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媒介素养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媒介素养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媒介素养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摘要:高职大学语文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显著属性,在媒介素养教育愈来愈重要的当下,承担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来说,需要从明确课程定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等多个方面共同着手,方能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关键词:媒介素养;高职院校;大学课程;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成为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要参与者。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在起步阶段,大多数学校都选择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基础性课程之中。其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公共基础课程,自然与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媒介是对于记录、存储、传输、调节和呈现信息的所有实物、设施和人的总称。对大众而言,媒介指的是“媒体信息的生产者向受众传递信息时的载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媒介。而媒介素养作为一个鲜为认知的概念,指的是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过程。对于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而言,媒介素养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达到使学生免受媒介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自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媒介素养教育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大众媒介刚刚兴起之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兴媒介的逐渐普及,青少年接触大众媒介的门槛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青少年偏听偏信媒体传播内容、易受影视作品负面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层面的媒介素养教育日渐受到重视,很多国家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授课范畴之内。如加拿大从1987年开始就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中学英语基础课程之中,要求各校必须在该课程中至少安排1/3的媒介素养授课内容,以确保有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日本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专院校课程之中。而我国则是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才开始逐渐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基础课程的做法并未广泛推行,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院校数量也较少。

二、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职大学语文的必要性

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叫做“花盆效应”,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它指的是在花盆这样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中,植物可以生长的很好,然而一旦离开了花盆,缺少了人的精心呵护和适宜的温度环境,植物便经不起风吹雨打了。在教育生态中,“花盆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学校教育多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学生们始终是在教室里进行学习,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使得学生习得的知识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封闭式循环,除了完成作业和考试,并不知道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屡见不鲜。此外,囿于学校的封闭型环境所限,许多学生在学校里未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在走出校门以后很容易异化为“键盘侠”和“网络喷子”,对社会现象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又热衷于跟随别人发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媒介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处于信息的洪流冲击中,若媒介素养缺失,将容易导致学生们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产生各类校园问题。在我国近几年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各类公共卫生事件中,如2020年初爆发的肺炎疫情初期,关于疫情和防控措施的各类谣言、各种虚假信息频频出现,导致社会公众难以辩别真伪。在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没有起码的媒介素养能力,就很难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类真实信息,更难理性地判断信息和积极地传播真实的信息,这不仅难以在这场“抗疫”之战中,创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也更难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因此,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上,应该说,信息爆炸、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青年学子们的快速发展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更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培育。大学语文凭借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自然而然成为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工具。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高职学生不仅应当具备熟练应用普通话和标准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还应当具备正确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途径

(一)明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与就业未产生直接关联,因此导致其与其他课程相比,整体地位较低。不同高职院校对该课程是否开设、课时安排等均视其自身情况而定。一些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设为公共课,一些设为基础课,还有一些将其设为选修课。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在定位上的不统一、不合理,使其难以发挥作为一门人文素养类课程应有的作用。目前,高职大学语文基本沿袭基础教育阶段以大学语文能力水平提升为主要授课目标的课程定位,授课过程中仍然以知识点的讲授为主要目的,更多关注是知识技能,而非素质素养。因此,要想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之中,必须首先明确其课程定位,方可为后续更好的开展教育打好良好基础。从课程定位方面来说,高职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传导优秀的社会文化和辩证的思维观念。总的来说,高职大学语文的定位应当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课程和公民素质教育的核心文化课程,发挥着“课程育人”的重要职能。

(二)改革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为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职责,也是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现代社会错综复杂,各路媒体林林总总,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很难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从而择优选择,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基础课教师,改革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需要引领学生探索知识、掌握技能。而要想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之中,原有的“你说我听、你讲我记”式教学模式就不再适应了。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教师主动顺应时代变化,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既体现教师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思考,学会辩证看待问题,从而不断完善个人人格,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另外,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之中的要求对大学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媒介,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熟练应用新媒体这一新事物。例如,除了教材中的文本之外,教师可以自行搜索或者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新媒体搜集资料和素材。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豆瓣网等渠道,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有用、有益的信息,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分享,也可以谈谈自己对于所搜集素材的看法和认识,通过对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文本进行分析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媒介素养。

(三)改变高职大学语文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是以“书面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评定的。由于作业和考试的成绩评定往往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自主辨析能力也难以真正得到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对课程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新媒体渠道提交作业,为学生提供互相查看作业、互相评论交流的可能。这样一来,课程评价的方式更加多元,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此外,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当主动思考,拓展丰富多样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对于思维活跃的高职学生而言,书面性质的作业往往会禁锢他们丰富的创造力,不利于媒介素养的提升,而创新的考核形式诸如课堂展示活动、点评分享活动等,既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对社会实践产生独立客观不偏不倚的评价,也有利于使原本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四)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媒介素养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们的能力建构教育,着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公民道德意识,主要包括实时思考能力、信息辨识能力、个人隐私管理能力、责任意识、法律观念以及基本的公德意识等。通过课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媒介的叙事模式和规则,学会基本的辨识媒介信息中隐含的不良信息以及潜在的虚假意识形态,从而学会合理利用媒介,同时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影响和荼毒。在2020年初刚刚爆发之初,面对着来势汹汹肆意横行的病毒,大多数的民众不知所措。为此,要想从源头上消除各类谣言,青年学生及其家长们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掌握一定的媒介能力,善于甄别不同渠道各类信息的真假。此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他们辨识和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授课教师,都需要赋予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媒介的权利,特别是在媒介参与实践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表达能力,以及理性而成熟的媒介参与意识,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自由精神和探究本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参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人翁。

四、结语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给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在起步阶段,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还需要广大大学语文工作者的长期共同努力。

作者:薛可炎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媒介批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告大观·媒介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