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分析

摘要:问题导学视域下的高中地理问题情境创设,与新课改基本理念相吻合,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空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学生准备丰富的问题内容,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习探究,并在问题思考中逐渐走进学科核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情境创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机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探知机会,帮助学生利用问题展开深度学习,使学生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和谐发展。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注意深入文本之中,整合导学问题资源,结合时事热点,借助多媒体展开延伸训练设计,提升问题导学效率。问题导学不仅是一种学法应用,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实践,能够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体现主动探索精神。

一、深度解析文本,整合导学问题资源

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认知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文本之中,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度解析,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认知的接轨点,并将此作为问题设计的基本指南,这样提出的问题才具有更高的契合度。高中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认知基础,与地理教材相关内容有更多结合点,教师要展开多种形式的学情调查,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顺利进入问题核心,并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达成学习共识。在教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时,教师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对地球宇宙环境有多少认知?如果让你介绍宇宙环境,你会如何描述?学生对这些问题并不熟悉,只能借助教材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当学生形成共性认知后,教师继续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学习:宇宙有哪些特点?什么是恒星?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其巨大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继续展开研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经过一番学习和实践,学生逐渐达成学习共识。教师让学生展示学习认知,并发动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对其认知进行确认。课堂教学进展顺利,教学效果显著。很显然,教师将问题作为教学引导线索,设置了悬疑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核心,对相关内容进行细致探寻,并在不断落实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认知构建,这无疑是对问题导学的成功运用。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展开问题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力基础,提升了问题设计的契合度。

二、结合热点时事,丰富导学问题内容

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一些时事热点信息。如果教师有较强的敏感意识,巧妙结合时事热点进行问题设计,不仅能够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提升问题导学品质。在问题导学操作中,“问题”只是一个载体或者诱因,“导学”才是目的。教师利用问题展开引导,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多点联系,能够生发更多的学习启迪,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操作环节。在进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时,重点要解决时区的划分、地方时的概念和计算等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阶段,可以结合当下热点问题进行课堂引导:根据新闻报道,当地9月6日凌晨3时08分,日本北海道发生6.9级地震,已经造成13人死亡,你能够在地图上快速确定其地理坐标吗?如果换算成北京时间,应该是几点发生的地震?学生快速行动起来,查阅地图信息,并利用坐标系展开具体计算,根据时差进行时刻推算,最终算出了准确信息。日本北海道市中心的坐标为:经度142.0057,纬度42.9817,根据时差推算,发生地震时,应该是北京时间9月6日凌晨2时08分。教师对学生给出的数据进行确认,并对学生的探索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将时事热点作为问题设计素材,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学习不那么枯燥,与生活有了关联。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展开地理学习,其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利用问题展开导学操作,这是最常见的教法运用,其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的设计角度和取点是不是科学合理。教师要切准学生的思维脉络,展开教学推进,形成丰富的教学促进动力。

三、借助媒体手段,升级导学问题形式

多媒体进入课堂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片、数据、视频、动画等信息,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官冲击。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投放各种问题信息,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机会。学生围绕这些个性问题展开学习探究,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对顺利进入教学内容核心有一定帮助。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展示功能和联网功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信息参考。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其优势更加明显,激发效果更加突出。在进行《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学习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岩石圈地壳实景照片,让学生对不同组成形态进行辨认,然后给出问题研究任务:仔细观察这些岩石特征,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说明三大岩石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让你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各大岩石的形成及分类,你会如何操作?任务布设之后,学生展开主动学习,结合教材内容观察相关图例,分析解读内容,展开绘制操作。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的个性问题给出必要的解答,帮助学生展开学习操作。经过一番学习研究,学生逐渐找到了操作方向,顺利绘制出各种岩石图形,并对岩石形成和分类进行了详细标注。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绘制任务,并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利用多媒体给出图案展示,帮助学生展开直观的观察活动。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对比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学生学习思维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基础。

四、延伸训练域度,创新导学问题设计

在进行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形式,为学生准备一些问题训练内容,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逐渐形成地理学科素养。问题训练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教师要对问题设计、投放、引导等环节进行创新实践,从而成功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是一种难得的历练,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有一定帮助。在学习《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问题训练任务:王老师去外地出差,登机时下着细雨,飞机起飞后,却是晴空万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到宇航员都穿着厚厚的太空服,这些太空服有什么功能呢?在晚秋时节,为什么霜冻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学生听清这些问题后,展开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逐渐形成了一些学习认知。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大多能够给出比较科学的解读:飞机一般要飞到一万米的高空,离开了雨云层,自然是晴空万里了,这些雨云层一般就几百米高。宇航员身上厚厚的宇航服,其作用有很多,能够防止轻微冲击造成的伤害,监控宇航员身体参数,保温隔热,供氧,保持压力等。晚秋时节,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骤降,热空气遇到地面的草木,便会凝化成水珠附着在上面,随着气温下降,这些水珠便结成了冰霜。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解读给出专业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课堂教学互动达成高度和谐。教师为学生设计一组问题训练任务,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思考机会,因为问题覆盖面很宽,所以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思考,顺利实现了地理认知的内化。地理训练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具体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引导,给学生的学习思维带来更多启迪。在设计问题导学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时,教师不妨借助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思考问题,展开问题引导,拓展问题训练,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探索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地理学科能力。教师以问题展开教学互动,可以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形成全新的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李素贞.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6(20).

[2]夏宏华,张娟.浅议地理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教学策略及其方法[J].咸宁学院学报,2011(3).

[3]孙金玲.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创设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

作者:陈莹 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