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文教学探讨(7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语文教学探讨(7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语文教学探讨(7篇)

第一篇: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水平差已经影响到其专业学习。基于此,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母语应用水平,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近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写不出通顺的文章、文秘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胜任基本的文秘写作工作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知名企业的招聘条件中都列出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由此可见,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往往是他一生成功的基础。而要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就要学好母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母语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化,也是对思维方式的磨练。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母语能力的强弱,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

一、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文化的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文中他表示发现很大一部分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无法用英文熟练地表达母语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介绍更是接近于空白。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于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重视。的确,外语专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语文,但语文素养仍然有待提高。一是表现在两种语言的互译能力,中文翻译成外语,表达不出中文的意境;外语翻译成中文,也体现不了外语的精髓。二是不能很好地让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相通,而这必然影响到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原因就在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

王步高老师也总结出母语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他说“母语是人们思维的载体”“母语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学子从母亲祖国沃土中汲取营养和水分的主根系”。外语专业的学生不缺乏外国语言文化的功底,但母语文化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交流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只有对母语文化建立丰富的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他国文化。

二、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一个学期,少部分高校开设两个学期,课时不足、内容和知识量大。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什么内容?又要达到怎样的培养目标呢?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教学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母语欣赏水平和母语应用能力。

这中间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母语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输入的过程,那就没有办法把它内化为深层次的东西,会影响到学生的输出,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就是对外语的理解、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受到影响。其次,母语的学习其实也是一个外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那么学生就很难顺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输入主要是提升学生对汉语的敏感度,加强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出汉语和其他语种的差别。主要解决对母语文学的吸收和内化问题,将审美放在核心地位。输出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要加强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写作放在首要地位。

三、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针对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1.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编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已经有哪些知识基础,然后思考设计什么样的课程才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有兴趣,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因而,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紧扣教学重点,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因需施教。让学生感觉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很实用、也很有趣。

2.根据各语种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就外语专业而言,每个语种都有它的特点,教师应该抓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譬如在英语文学中,散文是它的亮点,因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授课应该重点讲散文;德国文学偏重于历史、哲学方面,在选择素材时应重点选择历史、哲学方面的例文来赏析;日本文学主要是俳句、小说和动漫等,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与中国文学中同样的或者类似的题材进行对比教学,从而重点突出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

3.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文学的文化承载功能。在讲授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讲授《诗经》所呈现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创作风格,体现的是中国文学的中和之美,对后世影响重大。这种和谐涉及到古典文学的意境、中国画的写意、古代建筑的自然和谐、京剧的程式化和虚拟化等等。将文学与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将来的跨文化交流工作。

4.根据专业特点选择编排形式。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注重对中国文学的赏析,只有少部分其他语种的选文。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材并不适合,因为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针对外语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形式上,教师按照“体裁+文学史+赏析”进行,即按照诗歌、小说、散文等分成几大类,首先讲对应语种的文学史,再讲中国文学史,再就是相同体裁外语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的对比赏析。譬如英语专业,每个体裁先讲英国文学史,再讲中国文学史,然后是作品对比赏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效率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培训、参加研讨会或者自学,不断思考、研究,努力提高自己文学解读与鉴赏的能力。特别是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去解读文学作品,必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对一个问题进行阐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转变观念,树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理念。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满堂灌”,搞一言堂,而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的讨论与交流,教师都应该放下身段,多采用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创作式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和谐的氛围中鼓励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与讨论,进行有效沟通。

3.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阅读文本,课堂教学就会失去价值,学生对老师所讲不了解、不清楚,学生就只能是知识的容器。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譬如利用QQ、微信群对文本展开小组讨论,一人记录整理,然后在全班分享,该作业记入小组平时成绩。教师每周也可以抽查一到两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以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对学生实施有效监督。让学生在预习、阅读文本时不敢敷衍,每个学生都要通过教师提供的和自己查找的资料、信息,真正理解文本内容,为之后的讨论做好准备,在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最终形成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经验,展示自我风采,从而将预习与阅读变成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动。这些基本都要在课前完成,所以这种方法也需要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才可能在课堂上有所成就。

4.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成果。通过布置多样化、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譬如古诗词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写诗作词,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古诗词改编为现代诗,甚至改编为流行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后续写”的方式,让学生续写一些经典的作品,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开展“好书分享”活动,分小组进行读书报告。每次课给每组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请一到两组学生为全班同学做一次读书报告。做读书报告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以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批改学生作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每一次作文批改其实都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讨社会问题、人生理想和生命的意义,是教师与学生隔着文字在进行精神的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还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建议,让学生觉得受到激励。这种作业可以补课堂之不足,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深入、内容更广泛、形式更灵活。提供一些相关语种的原文经典文本,让学生自行阅读,进行对比研究。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将一些相关语种的文本作为拓展材料放在课后作业中,先给学生一些阅读提示,让学生课后自己阅读、自己总结,或者小组讨论进行中外对比研究。譬如同样是说明一个观点,中国人讲道理,往往是先讲道理,再类比;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是从逻辑推理开始进行下去。学生可根据这个提示阅读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为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软件、音频制作软件,将每次课要讲的文章,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做成视频或者音频,定期传送到网上,供学生课前观看和收听。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布置作业的功能,将拓展阅读材料等文字材料上传,学生自行下载、阅读相关文本。教师也可以随时加入到学生的网上讨论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由于智能手机和WIFI的普及,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利用手机搜索资料,将学生课堂玩手机变成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开展学习。

四、各方协同一致,相互配合,促进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要想切实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水平,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光靠语文老师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大学语文教师还必须与外语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保持经常性交流,研讨如何将中文课融入到他们的专业课程中,做好中文学习与外文学习的对接工作。此外,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要跟相关语种的专业老师经常交流,相互帮助。如讲汉语隐喻方面的问题,中文老师找不到相对应的外语文本,可以与相关的专业教师联系,请对方提供相关语种对应的原文。五、结语外语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根据其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达到文学审美与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相统一,真正做到两种语言文化相通,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2015(2).

[2]戴从喜.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渗透[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3).

[3]李改婷,娄博.传统文化在艺术类高校《大学语文》课上的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6(4).

[4]张立英.参与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8).

