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文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语文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语文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思政素质的形式与方法多种多样,而语文教育以其特有的人文性、形象性和内涵性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因此,要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融入到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大学语文学科的文化特点,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思政素养,从而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奠定基础。

一、目前大学生思政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思政动机上表现出显著功利性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动机上表现的过于功利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为了入党不择手段,失去了入党的真正意义。这就使得入党变为功利性行为,不考虑作为一名党员的社会责任,只考虑如何利用身份进行索取,在毕业时能通过党员身份和政治资本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这种功利性的动机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不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而且这种功利性的动机还对自己的将来产生消极的影响。

2、在思想政治心态上表现出淡漠性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强,西方的各种理论和思潮纷至沓来,但是这些理论和思潮并不都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有的理论和思潮就是抓住了中国青少年的软弱性而大肆传播的。同时我国的一些部分大学生政治辨别力不强、政治敏锐性也不高,造成了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极大地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主要是倾向于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样就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持有漠视心态,甚至出现了敌对情绪,这种表现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心态上的淡漠性。

3、在思想政治心理上表现为软弱性

在我国一些高校内,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缺乏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意识,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这样的心理和行为根本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也不可能经受住在未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另外,这种思想政治心理的软弱性如果长期存在,不利于我国高校培养信念坚定、品格高尚的全面型人才。

4、盛行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

在我国高校内一些大学生群体标榜个人主义和盛行自我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自我意识的增强是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一种反映。但是自我意识的增强一定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不能把这种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凌驾于集体主义之上,而且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成长阶段,理性思维还没有真正的发展成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上很难做出理性和客观的判断,而这种不符合大学生现状和中国国情的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的盛行更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5、学生的思政行为表现出不稳定性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组成已经完全从“80后”过渡到“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下长大,涉世不深,而且有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也不平衡,如果受到积极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行为就表现的很积极,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更多的是呈现为多元性的趋势,因此当代大学生由于意志力不强,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和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让他的思想政治行为朝着积极性发展,不要出现思想政治行为的消极性。

二、大学语文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现状

1、对大学语文教育在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上定位不清晰

大学语文教育确实能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将大学语文教学真正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准确定位大学语文教学。经过这些年对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调查,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的定位确实存在着很大问题,大学语文教育在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上应该发挥更多的思想性和引导性。但是在我国高校内一些领导和教师都没有很好的理解语文教育的意义,从而对语文教育的定位就出现了偏差。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说是大学的基础性课程,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都要必修这门学科,而且这门学科还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大学语文学科已经学了十几年了,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更多倾向于专业学科的学习,这样就促使高校的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很多学生宁愿去听其他系的选修课也不愿听必修的语文课,无法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思政素质的培养。

2、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严重脱节

从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学来看,语文和思政理论是关系最近的学科,尤其是在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取代的。但是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语文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严重脱节,大学语文教育只是单纯的学习语文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两者之间根本就没能真正结合,没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当然这种以理论为本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为大学生处在这样的成长阶段,有时会对单纯的理论出现抵触的情绪,这样就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过程中就需要发挥大学语文的作用,他可以通过优秀的故事和经典的诗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目前存在的大学语文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脱节,严重阻碍了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3、教法比较单一,难以将语文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当前在我国一些高校在语文教学方法上还比较落后和单一,没有随着教育改革而进行变更,这种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师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讲,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语文教学方法不但不适宜思维活跃的当代大学生,甚至也不适宜正在成长进步的中小学生。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丧失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优势,更不能讲语文教学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另外,由于教学方法不当,使得那些凝结着思想政治教育潜质的优秀文章在学生看来也是比较普通的语文课文,就不可能通过学学语文来加强思政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措施

1、要进一步地挖掘和理解大学语文内容

大学语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更是体现了当时作者的思想动态和政治观点,比如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就是一篇体现当时艾青思想动态和政治观点地代表,因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军队虽然顽强抵抗,但是大好河山还是大片丢失,在的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诗人对现实进行了深深的思考,这样这首诗就应运而生,他表现了一个诗人对祖国前途的沉重守望,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进一步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通过进一步的挖掘语文内容能更好地了解现实和历史,从而构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要准确定位,整合语文与思政教育

语文与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的共性,它们的教学目的实际也是相同的,就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要对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尤其是进行准确定位。准确的进行定位不仅能发挥学科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也能发挥对其他学科的功能,而且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语文教学目标、内容进行更加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处理,这样就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发挥其本质属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3、要结合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要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其关键因素还是在教学方法上。所以在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通过灌输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如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因为一些文学作品都改变成了影视剧,这样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就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课本内容,从而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和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比如组织学生去看电影《骆驼祥子》,该文学作品反映了旧中国北京最底层人民的生活,这样通过看电影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升了民族认同感。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民族未来,担负着振兴中华、国家建设的责任,所以要通过利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独特优势,对语文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思政素质,推动大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雨霏 单位:中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