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9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学现状(9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9篇)

第一篇:信息系统丰富高中地理教学

前言

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行业领域较广,其中包括地籍规划、地址分析等等,而且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图形化、数字化的方式也应用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经过处理后的地理信息,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地理信息,让地理教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越来越高。地理信息系统的表达地理空间分析效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地理知识。

一、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地理成绩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是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地理教学的关系比较密切,可以弥补传统地图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形成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有趣的地图符号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可以充分的理解地理学知识,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为了丰富地理教学方法,而在地理课堂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活跃地理课堂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更加轻松高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教师也在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后,创新了地理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工具进一步丰富了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历史年代有一名加拿大学者提出,并且逐渐发展并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同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而我国的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较晚,发展程度相较于其他国家也比较低,但是为了提高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我国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比较重视,并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将其应用到了地理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普及教育,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收集、加工及整理信息的功能,能够为学生在学习枯燥的地理知识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帮助教师的教学,最终实现地理教育的现代化。

三、提出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地理信息系统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首先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比较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地理知识体系结构下,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学生能够从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因此,教师也应顺时代潮流,并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地理课堂中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将融合了计算机与丰富的地理知识的地理信息系统带入课堂中,增强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更轻松的学习重点地理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也使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使用更先进的地理教学手段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丰富强大的地理数据等,教师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教辅工具,可以弥补传统地图的不足,突破了传统地图比例单一的限制,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来进行快速的绘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地图空间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使用地理信息系统也进一步更新了传统地图中陈旧的内容,增添了更多的地图信息,为地理教学提供高效的教学途径。

(三)更加系统的引入地理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教师通过认真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更多的地理教学内容,并且要及时总结和归纳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理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从地理信息系统中解决地理难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知识。结束语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也逐渐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树立信息素养,发散和创造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成绩,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地理教学效果。并且为了进一步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要使教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上,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加强师生互动,还应使用更先进的地理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教师还应更加系统的引入地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到最新的地理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对成绩,也提高了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伟.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徐有道.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J].池州学院学报,2008,(2).

[3]潘诒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8.

[4]武兆妍.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选修课中的实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耿红芬.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作者:刘铭

第二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要:高中地理相对于小学初中来说,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其内容主要分为自然地理方面和人文地理方面,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专注于课堂知识内容的讲解,还应时刻关注课外与地理有关的新闻及知识。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教师所讲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考验。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在高中地理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开始,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能够体现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学生在能力、知识、思维方面提升情况的重要指标,能够体现国家义务教育与个人价值观的一致性。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合理地安排环节,给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机会,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学习,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在提升素质方面,首先要提升思想素质。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新环境的教育观念和质量观念,从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思想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模式。其次,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可以通过参加课改会议等方式,快速掌握课程变更的内容,注重利用多媒体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课堂表现对教师讲课的积极性影响很大。如果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聊天、睡觉等情况,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兴趣是经过启发和培养才能形成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课前教师做好准备,设计有趣的环节,在课堂上讲内容与生活关联,灵活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就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当内容过多时,可以把课堂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每当学生掌握一个目标,教师给予肯定,学生就能获得自信,更有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插入适当的图片或视频等内容,如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热门新闻等,从中分析所运用的地理知识,打破课堂的沉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不但是培养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业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时期,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性格培养,对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行锻炼,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四、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在课堂中,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这对学生的自信心的提升及主动性培养有很大影响。课堂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平等相处,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大方地表扬学生,并经常予以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课下也可以积极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上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个人矛盾。同时,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构成以及原理,让学生明白这些原理是怎么得来的,并让学生自己尝试概括,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在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选择问答;在学生回答时,不能用批评或嘲笑的方式,要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可以适当提示,回答错误时及时纠正,并且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错误中总结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肯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地理这门课程,并掌握知识要点。

五、合理布置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考上理想大学,通常采取被动式的学习方法,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应付心态进行学习,并没有主动进行研究。一旦学生觉得地理学不进去,就采取消极态度,出现偏科或者直接放弃的情况,这对学习成绩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将作业进行分层。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分为易、中、难三个层次,这样能够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锻炼。合理科学地布置作业,切忌大量布置同类型或难度太大的题目,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应布置有特点且具备复习意义的题型。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每个教师的工作成果,而为了保证课堂质量,就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戚建涛.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谭飞.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神州,2014(17):191.

