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振兴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村振兴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乡村振兴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探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截至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也正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周密布局、全面推进。但相较于其他方面,人才培育一直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链条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如何改善乡村教育以促进人才培育,成为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多种思路中,关于“高校人才输送”这一实现路径的研究逐渐兴盛。众多文章专著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积极探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其中,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5月出版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体制、培养模式、思想与行为特点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全书共5个章节,始终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这一主题展开,侧重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创新分析”,中心明确、层层深入、架构合理。

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诚然,当下人才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明确,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不能只着眼于群众眼下生存问题的解决,还应面向未来,计划长远,把教育作为撬动乡村发展的有力杠杆,始终将“扶智”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布局之中,让教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因此,在当下这个关键时期,乡村振兴规划战略必须把人才振兴置于重要议程位置。而高校作为为国家发展需要培育各类高素质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将在助力乡村振兴人才输送环节贡献力量。首先,高校应当明确自身的根本任务始终是立德树人;其次,高校应当紧跟国家发展需要,关注社会人才需求,尤其是乡村发展中的“人才缺口”现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的人才培育目标;最后,致力于构建科学、规范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主动对接乡村发展,积极推进校地企合作模式。

值得庆幸的是,在国家的大力号召和总书记的正确指示下,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已经初具成果。围绕当前乡村人才供需矛盾、人才质量要求和高校培养方向不匹配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众多学者积极探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如,更新人才培育观念,围绕乡村发展对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打造“新时代乡村大学生培养工程”,实施“农学结合、边学边农”制度,以及设置“农业经营管理课程”等举措,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为乡村定向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

此外令人称道的是,许多高校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模式,重点解决供需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地方政府”联合体实现了人才培育与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保障了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乡村振兴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及水平上的适度适应,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于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一书,作为研究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经典书籍,确实为高校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的美好未来,需要高校更加主动作为,继续书写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宏伟篇章。

作者:姚琴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