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目标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目标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目标分析

【内容摘要】当前,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面临许多困境,必须确立非功利教育的总目标,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启迪创新能力等为价值向度,对通识课改革进行大胆尝试。

【关键词】通识课;教学改革;非功利

一、确立非功利教育的总目标

“非功利”是我们今天在人文社科理论界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它原本是西方美学界的话语,传到中国后,又衍生出“无功利”、“超功利”等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非功利的教育得到冷漠,这使得高校一些课程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不被学生乃至老师所重视。要深入推进高校通识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首先确立非功利的教学改革目标。19世纪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侯瑞斯•曼恩曾经说过,教育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指示人们在茫茫大海中正确航行的灯塔。竺可桢先生曾引用这句话,认为大学犹如海上之灯塔,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1]但是,当今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功利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在高校中蔓延,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产生了消极作用,体现在课程学习上就是片面注重“专业”学习而忽视所谓“无用”的通识课学习。当前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大学生感到这些课程不仅没有多大用处,而且认为课程的设计不合理,内容空泛,没有“针对性”,因此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高。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目前我国社会道德正处于新旧体系相互交替的转型阶段,道德规范处于“真空期”,“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同样面临道德失范的问题。比如许多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意识差;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滋长;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分离;诚信道德缺失;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功利思想的严重造成道德的下滑,因为他们认为道德无多大“用处”。这样,他们即使受了道德教育,也无法内化。在中学里,学生受“升学主义”的影响,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基本标准,道德教育相对于其它的教育被冷落了。到了大学里,有些学生接受德育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要老师让及格就可以。而有的老师的课堂教学片面注重给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否将知识内化为心理自觉,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同时,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把目光瞄向未来的工作,“有用”的就学,“没用”的就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认为在大学里就应当培养自己未来生存的“能力”,而不是加强道德修养。同时,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成分,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也充满了功利色彩。由于家长的溺爱,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自控能力差,追求享乐,以自我为中心。再说,社会风气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更为巨大。为此,必须改革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

三、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强调,素质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情操,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史哲及艺术方面的教育,文科的学生也应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长期以来,我们将大学的功能定位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特别强调了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提示我们更要注重对广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以传递中华优秀文化,陶冶学生人文情怀。高校通识课更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规划,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也应尽量摆脱功利思想的困扰,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价值导向而进行大胆探索。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古人特别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孟子甚至还主张“舍生取义”、“何必言利”。但是现在,功利主义思想使社会缺乏对人文精神重要性的认知,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生存压力使人们不约而同地倾向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空间的重视,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人的共识,这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只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意义空间和价值世界。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也对高校的人文社科教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势下,我们越是要清醒,现代化虽然在呼唤着人的追逐物质利益的原始驱动力,但更要对这种原始驱动力进行道德伦理的规范引导,这就需要制衡功利思想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舆论导向和学校教育多强调知识的学习,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但历史同样告诉我们,单纯的科技发展无法使中国走向强大,“师夷长技以制夷”得到的却是“甲午海战”的惨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入高度文明状态的标志,因此不能仅仅以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进步来衡量,它还要强调文明结构人文精神的重塑,其力量来源于沉积在民族心理结构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它尤其要关注人的情感世界。大学生接受通识课教育,其意义在于陶冶人文情操,在复杂的社会变化中保持乐观情怀和理性价值观。

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大学生不愿意学习通识课,难道这有利于他们腾出时间来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课吗?其实不然。不重视“专业”以外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功利思想的表现,而功利思想又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他们往往以“市场”为导向,冷落一些与就业或市场需求“没有多大关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其实,功利主义是对科学精神的背叛。科学精神的本质是非实用、非功利地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从本质上而言,是求知而不是求利。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其实是大有裨益的,科学发展需要浓郁的人文情怀作为动力。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导致中国未能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原因之一。[2]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只会败坏自己,正像阿塔兰塔在赛跑中由于停下来拾金苹果而失败一样。当然,我们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并非仅仅是造就诺贝尔奖得主,但在这个问题上所折射出来的是我们的教育的确缺乏创新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功利思想造成的。钱学森先生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是创新型的。虽然我们培养的绝大多数人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但是如果本科阶段的教育就充满了功利色彩,培养拔尖人才就缺乏了基础。再说,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者的素质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普通劳动者要想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也不能鼠目寸光,而是少一些功利思想,多一些创新思维和能力。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大学生呢?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既要有专业技能,也要有好的品德,还要有人文精神。“兴于人文,立于品德,成于技能”是很好的回答。这就要求我们少一些功利色彩,其中加强通识课教育就是必要的手段。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境界。[3]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世界里,不能只有“术语”和“数字”,更要有“梦的空间”和“精神的寄托”。非功利的通识课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围绕提高学生道德素质、陶冶人文情操、启迪创新能力等价值向度对课程改革做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白阳.回头,再看一眼灯塔[N].人民日报,2014-7-3(5)

[2]王晓勇.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作者:高汝东 杨桂臻 单位:塔里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