[3]戚建涛.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李海霞 单位:酒泉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以人为本观念探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逐渐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念,这种观念不仅适用于社会发展,同样适用于帮助学生体会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地理教学;新课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的教学体系也逐渐更新,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建设观念,也被引入高中的教学中。地理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令学生头痛的科目之一。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偏理性化,但却又具有文科才具备的知识描述形态,教师如果掌握不好教学的技巧,很有可能让学生陷入一头雾水的学习状态,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一、以人为本观念的重要意义

1.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以人为本是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伴生的新型发展理念,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引导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保障个人权益和经济系统发展的重要内容。高中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即将踏入人生的十字路口,而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高中生已经能够自主决定一些事情,尤其是学习方面。如今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无疑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是以人为本,在地理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2.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人为本观念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高中时期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如此,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还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良性的沟通互动,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主导、学生跟随的被动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达到新课改的新要求做出了良好的铺垫。

二、以人为本观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措施

1.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以人为本观念指导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与新课改相融合,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一点与以人为本的观念相通。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地理相关知识。例如,教师讲解板块运动时,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先向学生提问:有谁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节目?这个节目时常会讲到有关地球运动的主题,请大家自由讨论,总结出大家了解的、关于板块运动的知识。这种课堂导入有效避免了学生被动学习,非常有利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2.创新教学方式手段。所谓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还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内容。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文理结合,学生常常找不到学习方向,此时教师就要注重引导。例如,讲解地形构造时,其内容需要理性思考,而知识点却需要文字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地形知识的结构框架配合图片展示,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和直观的图片内容总结成系统化的地理知识体系,学生既能够感知到其理性的方面,又能把握其知识点,可谓教学手段的一大优势。

3.重视理论实践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仅需要有知识储备的素质型人才,也需要具备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新课改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以人为本的观念指导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日常生活需求,让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教师讲解天气的形成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气象站、观测站等气象测量单位,让学生直面气象知识,在实际的操作与探究中形成对天气形成条件的理性感知,并深化到气候的形成相关知识中,使学生了解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连接点以及知识在现实情况下的具体使用方法,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提倡的核心观念,同时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之中。高中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基地,地理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体系,因此,用以人为本的观念引导高中地理教学,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全科.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

[2]郑洪娟.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8).

[3]宫丽云,元志辉.高中地理成绩的提高来自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7).

作者:孙静 单位:江苏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探讨

摘要:近年来,正在大力开展教育制度改革,每个学校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地理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题型、导学方案等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使高中地理教学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课堂教学;技巧;方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课堂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于是对高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理教师要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中积极克服消极因素,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科学创设地理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设置有意义的地理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高中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地理问题,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得出更多的结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探讨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帮助学生养成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在教授“地质构造的褶皱弯曲”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作为课堂导入,通过柔软的物体向内挤压,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会发现出现了大量的褶皱,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这样直观的教学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积极地解决问题,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气象灾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询资料,举例子说明气象灾害的原因,在学生积极思考下,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不轻易去否定学生,而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生活情境,学生更容易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大气运动”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大气运动动画,让学生观察特点,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现象,联系实际生活,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二、坚持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地理课堂氛围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避免教师一味地讲,不关注学生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能吸收知识,还能体会地理知识的本质。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提高学习积极性,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合作探究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角色学习。适当地让学生和教师进行角色互换,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设计问题并分组讨论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讨论,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三、坚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而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展示点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教师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引导,如此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解农业地域知识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种植特点和农业地域类型,让学生积极地搜索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域类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知识学习规律,挖掘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四、学会把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地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使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声画结合的形式,在形象生动的环境中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地理知识。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量,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避免由于学习知识的枯燥性而降低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展示的形式,加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就要科学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要求。

参考文献:

[1]殷小强.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价地理课堂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2).

[2]魏茹.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颖模式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5(23).

作者:潘旅杰 单位: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

第五篇:新时期高中地理有效兴趣教学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兴趣教学已经成为目前各大学校的一个主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成为教育界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改善以及学生地理成绩的提高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主要分析了影响我国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一些主要因素,继而又提出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高中生地理成绩的提高及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改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兴趣教学;教师素质;多媒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教学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未得到有效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浓,因此,教师以及学校一定要认识到兴趣教学的重要性,要加大力度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引进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高,以为其地理学习效果的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有教师、教材、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本身,因此,应从上述四点入手进行探讨。

1.教师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师是对高中生进行地理知识传授的直接群体,因此,要想使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教师就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权威态度,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同时还应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打下基础。

2.教材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影响

目前,学生所学习的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而教材对于知识的体现通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仅仅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在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去野外直接观察大自然,使其自主发现大自然中的地理知识,这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影响

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都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其通过板书以及口述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这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非常不利,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改进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高。4.学生自身对于学习兴趣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因此,学生自身也是学习兴趣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学生自身能够体验到地理的趣味性,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改善。

