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思考

一、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高校的管理工作中,研究生教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本科生管理工作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中,研究生管理工作往往受学校和院系两级管理,与本科生的管理体制相一致,所以,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难点。在现阶段,研究生的特点十分明显。首先,生源日趋复杂。纵观本科生的生源,均来自于中学,基本处于同一年龄层,差异不大。但是研究生的生源在年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专业、文化经历方面也各有不同。其次,独立性强。研究生教育需要区分专业研究方向,除了少数公共课之外,研究生学习呈现出明显的分散性特点,研究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选择课程,尤其是在进入研究阶段后,这一特点更为明显,生活节奏和学习节奏更是难以同步。为此,研究生的管理往往具有更多的松散性,自我意识强,但是缺失了集体意识。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往往会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教育管理的难度不断提升。此外,专业方向多样化也是现阶段的发展新特点。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有经验

1、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教学评估和人才选拔的重要凭证。教学档案的完善,需要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为此,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完善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计划、课程开设、教学大纲、科点建设文件、研究生考卷、发表过的论文和成绩单等,通过电子档案的形式,对原文进行存档,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另一方面,需要对研究生档案进行管理,配合学校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为此,从研究生报到开始,就对研究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存档,在培养周期中对数据不断更新,直至毕业,从而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

2、网络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现阶段,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研究生管理的网络化也应该不断完善。以QQ为例,为了更好地推行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一个集通知、交流和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平台至关重要。QQ群就是这样一种便捷的在线沟通工具,符合大学生的习惯。通过年级QQ群的建立,能够实现对通知和文件的下达,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降低教育管理难度。

3、发挥导师的作用

在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普遍采取导师制。在读研期间,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必须不断发挥导师的作用,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在教育管理中,主要围绕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院开展工作,具体到课程安排、论文答辩等工作,以导师为依托,对他们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4、大力推行研究生助学制度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具有更为全面的知识,更为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多的社会经历,这些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均有十分明显的好处。研究生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学生管理,了解本科生的想法,并协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共同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管理环境。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三、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完善措施的思考

1、完善研究生生源质量保证机制

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性问题。研究生入学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以分数为选拔标准,具有相对的公平性,但是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对计算机专业这类实操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单纯以分数来作为人才衡量标准就有了一定的不合理因素。此外,受到就业的影响,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就是为了考研,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应该逐步实施多元化的生源质量机制,改善人才选拔的问题。

2、加强二级管理部门的功能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管理过程实施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招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学位课程设置、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和就业指导环环相扣,在二级部门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与学校一级部门、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研究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

总体而言,研究生的就业效果直接与研究生教育成效相挂钩。新时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中,管理部门应该为研究生就业搭建就业平台,充分利用各种走远,促进就业平台的多元化建设,为研究生提供高效的就业信息和高质量的就业指导。

四、结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也在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宗旨的研究生教育,更是不断获得发展机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时期,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应该不断践行新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

作者:杨丽丽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