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固化
尽管“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等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已逐渐成为现代教学思潮,加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继颁布,小学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以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为中心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未得到本质上的转变,与教学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小学体育教学还是以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为主,“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对体育课的观念就是掌握技术、技能以及增强体质等,却忽视了体育亦是进行多方面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过于制度化
缺乏灵活性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增强体质,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目前,我国多数小学体育教学仅仅满足于达标训练和达标考核,即实施“考什么、练什么”的教学思路,完全依赖于教学规定内容和考核标准,本土化或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几乎不列入课堂教学中,甚至还保持着运动项目的竞技性,这些未简化的教学内容不适合小学层次学生的学习,缺乏娱乐性、趣味性,产生的结果只能是负面的。试想一个小学生如何能完成一个成年人的技术动作呢?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缺乏多样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固定单一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课堂的固有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不复存在,现代教学的目标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完成基本技术的教学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力、观念以及意识等的引导。因而,我们要走出以往教学误区,不断地运用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智力和思维方式还不能达到成人水平,活泼、开朗、好动、好玩是该阶段的年龄特征,但也是该阶段学生的一个优势,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特点,利用好这个年龄特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场地设施的不齐全制约着教学的进行
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场地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学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于需要大量的场地、器材和设备,昂贵的开支和花费与校领导的不重视、不支持相矛盾。现代体育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素质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各种运动设施、场馆等各种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小学体育选项课的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拥有与运动项目相符合的场馆,如网球、游泳、羽毛球、体操等等,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运动设施,否则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体育场地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开展和进行,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教学组织形式和体育评价体系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班级教学制依旧是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主流,男女分班教学较少,一视同仁的教学现象和“放羊式”教学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之间在性别、身体素质、体育能力以及生理、心理与对体育的认识程度等各个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违背了体育教学中的“区别对待”原则。目前,体育评价与考核的常规手段基本上属于终结性评价,如体育达标考试与体能测试等,其考核与评定标准固定,方法也较为单一,不仅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健康水平,还否定了一些天生素质较差学生做出的努力,也不能激发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提升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模式的陈旧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制约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应加快改进教学模式、健全体育评价与考核体系。
二、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策略
(一)加快观念转变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小学体育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为基点,顺从体育发展潮流。教师应加快转变以往体育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以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质的要求以及体育的功能为依据,以增强体质和培养健身意识为目的,从而实现身体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形成。加快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始终以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培养为主线,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科学进行和良性发展。
(二)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运动趣味性,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简化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将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进行“变式”,将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简化成简单易行的“游戏”,达到易学、有趣的教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的过程,还是培养他们的健身意识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过程。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匮乏直接影响着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因而,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应向“优先发展学生运动参与意识,着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快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趋势发展。
(三)完善体育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考核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体育参与程度、技术成绩、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的认可,是学生最想、最渴望的评定结果,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或考核制度可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以人为本”的体育人文关怀、“终身体育”的体育指导思想、“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意识等不断要求我们对学生要“区别对待”,注重“个体差异”。终结性评价的传统体育评价体系不仅挫伤了学生运动参与的自尊心,还可能促使他们产生抵制体育运动的情绪,这与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体育的功能、体育的本质恰恰背道而驰。因而,我们要注重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终结性评价是个标准和参考。考核的关键在于过程性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仅看别人已经取得成就,而关键要学习他在取得成就道路上所投入的程度和努力。
(四)改革现有体育教学模式
大胆创新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先素质教育后出现了“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和“分层次型”四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也为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定时期的经济关系势必与这个时期的生产力相适应”,体育教学亦是一样。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当前教学模式矛盾的日益突出促使我们要改进当前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俱乐部式”新型教学模式作为一股鲜血,已在一些小学中试点应用,从现在取得的效果来看,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小学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作为中心进行开展,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初始阶段,对日后从事体育运动,养成体育活动的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应结合《义务教育体育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指示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体验、运动乐趣和运动意识为根本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解剖结构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革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简化体育项目的竞技性,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健单位:福建省漳平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