环境,在激烈的人力竞争中处于“劣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因此,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为导向,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课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以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为根本任务的大学语文是一般专业学科的基础,起到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基的作用。大学语文教材中集中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涵养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同时优秀的文学作品,融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体,通过品读作品美的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演讲、写作等训练,提升他们的社会洞察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让大学语文课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创新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意见。

(一)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在多数高职院校是公共课程,普遍课时较少,单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大学语文、大学汉语文作为公共课仅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由于课时的限制,教材上的课文不能篇篇讲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只能根据本校高职学生实际,重新整合教材内容。通常以文本的思想性、人文性为原则划分,实施单元教学,侧重选择思维容量大,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与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能提供审美愉悦和思维启迪的课程内容。同时,针对课时较少的困难,可以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及延伸,形成相关的系列课程。例如将大学语文与文化素质类课程结合起来,以大学语文为核心课程作为大一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之后可以为全院学生陆续开设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欣赏、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选修课,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大学语文课程群,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精神需求和能力需求。

(二)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改革的原则是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汉语文教师要践行课改理念,要讲究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可以运用合作式、探究式、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沟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学中要贴近社会生活。大学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多了解社会,教学中注重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热点人物讨论”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社会和人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教学要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增加演讲与口才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课前3分钟说话练习、课堂讨论、辩论会、小论文等练习形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大学语文课要注重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推行“大课堂”的实践教学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讲座相互促进都是很好的学习延伸方式。在以教材为主系统学学语文的同时,邀请一些知名的学者专家开展人文学术讲座,以专题讲座形式拓宽学生学习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要积极组织全院学生参与课内外的各种文化活动、竞赛,例如在每年举办的学院各系学生参加的演讲、辩论赛、诗文朗诵、征文比赛、心理剧展演等赛事中,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要参与并主动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把大学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有文化内涵的各种社团,例如文学社、书法社等,教师及时做好指导,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通过活动,提供了蒙汉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友谊,加强了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热爱和传承。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语文课程要实行动态的学习考核,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考核,教学评价的重心由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转向学生文化素质的测评和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表现出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探究和传承,保障教师预期教学策略的实现,最终达到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课程考核评价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切实体现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强化人文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的考核思想,课程考核与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方法、课程改革过程保持一致,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最终目标。总之,作为民族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把大学语文和大学汉语文的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提高高职学生文化修养密切结合,扎实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文化内涵,使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同时,扩展课外学习的空间,加强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运用的联系,发挥语文教学特有的交流作用和工具作用,使大学语文、大学汉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作者:王冬梅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