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摘要:目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破坏环境的行为。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环境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论文分析了高中地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中的渗透途径与有效策略,希望能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策略

地理这门课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遵守环境规则。在当前我们生存的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高中的地理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地理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要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到当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1分析地理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二者相互渗透的意义

在当前高中地理的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文环境、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教育的特点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把人地关系作为线索、把区域地理作为环境教育的结合点。环境教育以提高当前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为目的,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占比30%以上。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关于陆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容占据较大的比例。在必修二中,地域与生产联系、人口与城市也占有不少的比例,这部分紧密围绕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环境教育主题展开论述。而高中地理必修三主要以区域的开发与整治,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寻找区域发展中的平衡。这就把环境教育和地理知识将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遵循环境保护规则,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也让学生了解到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和危害。比如,土地的沙漠化日趋严重、沙尘暴袭击的频率增多,空气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等等。环境教育使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在生活的点滴中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其次环境教育有利于地理学科的推动和发展。教师为了在学科中很好的渗透环境教育需要不断的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创建地理学习的教学情境,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诱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和环保的兴趣,使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能够顺利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理这门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环境教育还提高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既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环境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探索地理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提出有效策略

教师要积极探索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高中课程还是以考点讲解为主,教师应当重视对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素材的研究与挖掘。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的分析研究发现,关于环境教育的素材在每个章节都有体现。从人工环境到海洋陆地环境再到地球大环境甚至于宇宙环境,都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所处生存环境的特点和需求,使学生增长了地球环境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教材的合理应用是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还应当适当的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在实践中观察和感受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使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当前的环境污染现状。比如,工厂污水的排放对我国河流的污染,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喷洒农药和化肥使用对土地造成的破坏等等。教师要使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并利用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要鼓励学生从细节做起,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一些地理课外活动。如对本地水资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对大气能见度的测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加强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首先要树立一个新型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的教育理念。高中地理课堂应该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化为探究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环境、了解环境,更深刻的理解环境对生态和人类生存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机械的传授地理基础知识与环境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的记忆这些知识,没有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环境紧密结合,也没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感悟生活与地理环境的直接关系。这使学生没有从情感的角度认识环境保护和地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不能自然的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无法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规范。因此,教师要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比如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分析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探究其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查找环境问题特点。如淡水源污染、用水需求增长、浪费严重等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仅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利用动画演示、影视资源、野外观察等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环境认识,提高教学效率。如对学生可以通过对野外植被的观察来了解当前中国的植被分布特点和砍伐破坏情况;通过影视资料《后天》的播放进行情境导入;通过教师解说让学生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有所认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比如在学习《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森林保护探究讨论北大荒为什么停止开发,让学生知道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承受力要相互平衡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让环境教育真正的走进学生,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的形成,让环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瑶,周游游.高中地理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62.

[2]李青.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2015,(10):88-89..

[3]权海鹏.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及其整合[J].考试周刊,2013,(5):128-129.

作者:王丽娟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