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美术教学思考(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叙事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基本方式,是文学中一种常用的创作手法,主要是对生活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绘画和美术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有所运用。文章主要分析教育叙事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教育叙事;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发展情况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如,一些离异的家长对孩子不够关心,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较高,这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每个家庭的环境和生活水平不同,所以每个家庭的孩子所接触到的美术信息和绘画水平也会不一样。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现实情况,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教育叙事方法更好地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一、将教学日志和绘画相结合
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教学日志是美术教师积极主动地定期记录、总结的一些关于自身教育活动的文字、图画,或者图文相结合的一些真实的案例、教学反思等。教师可以每天进行教学日志的记录,也可以每周进行一次记录。教师通过记录教学日志,能够定期地集中思维对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以此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对其日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日志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教学中一些引人深思的情景,可以是教师所感受到的一些事件,也可以是教师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开始的时候,小学美术教师通过记录教学日志可以单纯地进行叙事,通过教学日志中的记录,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和这些现象背后可能隐含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自身的洞察力。新课标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日志,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以此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小学美术教师通过教学日志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日志包含教师的个人情感和思想理念。教师通过教学日志还可以回顾自己在教学中的心路历程,能够不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
二、通过随笔方式进行小学美术教学
教育的随笔就是小学美术教师根据自身的思维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所闻所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必要的叙述。教育的随笔形式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随笔篇幅的长短不受限制,其重要性在于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育行动和更深层次的追求。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画笔,描述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小学美术教师在描绘具体的教学场景时,可以抒发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和特殊的情感,同时也可以配合适当的文字进行充分的情感表达。小学美术教师通过随笔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教学感想。小学美术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教育个体,小学生本身又有活泼爱动的天性,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在教学中需要展现出学生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其次,教师需要设置合适的课堂教学片段,因为课堂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小学美术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教学才能,对课堂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最后,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开展美术教研活动。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技能,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教师通过参加这些培训活动,能够提升自身素养,也能够不断地拓展教学的视角,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在访谈记录中体现出绘画叙事性
访谈记录主要是通过文字对双方交流时的语言内容进行记录的一种方式。教学访谈一般是新教师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和了解如何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一种活动,访谈本身就是在进行叙事,其主要过程是新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之间的互动。通过访谈,新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不断地反思各自的教学生涯,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认识。所有教师都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关的教学反思。新课标、新教材对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事件,在自身理论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了解相关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
结语
笔者通过分析教育叙事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认为教育叙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在促进学生进步的同时自身也获得进步。小学美术教学运用教育叙事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建君.试论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学周刊,2016(15).
[2]杨波.浅谈雷夫的教育思想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美术教育研究,2016(6).
作者:骆银 单位:浙江嵊州市剡山小学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三部曲“