作者:高慧 单位:广州商学院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短篇小说的经典,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深入挖掘了杜十娘人生悲剧的多种成因,有社会原因,更有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原因。杜十娘自身性格刚烈,宁折不弯,重情重义,追求完美;李甲不够成熟,没有主见,缺乏责任。这些人物自身的原因对于我们当代读者的爱情乃至人生都更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杜十娘;人生悲剧;爱情;性格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本人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讲授的一篇课文,原作选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是“三言”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全文包括杜李相恋、借银赎身、姊妹送行、泊船瓜洲和抱匣投江等情节,课文节选了最后两个情节。讲课时我们补全了小说上下文,让学生对故事发展脉络建立清晰的认识。一般评论者认为,该小说通过描写误落风尘的下层女子杜十娘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及其理想破灭、悲愤自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妇女的侮辱与残害,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冷酷。但是,本人认为杜十娘的故事远不止批评封建礼教这么简单,杜十娘的爱情和毁灭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复杂的人性密码,如果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层次,将会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厚度和生命关怀。对于杜十娘携宝自沉的人生悲剧成因,我们展开了激烈的课堂讨论,大致有以下观点。

一、形成悲剧的社会原因

(一)封建礼教对于杜十娘出身的偏见

小说开篇一再铺垫杜十娘是“误落风尘”,不管是被拐卖还是因为生活所迫,总之,杜十娘被亲人卖去了妓院,进入了一个在当时主流社会价值评判体系中十分低微的行业,可能还没有一个起早贪黑、胼手砥足的绣娘社会地位高。当时,因为青春貌美、才艺高超、性情可人,她在行业中成为佼佼者,也就是小说中所说的“名姬”。那时候管妓女离开妓院恢复普通女性的身份,叫“从良”,可见社会评判的冷酷。男主角李甲的家庭背景是官宦之家,父亲“李布政”是高干。这样的家庭对于子女婚姻的基本要求至少是“门当户对”。两相对比,杜十娘与李甲出身的差异已经是横亘在他们爱情之间的第一道社会鸿沟。在妓院那种相对封闭的小环境里,当两人处在你情我爱的“热恋”时期,这道鸿沟暂时被屏蔽了,一旦他们走出妓院的大门,进入社会,面对世人的指指点点时,这道鸿沟立刻就显现出来了。这种阶层的差异,放到古代社会,再加上当事人性格软弱,怎不成为压垮爱情骆驼的一座大山?

(二)金钱观念对于纯真情感的腐蚀

小说设置的时代背景是明朝“万历二十年”,为平倭寇之乱,政府财政吃紧,“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我们对于明朝后期的经济发展也都略有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商人的实际社会地位上升,金钱对社会乃至对人心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商人有钱也可以让自家孩子“纳粟入监”,与部分官宦子弟进入同一个上升渠道———这实际就是商人地位上升的表现之一。金钱可以公然与政治资源进行交换,这也是小说中孙富之类的商人如此自信的原因,“有钱能使鬼推磨”,因为有钱,底气足的孙富居然敢跟高干子弟李甲谈“买卖”———买下杜十娘。在这种财富观念下,大家对金钱与生存的关系会看的比以前更重。杜十娘如此珍爱她的百宝箱(那是她后半生赖以生存的财富资源)就更加可以理解。

二、形成悲剧的个人原因

(一)李甲的不成熟、没责任、没主见

李甲相貌好,出身好(父亲是布政使),性格好,原文说他“俊俏宠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用现在的流行语言就是“高富帅”,追女孩相当有优势,难怪杜十娘对他一往情深。他对杜十娘也是极其迷恋,来往一年多时间,不仅花光了家里给的生活费,还典当了衣物,“囊无一钱,衣衫都典尽了”,即便如此,都没有影响他来见杜十娘的热情,直到“赎身”事件发生。

1.不成熟。李甲虽出身官宦人家,但却因为家庭过于优渥,不曾识得世态炎凉,加上父亲的严苛,用现在的流行语叫“爸宝男”。小说在不少方面展示了李甲的不成熟。借钱帮杜十娘赎身对他打击很大。“公子出了院门,来到三亲四友处,假说起身告别,众人到也欢喜。后来叙到路费欠缺,意欲借贷。常言道:‘说着钱,便无缘。’亲友们就不招架。他们也见得是,道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他今日抖然要回,未知真假。倘或说骗盘缠到手,又去还脂粉钱,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始终只是一怪,不如辞了干净。”没有亲友肯借钱给他,这件事一则说明李甲的社会信用太差,同时暗示了李甲父亲在亲友当中的影响力;再则作者想藉此反映世态炎凉。第一次,爱情被现实,确切说是被金钱,打击了。赎身筹钱让李甲意识到了男欢女爱之外的现实之残酷。又一次,爱情被现实,确切说是被金钱,打击了。离开妓院,杜十娘李甲要回家,回李甲的家,路费何来?李甲又被打击了一次。好在杜十娘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瓜州泊船的时候被孙富三言两语套出心事,中了孙富的奸计。其实孙富与李甲年纪相当,只是孙富的心机比李甲深了不知道多少倍。小说中曾经有七处提到李甲哭泣。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短短几天,哭泣将近十次,李甲的不成熟也可见一斑。

2.没主见。李甲的没主见在小说中有清楚的描述。第一次他告诉柳遇春要为杜十娘赎身时,柳遇春告诫他不要轻信青楼女子,李甲“半晌无言,心中疑惑不定”。好在那次他没有真的改变主意,但是那一刻的疑惑表明了他内心不够坚定。第二次表现是对孙富的轻信。对孙富这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他就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实在情商太低。尤其是孙富出的那个购买杜十娘的主意———“兄飘零岁馀,严亲怀怒,闺阁离心,设身以处兄之地,诚寝食不安之时也。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耳!兄今日空手而归,正触其怒。兄倘能割衽席之爱,见机而作,仆愿以千金相赠。兄得千金以报尊大人,只说在京授馆,并不曾浪费分毫,尊大人必然相信。从此家庭和睦,当无间言。须臾之间,转祸为福。兄请三思,仆非贪丽人之色,实为兄效忠于万一也”。对孙富的这个计策,李甲自己能相信自己干家教挣到了千金吗?他不好好念书,逛妓院的事快把老爹气死了,还指望父亲相信他没去青楼而是去“授馆”,这种鬼主意他居然相信!所以,冯梦龙直接给李甲贴了标签———“李甲原是没主意的人”。