二、培养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对于其地理成绩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改善十分有利,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提高教师素质

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授者,教师的知识量及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教学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一个主要途径。要想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学校就一定要严格把控招聘过程,使每个教师都具备足够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在固定的时间,学校还应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以使其跟紧时展的步伐。

2.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变以自身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中积极地加入一些新鲜的因素,例如,组织一节竞赛课,使学生能够在互相竞争中体验到地理的趣味性,从而在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加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时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要带领学生到自然中,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地理的奥秘,从而使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3.将多媒体引入教学过程中

高中学校要跟紧时代及科技发展的步伐,将多媒体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作为一项新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本身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因此,各高中学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并不是太高,这主要是教师、教材、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自身这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及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于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及教学效果的改善都十分不利,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将多媒体设备应用到教学当中,并及时地改变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德莹.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2]公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6).

[3]张群超.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作者:王吉路 单位:河北省黄骅中学

第六篇:高中地理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途径

摘要: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低,甚至厌学的情况为问题的出发点,从自主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主要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内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调控能力;定向能力;操作能力

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知识大爆炸,人类的知识呈几何级数增加,知识老化速度也随之加快。就教育而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比直接教会学生很多知识要有效得多。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定向能力和自我操作能力三部分组成。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自我调控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自我调控能力,实质上是解决学生为什么而学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实现由原来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传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地理高考而学,学生需要付出很强的意志努力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有证据指出,学生自我激发的动机最初来自于父母的期望,但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现有的学业水平,自我效能以及自己设置的目标。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改变自己的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自我调控能力的目标。

(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设置合理的奋斗目标。(3)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4)建立宽松的教学课堂。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强了,才能为自己的自主学习打下心理基础。

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自我定向能力

学习地理的自我定向能力是指学生学习地理教学内容时能自主确定学习的目标,即学什么的问题。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不断培养其发现每课堂中应该学习哪些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并且要求学生从教材中归纳总结出教材的结构,把握教材所论述的地理问题。(2)要求学生对于每个地理问题应达到怎样的认知水平作出判断,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图表、每一个插图,学生都要弄明白其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弄清楚编排者的意图。(3)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疑难问题,并提出疑问。学生这种能力的提高,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营造一种让学生提问的氛围。

三、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自我操作能力

学习地理的自我操作能力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是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学科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其涉及的问题应该是包罗万象。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使地球环境能更好地让人类生存和发展。地理学科中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地理事物作出评价,对地理事物发展作出预测,人类行为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出现的各类地理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等。当然在学生的考试中,还涉及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准确表达的问题以及准确理解题目的能力。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解决,来得最快,也最直接的是向老师同学提问或网上搜索,这无疑能解决许多的问题。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限于已经生成的知识。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来讲,这只是做到了收集资料或者说继承了前人的知识经验而已,离真正的自主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还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弥补这种差异。其一,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者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来获得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再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逐一排除,让站得住脚的观点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识。需要补充的是一个问题的认识总是开放式的,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断变化,其认识也是不断深入和改进的,所以建立问题的初始认识之后,接下来,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完善。其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如,日出日落方位的观察、月像的探索,可让学生以每天记录的方式来加以体验,以此来验证所学的地理知识。其三,可让学生自己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对城市布局的调查,并可评价一个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对于城市河流治理的建议等都可写成论文形式。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教师必须将地理知识教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发现地理问题,并运用地理学中的手段和方法真正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让他们发现地理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雪.论自主学习的实质、结构及其指导[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报,2003(9).

[2]自我调节学习[M].麟林,徐守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07-10.

作者:李日建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瑞金第一中学

第七篇: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思路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发展也被提上了日程。为了对地理进行有效性教学,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兴趣。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的有效性教学,着重介绍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思维模式

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具体的教学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技能时,教师应科学安排教学任务,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以此实现高中地理的有效性教学。

一、高中地理的现状

高中地理教学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进行了相关的调整,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教学理念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限制新课标要求教师立足教学现实不断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学观念。但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教学中做不到以学生为主体,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成了地理教学突破创新的桎梏。

(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实施有效性教学,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疑问。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下,教师很容易忽略学生的真正需求,原因在于教师不愿意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的羞怯心理使他们也不敢在课堂上对有疑惑的地方及时提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就不知道学生的需求和内心想法,在课堂教学时就会出现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心切,只注重将知识强灌给学生,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也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

二、实现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主动提问

高中地理老师的提问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针对性,一般这种启发性问题都包含了内容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教师要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设计教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应该包含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和自身情况出发,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多种因素,要能在课堂上将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有目标地完成教学活动。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在平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关心和理解学生,公平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在地理课堂上,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地理文化的趣味。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学生才能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和理解教师教学内容的可能,地理有效性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四)不断转变思维模式

