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议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区域分工主要取决于人才和技术,高等教育及其带来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区域分工产生影响。首先,高等教育影响地区间的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的积累规模和层次、技术的先进程度都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其次,高等教育影响不同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新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实,而在这些产业交替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区域经济支撑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1.区域经济水平决定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影响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高等教育属于地方管理,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必须负责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越好,就越有能力支持当地高等教育;反之,区域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必然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另外,区域经济状况决定居民的经济实力和投资结构,也决定着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2.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我国严峻的国情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社会的经济建设,并以此作为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高校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怎样发展,都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准和要求为中心,发展和创新管理方式要和区域的整体形势相适应。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发展的方向、重点、规模、层次结构、学科种类等,高等教育的发展设计只有以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标准,才能达到互利共存的目的。3.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前景。区域经济水平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再发展。调查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安徽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从1978年至2011年,安徽省GDP逐年增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1年,安徽省GDP达15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在全国31个省份中,安徽省GDP增幅居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2位;人均GDP为25340元,比“十一五”末年增加4452元,比上年增长12.6%,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全省从业人员达4120.9万人,比上年增加70.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5.3万人,第二产业增加22万人,第三产业增加33.6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0640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底达44.8%。全年进出口总额313.4亿美元,增长29.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亿美元,增长32.2%,高于全国增幅22.5个百分点[1]。
(二)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1998年至2011年,普通高校数量从34所增加到107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3.5万人增加到27.3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从10.5万人提升到91.2万人,这三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居全国前列。省属普通高校占地面积达到4964.3万平方米,图书4613.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达36.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02.1亿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3%。与1998年相比,高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固定资产总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图书资料等办学资源增长了5倍多。省属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1.16万人增加到4.64人,全省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17.95。高校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也更加适应安徽省经济发展需要,本科专业点数所占的比例达66.1%,高职高专现设专业覆盖国民经济的类,电子、制造、材料、环保、旅游等与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类专业点比例达70%[2],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服务能力也逐步提升。
三、安徽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2011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3%,而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十一五”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制订了“双百工程”的战略计划,如今“双百工程”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一个拥有6700万人口的大省,一百所高校、一百万高校在校生的规模仍然偏小,还远远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期待。
(二)高等教育地区分布、科类结构制约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首先,安徽省高校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种非均衡集中布局的状态。高校集中分布在合肥、蚌埠和芜湖三市,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主要是师范院校或由师专升格为“学院”的高校,亳州、宣城两地尚无本科高校。这种不均衡的高等教育地区分布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不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并加大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地方产业为支撑、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需求相悖。其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匹配。近十年来,安徽省高校本科专业由121种241个专业点增加到195种1014个专业点,高职高专专业由212种404个专业点增加到342种2274个专业点[3],专业布点数虽有较大发展,但专业点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文学和管理学四大类。理工科和各类应用型学科专业仍然偏少,学科设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总的来说,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安徽省经济社会结构的符合度不是很高,还不适应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安徽高校科研成果呈现出“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局面。十年来,安徽省高校科研成果与科研经费在数量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每年科研项目超过3000项,但是多数都没有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很多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没有产生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据近期不完全统计,全省企业从安徽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或联合开发的科技成果仅占18%[4],这与高校日益完善的科研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极不相称。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尚待提高。
(四)高等教育投资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学杂费、其他教育经费等构成。目前安徽省高等教育投资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政府来提供,社会投资相对较少,其他辅助渠道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安徽属欠发达省份,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能力相当有限,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甚大。近五年安徽省高校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一直处于全国倒数前三位,2007年排在全国各省市的倒数第一。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基建投资需要导致各高校债务负担沉重(债务累计超过80亿元),加之安徽学生学费收费标准过低,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全面进步。
四、安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高等教育要根据现有经济水平,适度超前发展安徽现已有普通高校107所,但校均规模为8000人左右,达不到应有的规模效益。因此,应着力提高规模过小高校的规模水平,达到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现有高教资源存量的效率。要继续实施“双百工程”,并着力加以巩固、充实、完善、提高,每个市应至少拥有1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力争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国前列[5]。
(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适应安徽经济发展需要1.科类结构调整。要加强理工农科类本科院校的建设,除加强现有理工类本科高校建设外,应选择几所位于工业产业集中的城市、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好、理工科学科专业具有优势的地方学院,逐步改造成为理工类学院。除加强安徽农业大学建设外,在皖北地区选择一市的现有本科学院,改造转型为农科类学院。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在黄山市增加建设1所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安徽旅游产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2.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是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要提高安徽省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紧贴安徽省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加快理工科学科建设与发展,增设工科本科专业,包括针对安徽省经济发展与新兴产业需要增设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之外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应巩固提高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加强经济、法学、管理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相对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发展基地。3.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经济发展越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教育事业发展就越快,从而打破原有教育结构,形成教育区域结构的新布局。安徽省高校多数集中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无论是高教资源还是经济资源都过分集中在皖南经济带,这种布局不利于安徽省整个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优化安徽高校的布局结构,鼓励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开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本区域经济服务,同时间接地提高了就业率,缓冲了就业压力,促进安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1.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目前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极其缺乏,应继续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施“皖江学者”计划,并纳入安徽省人才强省发展规划[6]。从国内外引进招聘高层次教学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发挥其高校创新团队的骨干作用,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学科研人才,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以保证创新团队稳定健康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2.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是安徽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科研服务社会、提高成果转化率、贡献率的载体。安徽“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依托合肥、芜湖等市已建或待建的自主创新平台,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及沿江城市带地区的高校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使创新平台成为高校教师科研实验基地、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培养有知识、善创新、能动手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创业人才。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发的直接动力。要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鼓励和支持高校以科技成果为资本创办科技企业,创办一些高科技产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及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大推广转化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当地高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企业,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有目的地开展科研攻关工作,实现技术发明的“订单式”生产,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安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全国总体态势一样,是在投入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教规模大幅扩张后,出现生均经费不足、生师比不合理、高校负债率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扭转这一状况,安徽必须切实加大对高校的财政保障力度,引导社会投入增长,化解高校债务负担。1.加大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下,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委在内的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渠道来源。安徽应统筹教育经费,逐步加大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投入,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结构,合理确定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2.引导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要坚持这一改革方向,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创新财政、税务、基金和奖励制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投资高教和捐资助学;充分运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教育融资能力,通过利用政府债券资金、争取更多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民间的外资贷款和赠款、置换老校区等措施,加快高校的基本建设;盘活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有效缓解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压力。
作者:代玉慧孙建三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