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渗透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渗透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渗透论文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渗透

《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地学习了解祖国的变化以及提升对祖国的热爱。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能够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动地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崇高报国之志。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爱国主义教学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语文选材内容的分析渗透爱国教育。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其中也有很多渗透爱国教育的,作为高校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这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断提高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爱国思想。苏教版《大学语文》第三册收录了辛弃疾的《破阵子》,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胸怀。我们从辛弃疾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中看出了他作为一个子民对国家的热爱,虽然多次受到排挤,但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仍然愿意奉献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人敬佩,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更应该从这些古今贤人身上提炼他们珍贵的精神品质,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加强了爱国情怀的培养。

第二,抓住作者的创作背景,向学生渗透爱国情怀。选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古典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这特定的时代背景,是激发作者情怀的外部因素,是其写作的先决条件。无论在阅读还是知识运用过程中都要抓住情感,抓住主题来渗透爱国教育。我国有很多的爱国诗人以及文学作者,他们都将自己的情感借用文学作品来表达,大学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很多,教学中应该深入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思考。如《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六国论》堪称古代议论文中的精品,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苏洵,作者所处北宋时代,并且经历了边境辽国的大举进攻,国家屈辱求和。面对这种形势,苏洵出于强烈的爱国之心写下了《六国论》一文,他总结历史经验,劝谏统治阶级不重蹈古人破亡之覆辙,要团结御侮,深沉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创作背景介绍,学生们才能较深刻地理解作者的爱国思想感情。

第三,抓住作者的情感因素,向学生渗透爱国教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学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生动的事例感染和引导人。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功用,孔子曾有“兴、观、群、怨”之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阅读文学作品不但可以提高个人修养,还能对人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作用。中外文学史上的精品力作大都能够以其灵动丰厚的文学艺术形象使人的思想感情得到相应的净化和升华。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由于其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的许多佳作名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作品大都蕴涵着真挚饱满的情感、睿智深刻的哲理和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与现实,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知功能,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培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短小精湛的诗,深深地透露出余光中对祖国的思念,也表达了余光中作为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是千千万万远离祖国怀抱儿女的心声。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诗词的感情色彩,同时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二、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对历代优秀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积极探索培育爱国精神的有效途径。大学语文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责任,使学生从古代历史人物爱国精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学生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之后,更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作者:张志强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