高中地理老师应努力转变教学思维,才能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创新,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深化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日后沉着面对学习问题打下基础。

三、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将教学与地理地图有机结合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地理教学和地图相结合,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课本上一般会出现大量的插图,插图也是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应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保证学生能将地图的作用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保证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快速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帮助学生了解地理规律,提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这对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地理教学与实际结合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又因为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知识几乎来源于生活,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将地理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上,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实际的应用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比如,面对森林破坏、环境污染问题,要能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善方案。值得注意地是,虽然学生的地理思维还不成熟,但是总能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因此将地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新课标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都做了明文规定,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打破传统,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教师要能够依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要求,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实现现代化人才建设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俊明.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2):324.

[2]雒瑞芳.新课标下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6.

作者:杨子宜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

第八篇: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

【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下,出现很多新式教学方法。其中比较法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有利于学生找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促使学生在比较中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间的联系,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思维。本文就对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策略

地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外,地理与政治、历史一并被归为文科科目,但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部分内容却偏向于理科知识。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能会感到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借助比较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如何有效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概念比较,提高学生地理认知

翻开高中地理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很多抽象性、难理解、难记忆的概念知识,且部分概念内涵比较接近。而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与地理基础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部分学生对这类概念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甚至时常出现概念的混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地理成绩的提升。对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地理概念进行比较,以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以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中与“昼夜交替”这一内容时,部分学生时常对“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相关的知识概念混淆记忆,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相关资料,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将这些概念进行整合分析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通过这样的形式将相关概念列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知识的认识。

二、图表比较,提升学生地理思维

图表比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相对直观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元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借助图标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助这种教学法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以高中地理教学中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教学知识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查阅相关的资料,为学生做出相关的七大洲的气候特征比较图表,如: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非洲,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带呈对称分布;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海洋性显著;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复杂多样。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与其他伐纣相比温暖湿润。大洋洲,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南极洲,烈风、干燥和酷寒的极地气候。将以上资料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可以让学生清晰明确的看到不同大洲之间气候的不同。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对其中蕴含的知识进行分析,以此加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可以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环境比较,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蕴含很多与地理环境相关的知识。而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大不相同,在地理学习中有效掌握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进行记忆且效率不高。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环境比较的形式提高记忆,同时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在讲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以空间的视角将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区(昆仑山——祁连山——3000米等高线)以及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长城——3000米等高线),引导学生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然后针对这三大区域的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土壤、植被等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将零碎的知识有机的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

总而言之,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强化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概念比较提升学生对地理教学知识的认识。借助图表比较,加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另外,通过环境比较,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乐丹.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12:64-65.

[2]纪娜娜.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5,06:87.

[3]陈良豪.试论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6:75-77.

作者:欧阳克明 单位:江西省乐平三中

第九篇: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解决模式的作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中问题解决模式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借助问题解决模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

关键词:问题解决模式;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地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科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且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但是由于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部分内容以理科知识为主,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下文中,笔者对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在高中地理问题解决模式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提出思考性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以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为例,首先,教师应通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结合教学内容,借助网络资源下载与教学相关的素材,例如,与“宇宙中的地球”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教材内容的补充材料等。教师将这些资料整合分析,筛选后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相关图片、视频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并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宇宙中都有哪些星体吗?我们的地球是宇宙中的星体吗?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呢?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

二、学生思考,发现分析问题

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主导课堂为学生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模式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成效。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法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例如,教师在讲到“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21日下午两点整,住在中国北京的学生甲想给住在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但是他不知道当时纽约(西五区)是什么时间,打电话是否合适?你能以往东和往西两种方法计算出纽约当时的时间吗?通过问题情景,学生会知道中国与美国存在时差。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北京与纽约的时差,按照题目要求得出两种答案:第一,往东算西五区是22日凌晨一点。第二,往西算西五区是21日凌晨一点。通过对比答案,可以发现同一经线出现两种时间且相差一天,学生经过分析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

三、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问题解决模式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以此提升学生参与地理知识的积极主动性。问题解决模式有利于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加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水平、性别与性格差异,将学生合理地分为若干小组,尽量使各组平均成绩相同、男女比例协调、性格互补,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例如,黄土高原地表植被退化对当地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问题,结合教材、借助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素材,最后记录数据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并在课堂上给出探究报告。这种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四、总结

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借助问题解决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史玲玲.“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孔祥萍.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3]纪建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3,43(138).

作者:余昌文 单位:盘县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