3.没责任。与杜十娘乘船返回南京,船越靠近家乡,李甲心里越紧张。为杜十娘赎身,并且在坐监期满之前归家,这些都是他人生计划外的事情。他的人生计划是什么?是听父亲的话,到国子监念书,考科举,做官,封妻荫子。这人生计划其实是父亲给他的人生规划,是大多数读书人的人生路径。一个极度惧怕父亲的不成熟的男子对自己的人生,对喜欢他的人的人生都承担不起什么责任,因为他习惯了别人给他规划好了一切。首先,他留恋妓院不好好读书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也是缺乏自律精神的表现。既然选择了去国子监做太学生,就应该好好念书,他的同乡柳遇春就属于这类有责任感的人,同样也和李甲去教坊消遣,但柳遇春没有沉迷其中,该读书还是读书。去妓院只是读书生活之外的业余消遣,认识杜十娘则是消遣时的收获,李甲似乎没有想过把消遣当成人生主业,只是后来情不自禁,迷恋杜十娘,几乎荒废了学业,终日泡在妓院。

其次,他迷恋杜十娘的美色,依恋杜十娘的温情,但是却没有为杜十娘赎身的打算。小说开头便提到:“十娘……甚有心向他。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即便与杜十娘的感情再深,他似乎也没有想过要主动为杜十娘赎身,让杜十娘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为杜十娘赎身的三百两银子实际是杜十娘自己出一半,同乡柳遇春帮忙筹措了一半。但是,李甲在孙富面前将这事吹嘘为是十娘“要嫁”。一个“要嫁”便把李甲对待二人关系的看法透露出来。再加上李甲向孙富介绍杜十娘时说:“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李甲没有真正把杜十娘当妻子来看待,至少在外人面前他是把杜十娘当成自己风流情场的战利品来介绍的。赎身成功后,杜十娘问他后面的人生规划:“吾等此去,何处安身?郎君亦曾计议有定着否?”李甲回答说:“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展转寻思,尚未有万全之策。”他缺乏人生规划,没有对抗父亲和家族压力的勇气,其实他也缺乏对抗家族道德和经济双重制裁的资源,基本没有谋生的本领,倘若失去家族的资助,他连如何养活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更别说要安排与杜十娘两人的生活。

(二)杜十娘性格刚烈、重情重义

1.性格刚烈。杜十娘被作者定位为“千古女侠”———小说原文结尾处写到“独谓十娘千古女侠,岂不能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凤,乃错认李公子,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致恩变为仇,万种恩情,化为流水,深可惜也”。女侠的性格往往刚烈、果断。杜十娘貌美如花,色艺双绝。虽然误入风尘,但是却有一颗纯洁而刚烈的心。小说前半部分就有两处细节显示了杜十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第一处是当老鸨嫌弃李甲没有钱而骂骂咧咧时,杜十娘当即反抗,小说中写道“杜十娘被骂,耐性不住”,她告诉老鸨,李甲当初也是在这里花过大钱的。杜十娘受不得委屈,烈性子由此可见一斑。第二处是当老鸨看到李甲拿出三百两赎身银而流露出反悔之意时,杜十娘当即说:“儿在妈妈家中八年,所致金帛,不下数千金矣。

今日从良美事,又妈妈亲口所订,三百金不欠分毫,又不曾过期。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这次以死相迫的架势没有被见多识广并且心狠手辣的老鸨当成“障眼法”,而是迅速收下银两放杜十娘走人,其实就铺垫出了老鸨对杜十娘刚烈性格的了解———说现在死就不会多活三秒钟,老鸨就是因为了解杜十娘的烈性子,才会忍痛放走杜十娘这棵“摇钱树”。但是,杜十娘性格里的这一层刚烈,李甲却没有意识到。第三处对于杜十娘刚烈性格的描述出现在小说末尾,即全文的高潮———“携宝自沉”。怒沉百宝箱之前,当着所有的围观者一一展示宝物之后,杜十娘说了这么一句:“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被辜负之痛,遭玉碎之苦,希望破灭的绝望,最终化为纵身一跃。

2.重情重义。虽然身在青楼,但是杜十娘是个重情重义的侠义女子。

(1)看重知遇之情,知恩图报。当她得知柳遇春为李甲筹措了那一半的赎身银两的时候,她感恩戴德,小说这样描写———十娘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柳君之力也”。除了这句口头感谢,杜十娘活着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报答柳遇春,她死后托梦柳遇春用宝盒报恩。柳遇春在还乡途中,无意间打捞起一个宝盒,梦到杜十娘来道谢:“向承君家慷概,以一百五十金相助。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聊表寸心,从此不复相见矣”。知恩图报,死了也不欠人情。

(2)看重养育之情。李甲把赎身银两交给老鸨,一番斗争之后,老鸨痛下决心放杜十娘走,但是不许带走以往的服装首饰,并且立即将杜十娘的房间上锁封门,就算这样被净身出户,杜十娘对待绝情的老鸨依然是“拜了妈妈两拜”。这种极端情况下,依然拜别,读者就知道杜十娘多么重情义,多么讲礼数了,毕竟曾经“母女”一场。

(3)看重姊妹友情。被老鸨撵出来后,杜十娘没有直接跟随李甲去柳遇春处,而是去向谢月朗和徐素素等院中告别。姊妹们纷纷给杜十娘、李甲送行,简直就是一个庆祝杜十娘脱离青楼的大派对。这次送行,姊妹置装、留宿,百宝箱出场,实际是表现这些青楼女子的才智和侠义,她们为彼此的自由而真诚的庆祝,也为彼此的未来谋划了完美的出路,为彼此的人生做了最全面的担当。百宝箱是杜十娘人生上半场的积蓄,是她人生下半场的依傍,连百宝箱都可以托付给姊妹,由此推断,这些姊妹也是可以托付性命的。这种交心换命的信任真的可以羞煞大部分世人,七尺男儿也不一定做得到这些。这次光鲜的告别也为杜十娘的自沉埋下伏笔,她被李甲转卖,让一个美好的传奇变成了可笑的闹剧,她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人生出现烂尾。