摘要:美术课程教学不管涉及“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等领域,都会涉及观察欣赏发现美、观察写生或记忆绘画创作表现美和奇思妙想创造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构成美术教学三部曲。文章以理论结合案例加以论述、说明。
关键词:观察;欣赏;发现;绘画;制作;想象;创造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美术教学是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要表现美,首先要发现美,教师的观察欣赏引导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造型表现是否感兴趣,能否获得美感。观察欣赏的对象不能局限于范图和挂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环境中的生动实物和感兴趣的物品进行观察欣赏。表现美是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表现,如创作写生画、记忆画。表现美时应注意多尝试不同工具和手段。创造美是美术知识技能的内化和提升过程,也是素材收集、画面组织、想象构思等能力的表现过程。
一、观察欣赏发现美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观察需要方法,方法需要学习。
1.实物观察
观察欣赏植物发现美,如上《叶子上的小血管》一课时,教师展示几片树叶,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叶子的整体外形—光滑或锯齿状的叶边沿—叶脉—颜色,并用手摸一摸,感受树叶的质地,然后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所收集的树叶的形状、颜色、质地、叶脉等。叶子的形状大小不一,颜色深浅各不相同,叶子质感也有粗细、厚薄、凹凸等差别。很多学生为猛然发现平时熟视无睹的树叶隐藏着丰富的内容而兴奋,学生都因为观察而充实了对树叶的认识,发现了树叶之美。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熟悉的实物如书桌、门窗、电器、书包、文具、玩具等,感受它们的形状美、色彩美、装饰美。观察可以从外形到内部细节、纹理再到表面装饰,从而概括物品的基本形和结构组成特点,了解物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2.图片欣赏,感受世界各地的风光景色美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设备为教师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课堂观赏教学服务,使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可以观赏世界各地的风光美景,包括动物、人物、建筑等。教师从物种的多样性到民族服饰的特色以及地理风貌资源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让学生在感受事物外在美的同时学习生物和人文知识,体会景物的内在美。
3.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及周边自然美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及周边的自然景物,如草地、树木、山、阳光、云霞、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的整体形态、比例关系、高低远近的透视现象,以及景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关系等。学生可以带上相机或者取景框对景物风光进行移动视角构图取景,体会构图取景寻找美的乐趣,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风光美。
4.欣赏学生优秀作品和名家作品,发现作品的形式美
教师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名家作品,如中国画、油画、雕塑、创意手工作品等。收集时尽量选择简洁、醒目的作品类型,以符合小学生的审美喜好,然后分阶段、有步骤地让学生欣赏、了解,使学生发现作品的艺术美。学生走进艺术工作室,可以看到艺术家现场创作绘画的过程,从而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这会让学生感到新鲜。经过艺术家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和创作历程,还能感受到艺术家艰苦创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长大后投身于艺术等领域工作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在欣赏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形象生动的媒材入手,减少学生对欣赏对象的陌生感,使学生努力接近生活,让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服务于生活。
二、观察写生或记忆绘画创作表现美
经过了观察欣赏发现美,学生才有造型的兴趣和冲动。观察写生的对象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人或物。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观察写生,也会让学生因为有感而创作出效果更佳的作品。玩是儿童的天性,许多科学家就是在童年的玩中开启了探索之门。观察写生从玩开始,实现了边玩边学,让玩融入学习,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1.观察写生画
低年级绘画可以从简单的描画开始。如画影子,教师组织一组学生到室外彩色足球场地,背对太阳举起双手,张开手指左右摆动,重复几次,定型,其他学生用粉笔在地板上描画手掌和手臂的影子轮廓。学生互换角色轮流描画。再组织一组学生双手放下,手臂贴在裤子两侧,左右摆动身体,做出不倒翁的动作,定型,其他学生用粉笔在地板上描画身体影子的轮廓。然后让两组互换角色描画。此外,学生还可以摆出早操动作并进行描画。学生先练习画物体外形特征,接着画朋友、父母头像,学习表现头型、五官和表情特征等。中年级学生在线描写生中可以画鞋子、同学、教师、校园的花,注意表现细节和线条装饰等。高年级学生写生素描画微观世界、静物等,如创作《校园一角》《家乡的桥》等,注意表现透视、三大面和明暗。造型活动是直觉性活动,学生的个性特点体现在造型中,同样画一条线或一个物品,不同学生的表现会有差异:线有刚有柔,形有粗犷有细腻,作品内容有写实有夸张,等等。因此,教师从讲解到示范以及作业布置,都要注意提醒学生创作应在忠实于客观实物的同时保留自己的个性特点。
2.记忆画
低年级学生画自己熟悉而有趣的内容,如《我的爸爸妈妈》《下雨啦》《美丽的烟花》《瓢虫的花衣》《乘上大船游世界》等。低年级学生画人物时,表现形式以勾画整体形为主,不强调细节和上色,这是由于他们的注意力更多集中于脸型和五官,经常忽略头发和耳朵,也因为他们个子小,看不到头顶的头发或者看到很少一点。教师不要以成人的观察角度纠正学生的错误,在学生作画时也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而要让他们专心、自由地表现。中年级学生可以画汽车、同学、值日、彩霞、春游、节日等,尝试水墨画表现,学会构图和组织画面。高年级学生画人物表情、美丽的校园、山水等,也可以图文结合画故事、日记等。教师可以提供参考图,但尽量不要以固定的形式让学生临摹,而要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观察表现,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立足于自身感受并以独特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偏好。
3.工艺制作
