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高中地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复习策略研究

一、简介复习重要性

复习其实就是一个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环节,对任意一学科都是如此。所以正确的复习策略会起一个指路明灯的作用,对学生自己的学习十分有利。而高中地理的复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做练习之前,这可以让你更好地吸收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顺便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听课效率,以及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知识点,而对于自己无法接受的知识便可以直接地问老师、问同学,及时学会,以免日后差得更多;而另一种情况是在做完各种练习之后,根据自己错的以及不会的题,来了解自己在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然后根据自己的不足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地理的复习策略。而有了这个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便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紧张的复习阶段,一般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混乱,这会导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复习,而且这个时候,时间也会比较紧张,而合理的复习策略便会让学生们很好地利用好每一分钟。

二、举例简介高中地理复习

关于高中地理的复习,我们对其知识点应按模块进行简单概括,高中地理主要可以分为十七个模块,分别为:等值线的问题、地理计算、河流专题、地下水专题、太阳的问题、影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因素分析、问题地理专题练习、地质与地形的问题、干旱的介绍、气候与自然带、农业问题、工业问题、能源、交通、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问答专题练习。对于这十七个模块我们按复习要点以其中两个为例介绍一下。第一个以等值线问题来介绍复习方法:在复习等值线问题时,首先要对等值线进行解析,分析出其中最主要的有什么,然后逐个地总结其特点,并认真分类记录,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多背诵,另一个就是要整理错题,其实平时做题不怕错得多,因为错误正显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看错题,并且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对应的错的知识点,然后平时多记忆。而等值线主要有等高线、等温线以及等潜水位线。在复习等高线时,要注意坡度以及通视的问题,多做一些练习题,学会通过地形剖面图来解决问题。根据等高线也要练习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例如引水线路,交通线路的选择或是水库建设等问题。除此之外也不能忘了利用等高线做地形分析也是常考的题型,所以在复习时要多看着等高线,对照着标准答案进行地形分析,多了解一下特殊地形。至于等温线要会分析其走向也就是延伸方向,以及弯曲状况、疏密状况的分析,还要会分析数值特征。至于等潜水位线,要会分析河流的流向、潜水流向、潜水深度等问题。其实对于等值线不只是这三种,还有等温差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以及等压线等,对于这些在复习中也要做出总结,在平时的时候加强记忆和背诵,便于做题的时候运用。另一个影响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同样要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的是什么,然后再看有什么影响,例如影响气温高低因素可以分为地理位置、大气、洋流、地形、水文、植被以及人类活动。在复习地理位置影响时,可以从位置的确定来分析,对位置我们可以通过经纬度来确定,也可从是否沿海来形容,因此在复习位置对温度的影响时,可以从经纬度的不同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来分析,如经纬度影响温度是因为全球由低纬向高纬是递减的,就如热、温、寒等五个温度带的划分,而海陆对温度的影响是由于海陆热力的不同,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恰好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确是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在复习别的地理影响因素时也应该先对其影响因素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再看其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影响。

三、结语

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有“四抓”:抓“概念”重“消化”、抓“原理”重“理解”、抓“综合”重“联系”、抓“共性”重“个性”。而地理的复习也是如此,从原理、概念开始复习,一点点的总结,反复记忆,并且在记忆的同时消化和理解知识,然后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归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等,了解其共性与个性的问题。高中地理的复习是知识记忆并不断运用的反复过程。所以要想复习好地理这一学科,就要不断的重复进行,并且要从点滴累积,持之以恒。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地理备课思路

摘要:如何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备好地理课是广大地理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解读课标、分析学情、钻研教材、贴近生活、运用策略等五方面,阐述了提高地理备课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备课;思路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的课程理念,必将使传统的地理备课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何备好课,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是值得每个高中地理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解读课标,使备课更具目的性

教师备课时要以课标为指导,细化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内涵。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有: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时,教师可对本“标准”进行细化:①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②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通过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环保意识。“活动建议”是提倡教师组织课内外活动,教师备课时可采用“活动建议”中的内容,也可自己设计活动组织实施。如通过厦门市翔安LNG燃气电厂布局实例分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搜集材料,了解电厂原料供应和市场,分析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一步深化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

二、分析学情,使备课更具针对性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浅析

1.绘制地图与地理实践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在人们考察、实验与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实情况是,很多同学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都有待提高。同学们要能够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要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要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地图在地理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地图可以展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等。我们可以从地图中一目了然地提取到地理有效信息。我们在平常的学习或者复习中,一般都是根据别人提供的地图来解答,很少反过来自己绘制地图。然而,自己绘制地图正是提高地理实践力的表现。例如,我们可以绘制学校和小区的平面分布图,绘制太阳影子的变化图,等等。下面两幅图都是美国本土地图,同学们能看出来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吗?是的,有同学说是图幅大小不一样或者比例尺不一样。通过对比,同学们都能看出来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不一样。但是,在实际的学习或者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则很少注意比例尺的问题。在绘制地图时,比例尺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比例尺的概念,即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如图1中的比例尺为1∶60000000,意思就是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60000000厘米。生活中我们以千米作为距离的单位,因此我们要将60000000厘米换成600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5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减5个“0”)。因此,图1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0千米。如果故意将图1中比例尺写错,写成“1∶120000000”,同学们会发现错误吗?原来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0千米,现在变成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200千米。如果换成错误的比例尺,估计很少有同学能发现错误。这就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有关。对实地距离有概念的同学就会发现其中的错误,因为美国本土东西距离长约4500千米。图1中,如果按北纬45°纬线与边界相交两点的直线距离为例,美国本土图上距离约为7.3厘米,按1∶60000000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为4380千米,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如果按1∶120000000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为8760千米,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因此,比例尺在地图中是很关键的要素。

