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言语行为理论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科目在所有学科中都处于一个基本的地位,更是一门基本的语言工具,教师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接下来的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非常看重,往往教师的某句话就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小学语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也进一步影响着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但是在教学评价方面仍旧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加强研究。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
在社会学上,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主要是指思维的形式,比如书本上的文字等,言语是交流的工具,如人们的说话等。而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是指人在说完话后,这些话所产生的反馈进行研究。具体在教学评价上,这个理论主要从言内、言外、言后这三方面对学生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学生从教师多角度地评价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这三个角度进行评价,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言内主要是从语法结构、句型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言外则是对学生说话的语气、姿态等外部表现进行分析,言后则是对学生说完之后,对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判断。因此,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教师应制订相应的评价计划,并促使学生的进步。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教师一般是在学生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后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结合卷面成绩,用言语直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虽然缺少一定的客观性,没有量化的评价方式更加直观和形象,但是仍旧是与学生的行为直接相联系,也能比较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纠正和改错。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要教师运用了言语行为理论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无论采用的是口头评价还是书面评价,或者是其他评价方式,都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效果,能达到教师预定的评价目标,促进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发挥出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言语评价模式化
在小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使用的评价语言比较正面化,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一方面是因为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评价比较省力。但是,教师如果过度使用,就会削弱评价的效果,无法实现教学评价的良好功能。这种评价的主要表现,就在于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够回答一个正确的答案,教师就会给出一个类似于“真棒、特别好”等相关的表扬性言语,这种表扬一开始学生可能比较喜欢,能够短期内触发学习动机,但是这种评价不够具体,不够明确,也不能对学生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一旦频繁使用,就会失去表扬言语的功能,反而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如果仅通过一些简单的、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提问一些不能引起人深思的问题,得到的只是学生苍白的、浅显的回答,并没有体现学生真正的个人思想,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问题深度的发掘来启发学生的思想。然后,就是教师评价没有找到学生的具体点,同时比较夸张,根本不符合事实,让学生经常不知所云,比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语文课程《秋日的私语》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的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仅是对这些学生的观点进行简单的评价,甚至用一些较为夸张的语气词和语调来表示对学生的赞同,其实这并不利于对学生个人感情的把控,也无法做到对学生真情实感的赞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读书,通过对其音准和音节的把握来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若教师并未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你眼睛真尖,犹如火眼金睛”这种评价言语,很明显不是发自内心,充满了敷衍意味,学生也得不到任何的反馈,无法激励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最后,就是没有章法和规则的赞扬,这种表扬不管学生的行为是否得体,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对错,教师都只找出学生的优点,进行评价,严格来说,评价的顺序确实是要先进行赞扬,然后指出学生不足之处,然而大部分的教师只错了第一步,第二步则没有考虑到。比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这篇文章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过后进行汇报,可能有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教育意图理解错误,认为要打扮得比较漂亮才行。那么教师可能顾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的勇敢表达一味地进行鼓励和表扬,根本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长此以往,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良发展,与教育的初衷相悖。
(二)评价语言产生问题的原因
出现以上评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价值观的错误引导,更有教师自身的问题。首先,是教师观念的错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新课改的严重影响,认为一切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首要任务,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重言重语,导致其教育观念出现了偏差,把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想得过于简单,只想着简单的表扬就能起到良好的评价效果。其次,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师评价需要有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素养作为支撑,目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根本不知道用什么言语对学生评价,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另外,教师评价的经验不足,对于学生不够了解等,都是影响教师评价学生的因素。最后,部分教师的教育情怀薄弱。小学教师属于全科教师,可能很多教师都要身兼数职,而语文教师需要有深厚的人文意识作为根基,只有对学生有人文关怀,教师的评价才会发自内心,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触动,才能切实地对学生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一)评价语言的艺术性选择
言语评价理论的核心就是口头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说话技巧,在选择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需要仔细斟酌。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将语言的艺术性表达到极致,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教师表达的方法,能得到教师积极的正面评价,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信心,较少产生自卑的心理,确保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小木偶的故事》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个开放式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笑为什么比哭好”,这种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原本就没有相应的严格的标准,教师此时也不应该设下规则,并且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出现的一些消极的回答,教师首先应该进行表扬,然后引导和纠正,有的学生认为哭比笑好,认为哭是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教师也不应该对其观点进行斥责,应该从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角度去对其进行教导,让他能够更加从内心的相信快乐的力量,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种评价形式,既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也体现出了教师语言的艺术性,更起到了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学生也能在评价中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感。
(二)及时调整补充评价语言
很多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都是进行即时反馈,即学生回答之后,立即进行评价,很少有时间去字斟句酌,考虑如何表达,可能就会出现评价不当的情况。此时教师在言后表达不完善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补充评价,并调整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才能将评价内容考虑完善。比如,在学习《观潮》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学生回答了一个不算正确的回答后,教师评价“你的思维真灵活,但是需要进行思考”,这样的评价虽然符合评价顺序,但是没有指明学生到底错在哪里,学生听到这个反馈后也是一脸茫然,不知如何改进。因此,教师应当抓住言后学生的回馈,适当进行评价补充,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勉励学生今后继续保持这种思考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教师是真心评价,没有敷衍,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三)适度使用批评性评价
批评在教学评价中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不仅要表扬学生的进步,还需进行适当的批评,只有表扬和批评的结合,才能让学生在不骄傲的基础上正确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提出问题。比如,学生在学诗词的时候,由于之前已经了解到了很多简单的词句,但是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诗句,可能就理解困难,会以前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导致出现一些书写错误等问题。此时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的错误,进行适当的批评,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外组织一些诗词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诗词阅读水平。
(四)丰富评价行为和言语
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和内容进行相应变化,评价语言也应该更加丰富和多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这种评价下,才能真正地尊重教师,教师秉持这样的教学评价理念,才能根据课堂和学生特色,做到评价的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五、结语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教师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方面非常有效且实用,教师应当利用好这种评价模式,并不断调整评价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行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自如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荆玉云.简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言语行为评价[J].中华少年,2019(27):72.
[2]周敏.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言语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师,2018(33):50—51.
[3]郑晶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5):61—62.
作者:李宏栋 单位: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峰迭新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