(4)看重爱情。患难见真情,在得知自己被李甲转卖后,杜十娘还帮着李甲检验孙富交来的银子是否成色足、分量足。真是爱李甲爱到流干最后一滴眼泪,被卖了,还帮着李甲数钱。“情深不寿”,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其实很容易被多情所累,也容易被薄情所伤,被爱情,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冲昏了头脑的杜十娘在发现自己被爱人出卖后,一腔深情化为愤怒,内心情感天平完全崩塌———奋斗了那么久,谋划了多么多,所有的深情还是被辜负,所有的希望还是被毁灭,她彻底丧失了生活下去的执念,选择了自杀。

3.其他原因。有同学指出杜十娘对于李甲的层层考验其实反映了杜十娘对李甲的不够信任,也凸显了青楼女子的不安全感。例证就是百宝箱实际是杜十娘的,但她却假托姐妹相送,一直没有告诉李甲自己真实的财富状况。其实,杜十娘对于李甲的重重考验不外乎两个原因:

(1)恋爱中女性的正常反应,有些女性在恋爱时期喜欢通过出各种难题来考验恋人对自己的感情纯度;

(2)妓院的恶劣环境造就了杜十娘高度的反侦察能力,她太渴望找一个爱自己的好男人从良赎身了,所以要时刻出考题甄别对方是否真诚对待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层层考验带来的沟通不畅,却导致李甲低估了杜十娘的财力,认为俩人没钱、没前途才听信了孙富的馊主意卖掉十娘,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还有同学认为杜十娘其实可以继续活下去。“90后”的思维果然开放。这一派是比较现代的观点,认为杜十娘有钱有貌,完全可以像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一样假装委身孙富来换取自由,或者拿出钱来让李甲加倍退还给孙富,而后和李甲去云游四海,或者去寻找新的爱人。

三、结语

杜十娘的人生悲剧剔去时代原因,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和沟通不畅也是导致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杜十娘的故事启示当代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爱情。爱情很重要,但并非我们生活的全部。即使万一在爱情中遭遇挫折,一定不要自暴自弃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既然要追求美好的爱情,我们就不能畏惧爱情道路上的艰险,要逐渐学会坚强,不要为爱情殉葬,悲剧故事令人唏嘘,但却不值得赞扬!

参考文献:

[1]王瑾瑾.创意型大学语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王秀梅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第三篇:大学语文课程融入传统礼仪文化研究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为提高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化素养而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鉴于当代大学教育中关于传统礼仪文化的缺失,高校学生言谈举止礼仪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礼仪文化,以期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言行,进而弥补大学教育对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不足。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与理解能力

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考虑,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从语文的工具性考虑,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完成之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对中学语文的升华。语文能力的标志性能力当然是听说读写,不过在现代信息社会应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化选择的能力等等。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双重功能。”大学语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对文化的选择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许多高校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公共课,但大学语文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这不仅是古人尊奉的人生信条,仍是当代学生应该了解并继承的品德,这些是人生亘古不变的处世原则,也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担当能力的重要内容。《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一批批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有爱心、有良知、有判断力、有正确“三观”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些人不仅要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对个人、社会、环境的理解能力,还应增长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知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成功与否,首先必须是一个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公民,这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人文学科的长期熏陶,大学语文便是这些学科中的一门。

(三)陶冶学生的情操

大学语文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大学生活的一颗橄榄,在慢慢咀嚼中领略了文化的精神与妙处,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通过阅读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精神世界,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生命。从古往今来的人物故事中,我们明白:人不但应有智慧与能力,更应有苏武、文天祥那样以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儒家所提倡的博爱胸怀与气度,道家的超脱精神以及个体所应具备的独立精神。从历史故事中,我们不但了解了古代的历史,而且懂得以史为鉴与谨言慎行;从古今文人对生活赞美与思考的文章中,我们不仅感知到了生活的琐碎,而且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上述这些都是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应具备的心态,是个体生命应具备的一种素养。

二、传统礼仪文化在大学教学中的不足

(一)大学生礼仪行为的普遍缺失

礼仪是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示互相尊重的外在礼节或仪式,是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从个人修养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素养的外在体现。大学校园中经常会看到很多言行举止适当的现象,如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杂物;课堂上迟到、早退、交头接耳、睡觉、玩手机;日常生活中,服饰、发式标新立异、更有甚者竟有人穿着睡衣出入餐厅等公共场合,趿拉着拖鞋进入教室和图书馆却毫无羞愧之貌,足见开设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注重西方礼仪的传授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礼仪文化课程,以求弥补大学生言行礼仪的缺失,然而一部分院校以西方礼仪为规范,注重西方的餐桌礼仪、着装礼仪、社交礼仪、结婚礼仪等等,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的讲授。甚至有些老师和学生因为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精神的误解,认为中国传统礼仪是落后的、不平等的、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要的礼仪,将中国传统礼仪一步一步走向了大学礼仪课程的边缘,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三)忽视礼仪背后的文化精神

由于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近年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开始受到很多高等院校的重视。礼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外在的形式,一个是内在的思想,有些学校开设传统礼仪文化课程,并在校园内举行大型的传统礼仪文化活动,如祭孔礼仪、成人礼、古代服饰仪礼等,看似推崇传统礼仪,实则仅仅重视礼仪形式的传授而忽视了礼仪背后的思想文化,学生只知道某类礼仪的程序,而对其仪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不了解,难以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

(一)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神的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是个体对自我品行的合理制约。“礼”的终极目标是和,核心精神是敬,外在体现是雅,“礼”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的彰显。“礼之用,和为贵”追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最终目的,但这一目的的实现则要用自卑而尊人的心态践行传统礼仪。“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摄。”[5]自卑并不是毫无自尊,而是自我谦卑,低调做人,无论对方地位、财富如何都要用尊敬的心对待。“礼”是对个体人格尊严的维护,是对儒家博爱精神的形象阐释。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按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等12类选编文章,在选编的73篇文章中,古文占39篇,其中融入了古代文人的人格气质、处事原则以及精神风貌,为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提供丰厚的载体。在这些文章中,可以融入传统礼仪的精神、古人的称呼礼仪、礼容、坐立行走礼仪、书信礼仪等等。

