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课程的学习需要的是一个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的过程。有好多知识教师虽进行了不厌其烦、口干舌燥的反复讲解,可是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教学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在于语文学科较为特殊,它的知识大多属于程序性知识,即其需要学生在多次的实践中反复训练、领悟才能获得,真正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那部分内容例如文言文里面的通假字、古词释义等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因此,如果教师把教学方式改变为小组合作式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则可以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小组合作式的自主学习把探索、发现、学习、研究、互助、分享完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切切实实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最能体现此种学习方式好处的便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以往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事,不管教师批作文多么认真、在课堂上讲得多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收到的效果总是不明显,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而这种新型模式扭转了当前这种尴尬的局面。首先,把同学们按照作文水平分组,每组推举一个同学作为组长作为本组的作文评讲主持人。其次,小组之间相互交换作文,组内根据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议和批改,并按照教师之前的指导写上批语。然后,再组织各小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力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并吸纳他人的意见,让同学们在这个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和宽容、学会合作与分享。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的课堂,不仅让同学们轻松掌握文章的基本修改方法,还在相互评改其他同学的作文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这种课堂,学生学地轻松,教师教地快乐。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高中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初步养成。同时,他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他们更渴望和别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更能开发学生的智慧。有些教师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把任务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可以轻松很多。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反而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以往,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需要看看教学参考书,参考一下同事的教学设计,然后准备好几个问题,只要准备充分,在课堂上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就基本不会出意料之外的差错。可是这样的课堂,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学生在底下拼命地记,互动很少,讲课效果不会特别好。但是,开展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性学习就不一样,首先如何选题、选什么题就要颇费一番工夫,问题既不能过于困难也不能过于容易。如果过于困难,学生可能不会有自主学习研究的欲望;过于简单,学生可能不会重视,因此教师的选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完成选题之后,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主动和同学们交流,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积极研究交流的学习氛围,使各个层次的同学都能乐于参与合作交流。此外,教师还需要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合作、交流,使整个学习变广、变深,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当各个合作小组汇报展示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信息,这时候作为教师,具备快速筛选重要信息并对其进行迅速归纳整理的能力便非常重要。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把以往课堂上的教师为“主人”改变为现在课堂上的以学生为“主人”,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它的成效明显表现为:
1.师生共同合作,更确切地制定学习目标。大大提高了双方的学习兴趣。
2.教师大量投入了精力精选设计讨论课题,同学们也大量查阅资料积极准备课题,双方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3.更合理地安排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使每个同学都独立思考了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清楚各个层次同学的想法,助于教师发现自己想法上的不足更便于因材施教。双方互相帮助、互相了解,可以更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4.每个同学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了同学们的演讲能力,教师也可以看到自己讲课时的不足。
5.教师可以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对独到有创造性的见解进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对错误的想法进行及时纠正。双方合作共赢。
6.学生们的能力在这种实际运用中得到发展。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同学们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其他同学学习进展的关心。在以往传统的课堂上,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因为没有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这种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在布置任务后,通常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旁观、倾听、指导、并给予及时的帮助,这样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也增进了学生间的彼此了解。同时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促成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共享精神。最终达到了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目标,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
作者:曹日轩单位:湛江市吴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