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随着新课改走进地理课堂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之中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文章探究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策略:搭建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注意;设立直观情境,化解学习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探究欲望;创建合作情境,彰显主体身份;构建生活情境,拉近学生距离;设定趣味情境,激活学生兴趣,以此打造地理课堂的多样情境,不断提升地理学科的教育实效。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兴趣;效率;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看作容纳知识的冰冷机器,很少考虑学生建构知识的情绪体验,而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整体课堂教学质量也处于低效化状态。因此,为让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走出低效化状态,教师可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将其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故事、问题等多种元素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基于情境产生建构地理知识的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

一、搭建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故事具有生动、内容丰富等特点,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聆听故事,也善于从故事中获得信息,增长自身的见闻。在为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发挥故事对活跃课堂气氛、聚焦学生目光的巨大价值,主动利用故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此带给学生趣味性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从故事出发,主动地转变自身的注意力,将目光聚焦在地理课堂上。在为学生搭建故事情境时,教师也应当意识到故事是为地理知识的讲解服务的,因此,要考虑到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度,避免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例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故事搭建教学情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课内容。在天文学还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并且是不断运动的,同时还认为太阳是不动的。在“日心说”刚提出时,由于害怕教会的惩罚,哥白尼并没有马上公布,直到1543年才在《天体运行论》中公布这一猜想,当然在公布的同时也受到教会等的藐视。而后来,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逐步证实了哥白尼猜想的地球是球形的并且不断运动的正确性。在课堂上,教师可将上述内容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对地球和宇宙中的空间运动有初步的认识。学生从故事出发,对宇宙中的地球充满好奇心,将目光聚焦在教学内容上,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这可以为本节课的高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显而易见,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前为学生引入故事元素,创建故事教学情境,可将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灵活现,有效增强地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从故事出发,能主动将目光聚集到课堂,并透过故事对地理知识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二、设立直观情境,化解学习难点

高中地理课程的部分内容抽象性很强,如果教师直接从教材出发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学生会因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吸收效率不高。这样,学生就很难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真正掌握地理知识。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处理,打造直观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理解效果。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接收效果,教师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直观的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化解教学中的难点,不断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中的“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时,如果教师纯粹以口述的方式为学生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学生就会因为内容过于抽象,而降低对水循环过程的认知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建直观的课堂教学情境,在网络搜索相关的Flash动画并下载,作为课堂上的教育资源,以此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动画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直观、动态的画面中,认识到水的走向,真正把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然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基于平面图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进行总结,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基于上述案例可知,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在为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时,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有效转变了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可为学生打造直观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灵动、多变的教学氛围中真正走进地理世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探究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为媒介,搭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掌握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认知效果,即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地理知识,在哪些地理知识的建构上还存在问题。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教师进一步认识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讲解地理知识时,主动根据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沿着问题的方向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以“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借助问题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探究本课教学内容。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向学生提出“在2010年,我国政府决定将海南建设为一个什么样的岛屿?在海南,除了可以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发展什么产业”等问题,让学生主动结合生活常识思考上述问题,并得出“国际旅游岛”“农业”等答案。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可进一步为学生展示海南盛产的水果图片,并设计“海南都有哪些特色水果”的问题,让学生基于图片进行回答。紧接着,教师提出“我们是否可以将荔枝种植在北京?在某一处土地上种植什么植物,是由什么决定的?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种植哪种农作物的”等问题。学生会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走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的有效学习。不难看出,教师将问题贯穿在地理课堂之中,并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可让学生根据问题深入学习教学内容,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深度建构。同时,问题也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发形成学习地理知识的动力。

四、创建合作情境,彰显主体身份

学生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当教师围绕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任务后,部分学生很难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深入分析,也无法站在更高的层面解读地理知识,而这会限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搭建小组学习平台,创建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彰显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出更多的探究思路。例如,在教学“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时,为让学生更好地比较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图片,并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图中包含几个等级的城市?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和城市的级别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与城市级别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关系?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地理素养情况科学分组,确保每个小组中既有地理素养较高的学生,也有地理素养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在完成分组后,学生可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倾听同伴的见解,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解答上述问题,实现对不同等级城市分布特点的有效学习。很显然,合作活动的创建,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互动平台。学生在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可以与他人进行思维碰撞,从而站在更高的层面分析、解读地理知识,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有效理解、吸收。

五、构建生活情境,拉近学生距离

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解释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地理现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而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引入理论性较强的地理知识,就会在无形之中拉大学生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抵触心理。而为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元素创设教学情境,讲解地理知识,在提升学生理解效果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南昆铁路的建设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交通布局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先运用图片展示、资料呈现等方式,为学生介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引导学生快速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随后,为学生出示“我国西南地区地图”,并引导学生对南昆铁路经过的地形进行分析,以便学生从图中认识到南昆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讨论南昆铁路的布局与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的任务,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峰林溶洞的分布等,从而意识到南昆铁路在体现西南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中发挥的价值,以此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显而易见,教师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视角出发理解地理知识。而生活案列的引入,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生活现象。

六、设定趣味情境,激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在地理教学中,当教学形式有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而当教学形式无趣且沉闷时,学生就会对地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建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有必要借助游戏的方式创建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为地理课堂贴上趣味化的标签,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强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并爱上地理学科。例如,在教学“山地的形成”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创建趣味情境,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展示板块示意图,让学生对六大板块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将改编的“词语接龙”游戏引入地理课堂,其游戏规则如下:第一个学生随意说出六大板块中的一个板块名称,第二个学生说出与前一个学生不同的板块名称,第三个学生说出剩下板块名称中的一个,依此类推,直到全部板块的名称接龙完毕。第七名学生再重新从六大板块名称中挑选一个……教师按照如上规则开展游戏活动,可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六大板块名称的印象。很显然,游戏的教学形式能够助力创建趣味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潜移默化地完成地理学科的学习任务,不断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七、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的创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地理教学情境的创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地理知识,真正提升地理课程的教育实效,构建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作者:刘国忠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