2.绘制学校平面分布图

绘制学校平面分布图前,需要准备好测量工具,主要会用到指南针和卷尺等。(1)先测量学校边界的距离和方向,然后测量学校内部如教学楼、宿舍楼、操场、实验楼等地理事物的距离和方向。(2)根据实际用途和测量数据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地理事物的注记。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很重要,需要考虑实际用途,一般比例尺以整数表示。如果需要精准地了解学校各个地理事物情况,那么比例尺就要大一点。相反,如果只需要大致了解学校各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那么比例尺就要小一点。因为,比例尺越大,表达的地理事物越详细,精确度较高;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地理事物越简略,精确度较低。当然,同一范围而言,比例尺大的图幅尺寸就大,比例尺小的图幅尺寸就小。(3)根据确定好的比例尺,将实际距离转换成图上距离,确定好地理注记和指向标。通过绘制学校平面分布图,同学们就会更加深刻地了解学校各个设施的分布和校园整体面貌。也让经常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同学,有了更强的方向感;让同学们全新认识了比例尺,还能增强目测能力,对距离长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长短,而是实际目测上的感知。

作者:蓝毅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点击阅读全文

地理教师高中地理论文

一、三板教学模块

地理课堂教学的板图、板画和板书统称地理三板教学。三板教学模块设置有板图、板画和板书3大板块,每一板块下设置绘制方法、绘制技巧、模拟绘制、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5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可观看板图的绘制过程,可互相交流探讨三板的困惑,也可自己动手进行电脑模拟绘制,还可自我检测三板教学方面的反思水平。所有提出的问题如果得到解答都会汇入案例库供大家参考借鉴。

二、教具制作模块

地理教具是校内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地理知识和学习情境的器材都是地理教具的组成部分。教具制作模块依据地理教学专有教具分类设置平面教具、立体教具和可操作仪器3大板块。其中平面教具包括教学挂图和纸质地理图片等。立体教具包括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等。可操作仪器如气象观测仪器、手持GPS等。在该模块中,每一板块下设置教具名称、教具演示、设计用途、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模拟教具制作、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共10个专题,教师可选择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的其它资源,如输入“时间变化演示模型”时,会出现与该模型相关的教具演示、设计用途、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也可自己选择制作材料、制作方法等进行在线模拟教具制作,还可以自我检测在教具制作方面的反思水平。

三、热点追踪模块

地理学的研究区域是人类居住和生息繁衍的地方,这样的研究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热点追踪模块下设考点追踪、时事追踪、知识更新追踪3个板块。考点追踪指最新的高考地理大纲涉及的考点,时事追踪指与地理学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知识更新追踪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或社会的发展,部分知识点的认识出现了新的观点或内涵,也存在推翻原有教科书的某些知识重新建立新认知的可能。每一板块下设置知识点介绍、知识点分析、试题库、模拟命题、反思水平检测、资源与案例库6个专题。在该模块中,教师既可学习交流知识点,检测在热点追踪方面的反思水平,举一反三,也可以自己尝试模拟命题。其中模拟命题下设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综合4个部分。

点击阅读全文

地理素养培养下的高中地理论文

一、什么是地理素养

所谓地理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养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品格——这些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观点、地理能力、地理态度以及地理情感等。地理素养不但具备公众素养的某些共性特征,而且将地理这门学科的个性特征很好地融入进去。由此可见,地理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因为它符合了学生们在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这是本次新课改的核心。而且,由于高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性,如果他们的地理素养一旦形成,将会对终身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讲授地理基础知识,更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地理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的意识和态度。比如,在学习如何计算正午的太阳高度时,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和理解书上的公式那么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的,所以如果将公式转化为“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就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了。

二、如何培养地理素养

1.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的价值人们把在进行实地观察和野外考察时所获取的一系列的地理信息,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仔细严密地分析与总结,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地理的学习不应只是以课本上的内容为学习重点,而是应该让学生们从身边、从一个社区到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到整个世界,这样逐步地获得学到的地理知识,因为只有通过实地考察、真实体验,才能在实践中全面地提高学生们的地理水平。例如,对于“区位”这个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呢?因为区位就是指人类活动所占的场所,反映了非常强的地理空间概念,而且区位中的主体——人的活动又是不断扩展变化的,所以我们在对学生就某一区位进行调查研究时,要求他们必须从动态和发展这两个角度入手,并综合区位相关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掌握“区位”,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提高教师自身的地理素养如果老师在上课时,能够带着审美的眼光来描述地理景观和当地风土人情,并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那么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就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该地理环境的想象和兴趣,在感受它时就会带有更美更正面的情绪,进而将该地理面貌深深地刻入自己的记忆中。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地理老师多多参与实地考察,通过亲近大自然积累更多更专业的素材。或者多旅游,在旅行时考察研究地形地貌,体验风土人情,然后带着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热爱来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这样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地理的魅力。

3.开展行之有效的探究实践活动探究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野外实践相关的地理素养,是教学活动的全新方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挑战性,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给予其帮助和指导。当老师给出具体任务时,由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方案,通过小组实践,进行信息收集,最后进行报告总结。举个简单的例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时的一个重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们以熟悉的“四季变化”“昼夜更替”为突破口,进行类比和总结,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又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春游时,要求学生们在地图上标记出自己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并且标志出来回的交通路线。在春游回来时,让学生们自己分析总结,哪条线路更为便捷迅速,有没有更合理的旅游方案,并说出其中的原因。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