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转型及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转型及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转型及策略

我国学者还研究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改革发展来充分发挥上述作用,认为高校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自觉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结构,增强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从而更有利于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最后,我国学者运用西方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对高等教育的收益状况进行了估计和解释,为高等教育对人们就业收入的贡献提供了实证依据。[2]然而,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存在确定性的一面,也存在不确定性的一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之伴随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调整,每年以大约40-50万人的扩招人数增长。截至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3]已然从过去的高等教育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无疑,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供给不足、社会劳动力质量水平低下的局面。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其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高学历人群中失业人数日益增多,人们过去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就业“优势”已大为减弱,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已悄然发生了改变,正在由以往的确定性向不确定性关系转型。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转型的原因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非常规化国际上衡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对我国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带有明显的“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功利性,发展速度过快、过于仓促。自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高校扩招决定后,当年即扩招47%,发展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绝对数量上全球第一,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这样的“成果”,美国却用了近3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堪称世界壮举。然而,在入学率增长的同时,我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就业岗位的增长率远不及高校入学率的增长,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扩大,客观上引发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上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斯潘斯(A.MichaelSpence)提出的教育信号理论可以很好解释此现象。教育信号理论认为,学历的信号功能对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及报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扩招造成的高等教育人数剧增,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致使教育的信号功能弱化,雇主很难从就业市场中筛选出合适的雇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能力者为了把自己从相对低能力者中区分开来,以获得满意的就业,遂不得不继续进行教育投资,本科毕业后继续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加投资进一步为国家扩招提供了现实依据,而扩招又进一步造成高等教育信号功能的弱化,再次造成高等教育过度投资,并且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的影响因素。[4]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皮奥里(M.Piore)、多灵戈(P.B.Doeringer)、卡诺依(M.Carnoy)等人提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被制度性地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等类型。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要求求职者应具备的教育水平不同,在工作报酬、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晋升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一些研究者提出我国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即是一个多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分割的因素包括区域和制度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行业的限制、工作经验的限制、就业时间的影响等四个方面。[5]我国城乡二元分割对立,东西部发展差距显著,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给毕业生就业选择带来困扰。城乡、地区间收入差异明显,社会保障城乡分割,个体求职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就业收益预期和机会成本。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如此巨大差距的现实国情下,到乡村和西部求发展无疑不利于毕业生们就业预期的实现,同时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广大毕业生仍不情愿到农村和西部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的根本原因。

3.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需求结构不一致劳动力就业市场对劳动力与人才的需求,既表现为一种数量的需求,也表现为对劳动力层次与人才学科专业结构的需求。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一些研究者基于1998-2007年数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招生人数的变化确实影响到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影响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6]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在于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变化,高校在面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时,常常是被动的,反应滞后的,而恰恰是结构问题,已经凸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7]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首先,我国高校扩招缺少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力,也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制约,导致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忽视市场需求,专业的设置及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毕业生数量激增与就业越来越困难并存的局面;其次,由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特色定位没有相应的政府计划指令和促动,各高校片面追求学生数量最大化,于是专科学校效仿本科学校、本科学校效仿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则力求学科更齐全,致使专科学校到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模式趋同,忽视质量和特色的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自然不可避免出现。

4.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毛入学率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而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属于“伪问题”,表面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和不良择业行为。在城市就业工作岗位增长逐步放缓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仍然以精英教育的就业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就业选择,就业预期过高,出现“东高西低”、“眼高手低”等现象。比如,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偏向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城市,有意向到西部及边远省区的毕业生甚少;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成了毕业生们的“宠儿”,而很多中小型企业急需人才的空缺岗位却无人问津,当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热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工资收入预期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也有较大差距,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存在很大误区,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不合理性,许多高素质人才找不到合适工作,人才浪费愈来愈严重。结果出现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并存的局面。

应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不确定性关系的策略

1.转变观念,拓宽就业领域首先,要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转变观念。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农技特岗计划”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其次,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最后,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高校要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要根据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特点,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措施,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等。

2.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时期,产业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产业结构调整应充分考虑社会的接受度和经济发展的延续性,做到既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又不因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造成大规模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要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8]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实施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战略,带动生产性就业岗位增长,努力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在安排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和制定产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需要,探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评估机制,更好地发挥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政府应及时和宣传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规划,引导高等教育根据行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3.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首先,改变过去封闭办学的状况,增强办学的开放性。逐渐落实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使高校能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改革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学校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相应的学科和专业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革和调整。其次,高校应依据各自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是多种规格的劳动力,而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看,各个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都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恰当定位,培养模式趋同,造成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再次,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需要高校的自身努力,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效果评估体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保证教学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

作者:高芳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