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管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重视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朗读和吟诵需要一定的技巧,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吟诵。古诗词都有韵律在里面,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平仄朗读指导,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感。如诵读一些忧伤的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的伤心事,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2.加强教师的朗读培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使读者达到理解的目的。如在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教师要能入情入境地进行范读,读出词中无限孤寂悲凉、思恋的情怀,还应对所朗读的内容配以详细解析,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悟。
二、让学生学会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司空图曾说过作诗词要“思与境偕”,所谓意境,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诗歌所承载的真善美内容和高妙的艺术精华是当代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高中语文课本收入的诗歌向我们展示出了或雄奇、或壮阔、或浓郁、或淡雅、或深远的意境,探究诗歌的意境犹如欣赏一件件艺术品,我们不仅会惊叹它的奇思妙想而且会感到赏心悦目,还可以从那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精湛的语言艺术中汲取营养。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学会运用新的方法和角度来学习,这样才能全面体验诗歌之美,也能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留下的丰厚文学遗产。
1.从诗题入手,从字词(尤其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入手,从诗眼(关键词或句子)入手来把握意象。杜甫的《蜀相》一诗的诗题就是诗歌的眼睛,一读到题目我们便很自然地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诗画结合,巧设意境。诗歌都有直接形象,而通过想象,我们能领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获得间接形象。例如苏轼在《书摩诘蓝天烟雨图》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类诗歌有一种饱含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境界,这一境界即情境,我们走入情境方能体悟到意境。
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诗歌教学中
诗歌内涵丰蕴、意象抽象的特点使教学设计不太好把握,很容易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诗歌教学,使诗歌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如一股股甘泉,无声无息流进学生们的心田,既能直观形象,又能增加内容、展示容量。
1.文像并茂,鉴赏行为美。孟子主张“充实之谓美”,主要就是要求做“美德之人”。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控制性,将信息以最适合学生习惯、最容易为人接受的形式——图像,提供给学生。例如《孔雀东南飞》,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著作,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教师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和画外音为一体,适当地再配以文字说明,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主体的形象,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象,学生在受到感动的同时,陶冶了情操。
2.借多媒体启发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想象是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运用多媒体学习诗歌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富有个性的学习中,达到诗歌教学目的的最优化。
四、教导学生古诗词鉴赏方法
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是一门独特的审美艺术。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的方法上应当开辟新的角度,让学生感受诗歌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品读诗歌语言的动态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中国古代诗人特别强调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诗句的动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诗歌中意境的艺术性创设,感受诗歌语言独特的内蕴美。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人格化的“闹”字,意态传神,动感十足。
2.知人论世法。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诗人志向、情感的载体,其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意境含蓄,往往令学生难以把握。教师要遵循诗歌鉴赏的规律,以故事创作情境,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拓学生情感的自由空间,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有无数的精粹,古诗词的意义不容小视,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切实做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高中语文教师要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意境,让课堂不再沉闷枯燥。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古诗词中的名篇名句,并引导学生对名言名句加以运用,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孙丽娜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