(二)传统社交礼仪的融入

在大学语文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融入传统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如《樊迟、仲弓问仁》与《齐桓晋文之事》(按:凡本文所引的分析文章皆出自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中,后不赘述),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传统礼仪文化提倡分恭、敬、忠等仁爱之德。钱钟书《吃饭》一文,教师在讲述文章内容的同时,可以延伸古代的餐饮礼仪,吃饭时应该坐的位置,食案上食物摆放的顺序、吃饭礼仪以及使用筷子的禁忌。此外,在其他篇目的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军礼相关礼仪内容,以期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领悟其主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改正个体的不良行为,做一个文质彬彬的人。

(三)人生礼仪的融入

人的一生总是会伴随一些列的人生礼仪,出生时的出生礼仪,成年时的冠礼、结婚时的婚礼、离开这个世界时的葬礼、后代追到思念的祭礼。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生礼仪重视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中。在学习“礼赞爱情”这一单元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适当的介绍古代婚礼的程序、每一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婚礼的意义与价值,并可以延伸到古人的出生礼仪、成人时的冠礼、死后的丧祭礼的文化内涵。

(四)人格气质礼仪的渗透

传统礼仪文化以培养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人格的国民为己任,当代教育亦重视学生人格和责任感为首要任务。所以大学语文亦重视人文精神的传递。“关爱生命”这一组文章,主旨在谈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目的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主题讨论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结合学生的理解,讲述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看法,培养学生对自我生命的省视。“和而不同”与“胸怀天下”、“浩然正气”“冰雪肝胆”等几组文章,则侧重对胸怀气度、人格气质的熏陶,在讲述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应结合传统礼仪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评价标准,启发学生对个体生命价值以及处世原则的思考。

四、小结

中国现在经济发达,但国民素养整体不高,我们应该将“知礼仪”的内容设计到人文学科的教学中,从学校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以期我们的后代成为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的国民。注:本文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BSRC003。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修订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2]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3]彭林.彭林说礼•自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5]清•朱彬.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2007:7-8.[6]黎翔凤.管子校注•牧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

作者:毋燕燕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第四篇:大学语文教论经典阅读探析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原本作为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面向普通青年人的大众教育,这个转变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智力水准越来越低,同时导致技术化教育越来越代替知识型教育,人文理性和审美理性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越来越边缘化,缺乏指导的大学生阅读不可避免地迈向阅读的碎片化、实用化、生活化与浅层化,这对形成良好的人格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关键词:语文教育;经典阅读;深度体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原本作为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面向普通青年人的大众教育,这个转变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智力水准越来越低,同时导致技术化教育越来越代替知识型教育,人文理性和审美理性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越来越边缘化及高校教师知识体系的浅层化,同时由于生活的平面化和快餐化,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也明显地表现为几个基本特征:

一、阅读形式电子化,关注内容的碎片化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智能手机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根据CNNIC《第37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占总体网民的90%。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小学及以下13.7%,初中37.4%,高中/中专/技校29.2%,大专8.4%,本科及以上11.2%。也就是说,受过高等教育以上者为20%弱。由当当网的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则表明,网民中92%的人阅读过电子书,85%阅读过纸质书,电子书首次超过纸质书,成为网民阅读的最主要通路。在内容上,与传统纸媒不同的是,今天的网络信息更加泥沙俱下,难觅珍珠。

无论是手机还是网络新闻,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信息的泛滥与过度集中,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不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日复一日地再现信息过剩时代的贫乏阅读。更关键的是,人们阅读的目的,就像所谓“微博控”一样,只是想看点什么,阅读点什么,至于阅读的对象是什么,是否有益,能否有效地增进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则不在关注和考虑之列。常常有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指的是人们阅读和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它至少能让我们了解知识,解答疑惑,增进智慧。但在今天,人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休闲本身,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二、阅读对象的生活化、鸡汤化、励志化、厚黑化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各路信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情况下,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网络文章,其内容的呈现是指向生活化与实用化。根据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的统计结果,2010年至2014年五年中,虽然投资理财、保健养生、风水占卜等实用类书书籍大幅减少,中国国民阅读兴趣和热点转移明显,考试类、心理类、文学艺术等书籍持续升温,但人们的阅读习惯仍然被热点牵引,更容易听信书籍腰封上所谓专家推荐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与判断能力。而且,无论是网络,还是实体书店销售的书籍,在畅销书中含有大量心灵鸡汤文。有论者指出,所谓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

这也是“心灵鸡汤”风靡不衰的原因: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大快朵颐。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更是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但必须强调的是,心灵鸡汤是一种即食性文化快餐,往往内容陈词滥调,空乏与功利,从而麻木心灵,毒害心灵,常常沦为一种精神雾霾。不仅如此,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重点,有相当的比重指向了励志化,从而把社会中的浮躁和肤浅带入大学生活。应当指出,励志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无论是“精忠报国”,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抑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都值得赞扬。但是,流行的励志书籍更多的是泡沫,对此,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碎片化时代如何阅读》中作过一个精辟的概括,把畅销书分为美式畅销书、日式畅销书和中式畅销书。

美式畅销书以格拉德威尔的书为代表,就是本来一页纸能说清楚的道理,填充了很多案例后,硬生生撑起一本书。日式畅销书的特点,不是讲道理,而是从一个点出发,快速繁殖似的,生造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概念,比如做某某事的n种方法,但每一种讲得都不透彻。还有一种中式畅销书,不是讲道理的,也不是讲方法、讲概念,而是讲情怀,把你的心灵扰动起来,给了你一些慰藉,就成功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深度阅读来说,畅销书和心灵鸡汤文是休闲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同时是低营养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阅读中,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畅销书内容的厚黑化。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实体书店中,以传统文化中兵家思维为圭臬的所谓各路“商场三十六计”、“职场三十六计”或“官场三十六计”等书籍,与兵家其实没有关系,但与各种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和传统流氓主义文化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路,倒是如出一辙。虽然孙武有“兵者,诡道也”的说法,但战争毕竟是非常态,以特殊手段行特殊之事,但在日常生活,无论是工作、人际交往、经济,政治,却是生活的常态,每一种形态都有自身的规则和尺度,过于强调兵家的计谋,对于良好人格的养成、经济生活中商业伦理的形成和良序社会的形塑都没有好处,反而会形成阻碍,更不利于社会道德的改善。