低年级学生用彩色纸、橡皮泥、纸盒制作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水果、可口的菜肴等立体或半立体造型。中年级学生尝试简单的平面图案和立体或构成设计。高年级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服装、乐器、学校模型,用雕塑泥或彩泥塑浮雕和圆雕。学生在玩玩学学的环节中体验制作的乐趣。上制作课最麻烦的是工具、材料的准备和垃圾收拾。制作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根据实际可以采取学生自带和学校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工具、材料要用专门的美术袋装,上课前每组桌上应准备放垃圾的小桶(上色彩课用的小水桶),方便学生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及时放入,课后由值日生再次清理、收拾。造型制作要求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服从整体,这样在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和造型习惯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考虑问题与做事从整体出发,看问题、处理问题既能抓重点,又能深入细节,还能顾大局,并养成个人服从集体的集体观念。
三、奇思妙想创造美
经历了上述欣赏美和表现美的阶段,最后进入奇思妙想创造美的阶段。创造能力是人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从小培养的能力之一。创造美可以是主题绘画制作,也可以是抽象绘画制作。在创作教学中,观察欣赏先行,启发引导跟进,制作示范引领,这样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利用图形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审美体验,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精彩的艺术佳作。
1.主题绘画
主题画一般采用勾线填色的方式表现生活情景。如,在上一年级的《泡泡飞啊飞》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透明特点。对于泡泡中为什么有图形,如何表现泡泡中的图形,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告知学生泡泡如同一个球形的镜子,它会把旁边的景物照进去,景物在泡泡里会变成弧形,生活中有什么景物,泡泡中就可以有同样的景物。如果学生选择表现漂亮、可爱或者有趣味的内容,如小动物、小朋友和房子等,动物、人和房子都会随着泡泡飞起来,呈现美妙的景色。中年级学生可以尝试用刮蜡画表现美好的回忆,以线描画汽车,用电脑设计藏书票、校徽、邮票、封面等。
2.主题制作
设计制作可以从简单、有趣的内容开始,材料可以是学生容易找到的学习用品。如,在上《大家都来做》一课时,教师先启发学生如何巧妙利用身边的材料,然后示范用彩色笔摆一个方形、三角形或者多边形,在形内放入两个透明胶圆圈、橡皮擦、红色小磁铁,摆成眼睛、鼻子、嘴巴,这样一个可爱的脸就出现了,再用剪刀叉开摆在“脸”的下方组成双手叉腰站立的人。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用彩色笔盒、铅笔盒、彩色笔摆出头、身体和四肢,做出一个可爱的机器人。学生活学活用,利用各种工具、材料摆出了千奇百怪的造型。彩色纸是漂亮而且方便的制作材料。生活废弃材料同样可以被利用。如,在上《会摇的玩具》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想一想并说一说摇的原理和分类,然后教师示范将彩色纸对折,剪出半圆形,两面剪贴眼睛、翅膀,左右角插接嘴巴和尾巴,做出会摇的小鸡,启发学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做会摇的母鸡、公鸡,也可以做会摇的小鸭、小狗、小熊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示范用纸条卷成圆圈,折剪出扶手,做出会摇的椅子。接下来教师将彩色纸折剪出镂空花纹贴在摇椅上作为装饰,这样漂亮的摇椅就做好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学生的创作兴趣被激发,很快就投入创作。制作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巧用学生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和学校场地,挖掘制作的方法,巧妙设计,精心计划,这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手工作品,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3.抽象绘画
抽象画是相对于写实画而言的。抽象画以简单的点、线、面等符号以及色彩的搭配组合进行创作,借以表达某种情绪、意念、美感体验等。它来源于自然和生活,是对自然和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它也可以是五官感觉的联想和想象的结果。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味瓶》《感受声音》等课都属于比较抽象的味觉、触觉、听觉、嗅觉的联想和想象的绘画表现。感觉与生俱来,触觉可以通过触摸感受获得,而味觉、听觉难以用形和色表达。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联想?如何让学生通过联想用具体的形和色进行绘画表现?
首先,五味的联想和表现。味道本无色无形,是口腔味蕾的味觉感受。五味即酸甜苦辣咸,学生对五味很熟悉,但要让他们用具体的形和色表现,教师的启发很重要。教师可以直接切入主题问学生:“五味酸甜苦辣咸可以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但比较多的答案是:辣味用红色表示;酸用黄色表示;苦就用绿色或黑色表示;甜味可以用棕色或白色表示;咸味可以用白色或蓝色表示。学生的理由是:酸酸的柠檬是黄色的;辣椒和辣椒酱是红色的;甜甜的红糖是棕色的;苦的药是黑色的,绿色的苦瓜也是苦的;咸的盐是白色的。教师一开始问学生用什么形状表现这些味道,学生也许想不到,但当教师在黑板上画几个简单图形,如圆形、方形、波浪线、不规则形等,让学生对应联系五味,学生很快就联想到:甜——圆;咸——方;辣——不规则的爆炸状;酸——波浪线;苦——比较杂乱的线或点。还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小点表现咸味。教师接下来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和色画自己喜欢的味道,学生的绘画表现不仅得心应手,而且画面丰富多样。
其次,声音的感受和表现。声音是通过耳朵倾听而感受到的,不同的声音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如优美的音乐《蓝色多瑙河》、激昂的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摇滚乐、机器轰隆声、雷声、鞭炮声、锣鼓声等分别给人以不同的感受。那么如何用色彩和形状表现这些声音?学生的回答是:用波浪线和黄色、绿色、蓝色表现优美的音乐;用曲线和红色表现国歌;用各种不同的形和色表现摇滚乐;机器轰隆声、雷声、鞭炮声、锣鼓声可以用爆炸状及黑色和红色表现。学生的联想丰富而有趣,画面更是各具特色。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绘画表现,少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也在教师的示范下进行绘画表现。学生通过视觉经验进行联想,再根据联想进行绘画表现。
创造美不仅要综合美术各学习领域的内容,也要综合各学科知识。如,美术与语文结合的图文并茂表现;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玩具设计制作;美术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植物观察绘画创作;美术与音乐结合的画声音;美术与体育结合的人物运动场面表现;美术与汉字、数字、英文字母结合的趣味美术字;等等。网络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捷的教学辅助,如,重叠的形状、色彩和谐与对比、图案设计的重复、美丽的纹样都可以利用电脑绘画表现。
美术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乐一乐,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发现美、描绘制作表现美,最后奇思妙想创造美,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注重创新性,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郑淑珠 单位: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尝试教学法应用
