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职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

随着高校的进步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党员发展名额也逐年增加,但由于国家重新规定了年龄、培养学时等入党条件,所以,高职院校入党的高峰主要集中在毕业年级。因此,在学生党员中准毕业生党员占据着很大的数额。从准毕业生党员管理的重要性、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出准毕业生党员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

准毕业生党员,顾名思义,就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准毕业生党员虽然是学生党员中的一部分,但与在校生党员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部分学生中主流是好的,大多数的准毕业生党员都能够做到政治立场坚定,积极向上,服从党组织管理,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日常学习生活、升学、实习、就业等方面起着先锋模范作用。但由于某些主观、客观原因,个别准毕业生党员中也存在缺乏自觉性、自律性,不能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生中甚至起到了不良影响,所以加强对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探索出对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的骨干和精英,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因素。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制短,一般采取“2+1”或“2.5+0.5”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部分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在毕业前的半年或一年到企业进行实训或顶岗实习或准备毕业设计,这样以来,准毕业生党员离开学校,脱离了学校的党组织管理,不利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对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对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基层党支部事务性工作重,给党建工作带来影响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党务工作者的队伍明显配备不足。一般情况下,对高职院校来说,系内的学生党务工作者基本是由系内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专兼职教师组成,他们除了党建工作外,还有大量的管理工作、教学任务,有时难免会导致党支部的工作只能处在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工作上,而对于学生党员的进一步教育管理缺少深入研究。

(二)准毕业生党员入党时间短,培养教育时间有限

一进入毕业年级,多数学生就面临着实习和就业的流动阶段,特别是最后一个学期,除了部分计划要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其余的学生都在校外参加实习,在校时间很短。尤其是国家对入党的新规定出台后,学生满18周岁才可以申请入党,半年后可以发展为积极分子,一年以后才可以成为发展对象,这样算起来,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党龄很短,多为半年或一年。在这仅有的党员教育培养时间内,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忙着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找工作等事情,学校很难与准毕业生党员接触,进行集中教育,很难掌握准毕业生党员在校外的表现情况,给高校对准毕业生党员进一步的教育管理、考察培养造成困难,出现了鞭长莫及的状况。

(三)准毕业生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培养计划中会安排学生较长的时间参加校外实训,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学生入党后,在校外参加实习,与校内学生接触少,不能在同学间充分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作用不明显。

(四)准毕业生党员压力增大,不利于接受教育

准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前各种压力集于一身,毕业设计压力、就业压力、生活情感压力等,使得准毕业生党员有些分身乏术的感觉,不利于接受党组织对其的培养教育。

(五)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容易对准毕业生党员思想造成侵蚀

准毕业生即将迈出学校大门,初踏社会,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容易对他们在思想上造成侵蚀,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个别学生不能够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够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

三、对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挖掘准毕业生党员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他们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能力强,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善于挖掘和树立准毕业生党员中的“先进典型”,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力争做到一人带动一片的局面。各基层党支部可以邀请那些考入上级学府的、考入国家编制的、工作中并评为先进的、自主创业成功的等优秀的准毕业生党员来校给在校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分享成功的经验等,让在校学生目标更加明确,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创新对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针对准毕业生在校时间短,难以集中学习的特点,高校应该研究适合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的模式。传统的集中上课模式明显已经不适用于对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现今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对准毕业生党员进行教育显得更容易被接受。高校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把要对学生的教育内容上传至微信公众号,同时把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等与时俱进的消息上传,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查看了解。高校可以建立QQ群、邮箱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可以建立党建网站,开辟党员自主学习栏目,准毕业生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学习,学习结过程中,高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小的测试,检验准毕业生党员学习的成绩。

(三)增强党组织观念教育,强化党员意识

在学生就业实习前,高校及时召开党员专题教育培训会,主要针对学生党员应履行的义务,遵守的规定,责任意识等进行强化培训,为准毕业生党员离校前的工作打好基础。基层党支部要定期与党员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助教育工作。

(四)与就业实习单位建立沟通机制,齐抓共管

对于到就业单位就业实习的学生,高校要在学生实习前高校应和用人单位做好沟通。如果用人单位有正规的党组织,准毕业生党员要积极参加实习单位党组织活动,接受用人单位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正规的党组织,且一个就业单位有三名或者三名以上的准毕业生党员,高校可以在就业单位设立临时的党支部;如果一个就业单位达不到三名党员,高校可以进行划区域管理,将距离较近的几个就业实习单位组成临时党支部,集中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得对准毕业生党员教育的连续性得到保证。实习指导老师可以临时担任支部书记,对准毕业生党员进行教育指导,实习结束后,临时党支部解散,准毕业生党员回归到高校,纳入学校正式党支部进行管理。在实习期,对准毕业生党员采用双考核的制度,即用人单位考核与高校考核相结合,共同进行。高校可以请用人单位对准毕业生党员进行监督、考察,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对准毕业生党员的评价,尤其是涉及到预备党员转正的考察问题,高校应将用人单位的评价作为准毕业生党员能否按时转正的重要依据。另外,高校应该定期安排人员到准毕业生党员就业实习单位进行走访,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表现情况,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就业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

(五)认真对待准毕业生党员转正问题

高校对准毕业生党员的预备党员转正要严肃对待,认真对准毕业生党员中的预备党员的进行培养考察。预备党员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满后,高校应按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的、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使准毕业生党员重视党员教育,重视预备党员转正。

(六)针对准毕业生党员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等

不良情绪,高校要开展一系列帮扶体系,如心理疏导、就业推荐、政策解读等,为准毕业生党员提供真正需要的帮助。总之,准毕业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要用改革和创新的眼光和思维去对待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研究出适应当代社会的、与时俱进的管理体系,最终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学生党员队伍。

参考文献

〔1〕吴彬.高校毕业生党员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8-9.

〔2〕梁萍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24.

〔3〕陈军.创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思路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5):162-164.

〔4〕杨婷婷,张金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

〔5〕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2013(20):114.

〔6〕高职毕业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12):65-68.

作者:姚瑶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