三、内容层次的浅薄化

基于前述原因,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很轻易地走向了浅薄化。在这里,一方面时代自身的原因,过于浮躁和功利。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修养是导致大学生浅层次阅读的诱因。如何走出过去肤浅和功利型的阅读,值得我们深思。无论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社会精英,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文化层次和阅读能力比普通人稍胜一筹的知识人,大学生更应当反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大学生即便不是所谓“天之骄子”,他们在融入社会生活后也应当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典范,尝试经由自身努力,逐渐影响并改变大众社会粗陋不堪的风习,而不是淹没在芸芸众生中,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至于因高等教育的规训带来的理性的狡计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更加等而下之。

要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培养良好的公共理性,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是一个必要捷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在一次给大一新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原本作为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面向普通青生的演讲中说过,小学教育是告诉学生“是什么”(知其然),中学教育是告诉学生“为什么”(知其所以然),而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人类的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才会有创造和创新”。显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对“人类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在阅读上只有通过经典阅读、深度体验才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经典阅读必须提上日程。无论是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还是作为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粮食,都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

诚如钱理群先生所言,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阅读经典而代代相传。在阅读的内容上,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中曾精辟地指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从而,“学问变化气质”。无论是哪一类,都应当是古今中外的人文,社科经典,而不是文化快餐式作品。尤为根本的是,在阅读态度上,我们需要具备“慢读”和“细读”的精神,认真咀嚼经典作品的每一细节,尼采对语文学的态度,也是我们阅读经典应当具备的正确态度,在这里,我不耽冗长,引述如下:

“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语文学是词的金器制作术和金器鉴赏术,需要小心翼翼和一丝不苟地工作;如果不能缓慢地取得什么东西,语文学就不能取得任何东西。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学在今天比在任何其他时候都更为不可或缺;在一个‘工作’的时代,在一个匆忙、琐碎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在一个想要一下子‘干掉一件事情’、干掉每一本新的和旧的著作的时代,这样一种艺术对我们来说不啻沙漠中的清泉,甘美异常:———这种艺术并不在任何事情上立竿见影,但它教我们以好的阅读,即,缓慢地、深入地、有保留和小心地,带着各种敞开大门的隐秘思想,指头放慢一点,眼睛放尖一点地阅读”。

参考文献:

[1]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R].新浪读书,2015-4-22.

[2]采铜.碎片时代如何做到深度阅读?[N].新华日报,2016-4-29.

[3]孙正聿.“有理”又会“讲理”,才是大学好老师[N].解放日报,2016-3-29.

[4]尼采.田立年,译.朝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作者:汤学炎 单位: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功利主义下三本院校大学语文的困境与改革分析

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是高校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包含着现代大学生(非中文专业)成为合格人才的必要内容。但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改革趋向于发展应用型大学,而社会风气也越来越趋向于功利主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非技术性非考试性”的课程,在高校中出现了生存困境,特别是在情况复杂的三本院校中,这种生存困境愈发明显,而如何使大学语文走出困境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探讨的有关大学语文的生存困境和改革方向都是非常具体的,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来谈的,是存在于“功利主义背景”下的、“三本院校”中的问题,这两个因素与大学语文特有的性质结合在一起,便出现了诸多矛盾,也就是说,如果抛开这两个前提,问题将变得没有意义。

一、大学语文生存困境分析

1、功利主义背景下三本院校学风浮躁现

如今,金钱、地位等日趋成为评判社会人成功与否的标准,高校中,这种现象反映出来便是学生急功近利。具体来讲就是学生忽视对培养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学习。在以博雅教育为主流教育理念的一流大学当中,生源质量较高,学校能够提供的师资和整体学术环境较好,为师生提供了较为开阔的视野,因此学生往往眼光较为长远,能够比较清晰的知道如何自律并进行自我培养,相对来说有比较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这些学生大体能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在以“博雅”为教育理念的高校中,大学语文此类课程可以很好地开展,也比较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比而言,三本院校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三本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律能力与自我培养能力较差,院校师资和人文环境构建较为薄弱,师生眼界较窄,眼光较为短浅,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在三本院校的影响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有用或无用的认知以短期内是否能够创造功利价值为主要标准,许多公共基础课都被学生认为“无用”,如“政治理论课”、“近代史纲要”以及“大学语文”。课余时间学生更愿意外出打工,认为即便是作为廉价劳动力赚取微薄的工资也比在无用的课堂上浪费时间更有价值。这种想法在三本院校中普遍存在。

2、三本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尴尬位置

三本院校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尴尬位置与大学语文生存困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三本院校的这种尴尬的位置体现为:虽然是本科层次,但教育方向和教育成果更偏向于高职教育,而又不甘于仅仅停留在高职院校的技术性教育层次,于是就产生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这种尴尬的局面使得三本院校对自己的定位有些迷茫,在教育过程中目标不甚明确,这样使得“大学语文”这种“非技术非考试型”课程在三本院校中出现了生存困境。这种困境的表现很明显,学校为了突出本科教育的层次,名义上很重视大学语文这类非功利性教育,但限于学生就业、学校生存等一系列多米诺效应的影响,在具体实施大学语文课程和大学语文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大学语文既不是考研必考项目,也不需要过级,更没有与学位证等重要证件挂钩,学生便认为语文课无用,不爱学,学生消极,教师也就逐渐变得消极,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困境;另一方面,在三本院校朝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改革浪潮下,大学语文课时被不断消减,在不断减少课时的同时,还要完成同样的教学目标,这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削弱了教师教学积极性,这是另一重困境;第三,三本院校期待能够培养出具有本科水平的学生,换言之,就是期待能够培养出除了能够掌握一向技能外,依然能够具备人文情怀等更高层次素养的人才,但陷于生源、师资水平有限,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总而言之,三本院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尴尬位置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特有的性质之间形成了不易协调的矛盾。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向初探