尝试教学法可以充分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宽,想象力的培养与激发都极有帮助。小学美术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采取小学生接受且喜爱的教学方式将大家引入到课堂环境中,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充分的兴趣,这样才能给后续教学的展开提供铺垫。教师可以在一定的讲授过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尝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进而产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参与兴趣。
一、先尝试,再指导
尝试教学法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沿着正确的思路展开实际教学过程。对于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尝试,在学生尝试完成后教师再来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这种方式往往会更加奏效。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十分丰富,尝试的欲望也非常浓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种兴趣取向,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等不受限制地进行表达。这个时候教师会看到学生各式各异的作品,教师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生那种不受限制的表现力。教师再来结合学生创作的情况给予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留意到自己作品中可以完善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效应,能够收获的教学成效也较为理想。
小学美术教学强调以练习为主,尝试教学法更能满足这一要求,并且能够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如何绘画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先不讲授绘画方式和技巧,让学生自己对正方体进行观察并尝试着开始绘画,教师只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笔法进行适当指导,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慢慢形成一些经验与心得的积累,那些无法画出正方体的方法会慢慢被淘汰,而那些比较接近的画法又会逐渐在学生的习作中留存下来。这样的过程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绘画经验的积累,学生也能够在尝试与摸索中丰富自己的美术素养,对于教师的指导内容形成更深切的感受,这才是尝试教学所应当收获的积极效果。
二、先自学,后教授
在尝试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先自学再来教授的方式,这也是给学生的尝试提供的非常广泛的空间。教师不要觉得小学生没有自学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处处都给学生指导,觉得学生对于有些内容可能缺乏理解能力,教师的这种教学观念很有必要得到更新。美术课程的教学和其他课程不同,美术或者艺术的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是培养学生的一种审美体验以及审美感受的表达。这和让学生学会相应的词句、学会算算术是不一样的。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美术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可以首先让学生对于很多画作自行感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丰富学生审美感知的积累,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积极构建的过程。
将尝试教学法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尝试教学法中的先自学后教授,让学生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学,等到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度和了解度时,再由教师进行教授。这种形式既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绝对主导的教学形式,也能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出自己想要的美术作品。体现学生的主题效应非常重要,这一点在美术课堂上更应当得到深入。审美感知是相对主观的一件事情,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自主进行尝试,先积极地展开自学,随之教师再来有针对性地给予大家教学引导,这会让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更强,美术课程所能够收获的积极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三、先理论,后实践
在尝试教学的实践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教师可以先展开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丰富后再来更深入地进行实践。在教学初期可以鼓励学生先大胆进行尝试,并且在自学的过程中来形成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感知。当这些环节都结束后,教师要细致深入的进行一些核心内容的讲解,要将重点理论知识分析给大家,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与吸收。当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充裕后,可以再来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实践,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作品的创作。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更能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尤其是当创作出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后,内心的成就感会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喜爱程度。
教师应先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及技巧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指导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将这些理论知识和技巧和实际绘画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美术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完色彩的理论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以及自己平时对色彩的了解,画出一副合理的、与学校操场有关的图画,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还能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新知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要灵活的渗透理论知识的讲授,以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创作技巧的积累,这会让学生在尝试创作时经验更丰富,在实践中能够有更多优质作品产生,学生也更容易体会到美术作品创作中的乐趣。
作者:郑万余 单位:江苏盐城市神州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