1、教学过程是否应偏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本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侧重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大学语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虽然很多学者强调,既然已经处于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语文”应有“大学”的风采,不应再照搬中学语文侧重通识和工具性的教育方向,这种观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三本院校中,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大学语文中的审美鉴赏性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也容易适得其反。三本院校的学生往往基础较差,缺少“审美鉴赏”的潜力,大学的语文往往需要给他们“补”中学语文的内容。针对这种现实,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偏重应用型知识性教育,比如应用文写作;在文学经典鉴赏部分,要注重具体知识的讲授分析,比如古文,还是应该更侧重语言和文学常识的教学,如语法、翻译和作者的相关常识,而古诗歌的学习还是更应侧重背诵,现代散文、小说依然要侧重对于有关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考查。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育,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陶冶等内容应在讲述这些内容的过程渗透进去。

2、是否应适当建立量化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这里的“量化考核模式”一指平时的考核方式要尽量量化,虽然语文考核很难像数学或英语一样有明确的答案,但是针对具体三本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考核标准,或许是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考核尽量以有明确标准的题型为主;或适当地建立一种考核机制,让学生在短期内感受到语文的学习的利益。如,考虑是否能够建立一种与英语四六级相类似的考核模式,或是类似雅思托福的考核机制,目标在于使语文能与学生能够看到的短期利益相关联。

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讲,从宏观上空讲道理的引导模式并不能起到很有效的作用,所以或许这种看似强硬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考核模式运用到全国高校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行的,当今大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普遍来讲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况且随着中学语文教育逐步被加强的趋势,语文教育越来越应该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关联在一起。另一方面,汉语国际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要求中国大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需要不断提高,目前在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育领域已经出现了HSK汉语等级考试,那么面对中国大学生,是否也需要建立一种语文考核机制,这是我们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总而言之,“三本院校”是具有复杂情况的特殊群体,虽然情况很复杂,但社会和国家不能放弃对三本学生的教育,如何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在这一类高校中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如何建设适合三本院校的语文教育模式等,是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也是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笔者仅是提出一点拙见,引发同仁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步高,张申平,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作者:孙亚男

第六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国梦的融入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重要的“中国梦”教育功能。文章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教育的关系,提出在“中国梦”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肩负的重要使命,并以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为例,从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三进”方式重点介绍了“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例。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大学语文;高等教育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使命,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重要任务,把“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课程教学势在必行。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

1中国梦教育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助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推中国梦实现。

(1)中国梦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浓缩了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的执着、拼搏精神,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内在源泉。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国梦。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端正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凝聚全球华人共同实现中国梦,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中国梦”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肩负的重要使命

大学语文课程,是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各类专业的通识课程,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重大使命。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立志、自强、修身是古今中外成大事业者必备的三大素质。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同样需具备这三大品质。

2.1立志

《论语•子罕》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国梦作为民族梦,必然是每一个有志之士都会追求的事业,中国有志青年个人的梦想,将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得到实现。苏轼《晁错论》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只有树立了远大志向,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信仰,才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2自强

《周易•象传》曾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困境,人们需要坚韧不拔、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要实现中国梦,不能半途而废,应有一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正如《孟子•尽心上》所言:“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立志于实现中国梦的人,必然是带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壮志豪情,行走在自强不息的道路上。作为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子,更要始终铭记“信、敏、廉、毅”的校训,禀赋“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致力于中国梦的实现奋斗中。

2.3修身

《孟子•离娄章句上》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放在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首位。修身亦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修身可以起模范带头作用,正如《论语•子路》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方式

“中国梦”教育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就要把握好“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3.1进教材:

把“中国梦”教育内容编入大学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将概念寓于形象,隐晦寓于生动,理性寓于情感,抽象寓于具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对文学作品审美及艺术特色的阐释与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精华和道德范式。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陈丽萍、红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融入了“中国梦”元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教材把文学作品分为中外两个部分,重点在于中国文学部分。根据人性发展的层次和文学的美学特征,把中国文学分为五个阶段:上古文学、中世文学、近世文学、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每个阶段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

如《采薇》一诗,表现出士卒为国戍边的爱国情怀;《山鬼》一诗,屈原以“山鬼”喻己,由山鬼对爱情的渴望折射出屈原对报国的坚忠;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气呵成,强烈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情感……此类篇目的教学均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教育,融入“中国梦”教育。再如《李将军列传》一文,李广廉洁奉公、英勇顽强的个性品质足以让人“至今犹忆”;苏轼《前赤壁赋》中表现的达观旷达的乐观态度;陶潜《饮酒二十首》中抒发的淡泊情怀……这些品质正是当代大学生修身的重要目标。曹操的《短歌行》,表达了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其实,这也传递出国家需要人才,“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力量凝聚。

3.2进课堂:

把模块化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在“中国梦”教育大背景下,创造性地把模块化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例如,把大学生实现梦想的过程分为寻梦、追梦和筑梦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与相应篇目结合起来讲。“寻梦”侧重于研究大学生如何看待世界,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鼓励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坚定信仰,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模块下属篇目有《采薇》、《山鬼》、《兰亭集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牡丹亭•惊梦》、《蝶恋花•出塞》、《少年中国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许三观卖血记》。“追梦”着重探索梦想实现的路径和方法。模块下属篇目有《行行重行行》、《行路难》、《登高》、《无题》、《一枝花•不伏老》、《桃花庵歌》、《吴行舟中漫兴》、《圆圆曲》、《自为墓志铭》、《与薛寿鱼书》、《伤逝》、《论趣》。“筑梦”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遇事沉稳、脚踏实地、达观旷达、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为投入中国梦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专题下属篇目有《李将军列传》、《短歌行》、《饮酒二十首(其五)》、《前赤壁赋》、《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人间词话(四则)》。

3.3进头脑

:把“中国梦”思想融入老师和学生的头脑模块化教学中,分配、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中国梦”主题相关的材料,交由不同的学习小组完成后带到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也可以开展“中国梦,我的梦”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反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家乡巨变的书籍,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激发爱国、强国、报国的热情。召开“读书会”,同学们在讲台前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让“中国梦”主题教育植根于每个人的头脑中。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之路,是每个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只有毅然投入到“中国梦”的实现奋斗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民族的希望。为了确保高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需要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把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之以新的内涵。

对于时代赋予的“中国梦”教育重任,大学语文必须义不容辞地勇挑重担,让大学生在一首首经典诗词的品味解读、一篇篇精美文章的感染熏陶、一堂堂生动的课堂演绎中体味、自省、提升,汲取勇于奋斗的正能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注释

①叶小文.和谐新世界,美好“中国梦”[J].外交评论,2006(2):11-13.

②何萨如拉.闫少春,王文梅等.中国梦概论[J].科技创业家,2003(2):233-233.

③张倩.复兴“中国梦”蓝本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审视与调控[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5):168-169.

④苗天宇.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读[J].语文建设,2014(3):15-16.

⑤刘帅.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论[D].吉林大学,2011:4.课程教学

作者:冷淑敏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第七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大学语文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方面发挥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在高校中长期处于一种疲软的状态,毫无起色。笔者在文中主要以伊犁师范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为例,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师资结构和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方法、考试评价体系、经典篇目的选取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探索。通过教授大学语文,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和认同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改革;民族传统文化;伊犁

师范学院大学语文是人文社科中一门极具特色的重要学科,它在每门学科的学习和发展中极其重要。尤其在高校中,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他们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陶冶心灵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用来交流的工具,更是体现一个人内在涵养和气质的一门人文学科。学语文就是为了学做人,这是它最基本的功能。但我们长期在量化标准体系的考核机制下,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忽视了其它方面的综合培养,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漠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大学语文的功能和意义

语文教学涵盖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之上,是个人内在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提升的体现。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提高文化的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功能。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一门学科。大学语文涉猎面极广,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加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除了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以外,还要加强阅读方面的练习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并在训练、调查过程中,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涉及到民族文化,因此,学好大学语文,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都有着极大意义。

在教学中,“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使他们真正接受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获得身心的健康,这些方面的功能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自己在科研中的一些思考、体会和田野调查的经验结合起来给学生进行情感式、美的讲授,并在寒暑假带上学生去调研,或者让学生调查和关注、体验家乡的民俗文化,以利于他们进入文化的场域进行观察,开学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经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和人文品质的提升都有帮助。

2伊犁师范学院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疲软状态。伊犁师范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再加上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考查课,对学生没有一定的制约性。因而,大学语文在学生心目中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和学生的这种态度也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对象的多元化。伊犁师范学院地处边疆,学生成分复杂,汉语水平层次不齐,这就给大学语文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鉴于此,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地域现状和本校的独特情况,专门为本校学生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突厥语族)四大部分。这样的教材设计有利于兼顾各民族学生,并在讲授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拓展知识面。在民族文学一部分,将突厥语族的民族文学编写进去,而着重讲授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书面文学,并兼顾民间文学,这样一方面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对于构建多元交融、以和为美的文化和谐,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重大意义。并对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有极大地帮助。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崔第品说:“第一,明确大学语文身份;第二,建设一支稳定的大学语文好老师教学团队;第三,明确课程定位,更新教学理念;第四,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大学语文应明确课程定位,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注重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大学语文在民族预科班的教学中也占有同样地位。笔者从担任的民族预科五个班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的评估反馈来看,学生很努力,但基础相对薄弱,因而接受起来较为吃力。因为双语班学生以前所讲授的语文基本上是以民族语文为主,选取的经典篇目都是本民族的诗歌,小说等,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了解更多汉语的机会,也不利于他们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授课中,笔者发现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现行的大学语文中对经典篇目的选取,从内容上来说,都很好,有利于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教学的对象是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相对较弱。双语班教授语文的部分教师,在普通话和汉语知识文化的掌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足,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

(二)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太合理。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对大学语文教师的队伍结构和建设不够重视,层次不齐,大部分以年轻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和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并且青年教师对大学语文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讲的好坏都一样,反正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在这样的意识支配下,教师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做的课件比较老化,而且在知识体系上较陈旧,没有融进自己的思考,造成了讲课乏味枯燥,也是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之一。

(三)讲授中,过分注重单项灌输,缺少营造一种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而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素养、完善自我,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的训练。并在长期的文学鉴赏和阅读的讲授练习中,提升和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塑造。

3大学语文改革的探索

大学语文在当下的境遇,不利于自身发展和学科建设,因而就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革。但每个高校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大学语文的讲授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需要我们在立足本土文化和本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改革。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在许多高校,一些领导和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就是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学生没有兴趣,不爱学,教师也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极少,没有将大学语文的教育提高到和其它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而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共识就是大学语文是公共课,上课应付一下就行,从心理就没有引起重视,学习的态度不端正,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授课效果和质量。同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需要相关人文课程的支撑,在课程的设置上,除大学语文外,还要开设一系列人文公选课程,如社交礼仪、文学名著鉴赏、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民俗学、写作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这些也必然会对大学语文教学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选取上,也要仔细斟酌。从伊犁师范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来看,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参差不一,汉族学生不了解民族文学,而民族学生对汉族文学也了解甚少,面对层次不齐的教学对象,需要在经典篇目的选取和教材的编写上下大工夫。因为一些民族学生以前学的是双语,对于汉族文学、文化了解甚少,在实际教学中,一下子涉猎太多的古代诗词鉴赏,学生极难接受和消化。因而就要选取一些汉族和民族文化衔接紧密的经典篇目,而且知识容量不能太大,毕竟一周课时有限,需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将民族文学和汉族文学穿插讲授,这样有利于不同民族学生多角度了解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摸索尝试编写一套适合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作为试行本。

第三,内容的选取上,选取一些和民族文化比较接近和有关联的篇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于民考民和双语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穿插讲授一些既与少数民族相关,又是汉族文学中的经典篇章,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发扬都有极大帮助。

第四,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大学语文就是对学生语言文字、人文素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测评,但实际上,目前高校对大学语文的一种考试评价体系,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因而要对其进行改革。“平时成绩的评定范围可以包括研究材料的搜集、学习态度、发言的见解水平、论文的质量、知识掌握的灵活性等。期末考试的形式也要多样化,既可以是闭卷考试、也可以是开卷考试,还可以是论文式。”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考核,以加强对他们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容小觑。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塑造、文明礼仪的修养都与大学语文的学习分不开。因而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遵循大学语文的人文特性,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和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赵玉芳.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崔第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毕节学院学报.2009(6).

[3]刘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4]吴春彦.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从部分高校问卷调查谈起[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5]曾丽华.创新教改理念创新教改方法——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7).

作者:王军林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