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美术教学分析(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美术教学分析(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美术教学分析(4篇)

第一篇:高校美术教学改革途径

摘要: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美术教育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个高校纷纷开设了美术专业,设置了诸如素描、色彩、设计、版画、风景写生等课程,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美术人才,也从侧面鞭策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是客观审视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整体的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应正视问题,认真思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改革;问题;策略

美术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一门课程,美术教育对于人的智力开发、想象力的培养、人格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并开始注重人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因而美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人的喜爱,报考美术专业的艺术生呈逐年增加趋势。与此同时,高校专业的增多与招生规模的扩大化,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也增设了美术专业,与专业院校一道,为我国的各个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美术人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美术教育大力发展的同时,专业设置不系统、课堂设置不合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模式落后、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成为了限制高校美术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个壁垒,不利于美术教育进一步的优化发展。对此,作为美术专业人才输送的主要基地,高校应该明确问题所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解决问题,改善不良局面。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主要问题所在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前提,是教师教学的方向,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主要依据。很多高校在增加了美术专业后,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很容易跟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搞混,盲目追随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这是方向性的错误,也是高校美术教育质量不达标的原因之一。其实,普通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教学目标并不是要培养高端的专业画家,或是顶级设计师,而是要让学生在这段时间的美术学习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包括开发智力、灵活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修身养性等方面,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突出特长的综合性人才。

2.教学内容单一、脱节

很多高校的美术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教学内容主要以知识技巧的传授为重点,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发展的培养有所忽视。美术专业是一个大类专业,其下还分有很多具体的专业,以素描为例,教学重点往往是绘画技巧,对于学生日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教师并没有相关的实践联系,学生只是习得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学以致用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每个细分专业之间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尤其在第一学年,很多课程设置都是相通的,这就导致人才培养容易出现同质化趋向。3.教学方法落后、单一当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主流,教师按照教材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带着笔记本在台下做笔记,仍然是高中时的课堂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扩招,不少基础差的学生也被招了进来,导致同一班级学生良莠不齐,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基础差异和个体差异,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需要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工具都比较多样化与现代化,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亟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二、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如同写作提纲一般,它是教学的灵魂指导,也是具体教学实践实施的依据,因此,确立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我们的努力才具有价值。普通高校的美术教学目标应与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区分开,以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为标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质与审美水平的提高。即便学生以后不会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职业,那么也要让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经历过美术学习这一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了这样实际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了,也不会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各种比赛、拿奖的范畴内,而是更为务实,脚踏实地。比如,色彩静物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临摹静物,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色彩功能后,使学生能够自由搭配色彩,全新的搭配静物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只有学习好基础课程知识,才可以为美术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学生不仅应该加强学习色彩、素描等传统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同时应该加强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规律,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美术知识。同时,应该进一步巩固专业课程教学,准确把握好主修、辅修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完善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比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选修一些美术学课程,美术学专业学生也可以选修艺术设计类课程。其次,应该注重增加美学、心理学、中外文艺理论选读、中国思想史、哲学、艺术创作心理、中外美术史等人文修养类的课程。增加这些课程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外,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提才能使美术教学课程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高校美术教学水平。高校美术教师应该尽可能丰富高校美术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流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协作式教学法、互动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多引导、鼓励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直观的艺术资源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素描教学中的“透视规律”概念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化,将“透视规律”直观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封永辉.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中突出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2(06).

[2]高宏刚.穷思竭虑,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艺术评论,2012(09).

[3]徐怀天.论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美丽中国,2014(17).

[4]李晶璐.试析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5]刘志勇,侯凤祥.浅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7(15).

[6]涂维平,刘燕平,潘晓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7).

[7]高晓曦,向宏年.“因材施教”在大学美术基础实践课教学中的诠释[J].文教资料,2008(13).

作者:郑适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第二篇:高校美术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作为培养美术人才的摇篮,高校担任着培养社会所需美术人才的重任。现阶段,虽然高校美术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教学水平仍未见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自身的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旨在全面提高高校美术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美术人才。

关键词:高校美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美术行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美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作为培养美术人才的摇篮,高校在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模式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寻找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美术人才打造方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整体来看,当前高校美术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当等,以至于影响了教学质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方面:一方面,部分高校故步自封,未能及时跟上教育发展与人才扩建队伍的步伐;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不愿改变,不敢改变,生怕学生脱离自己的掌控,仍机械地进行教学。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做好高校美术教学工作呢?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良好的改进对策,以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存在问题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搞好高校美术教学,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但这一要求并未达成,高校美术教学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来说,高校美术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应以此为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然而,大部分高校将目标重点放在了如何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本校的就业率上,忽略了对学生美术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遭到了社会的淘汰。

(二)教材内容陈旧

教材对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美术学科也不例外。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飞快,要想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美术人才,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一套实用的美术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但从整体来看,当前高校所使用的美术教材的更新速度很慢,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根本跟不上科学研究的最新进程,以至于美术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

(三)教学方法不当

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未形成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使用不当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一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现阶段,传统教学方式仍占据着主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刀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没有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二是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时代性。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并广泛应用于了学校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严重阻碍了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

(四)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前,高等院校中专业美术教师不足及其素质不高的问题一直存在。一方面,高校的美术教师不足。美术专业包括许多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等,这些课程都应该有专门的教师负责,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一名教师兼任几门课程,导致教师的任务繁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这里的素质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三方面。高校美术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虽然大都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但文化素质偏低,教学能力也不强,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根本没有把身心都放在教学工作与艺术研究上,而是放在了追求社会名利与金钱上。

二、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总结了一些解决对策,具体如下:

(一)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知识深厚、素质高、能力强的美术人才,教师应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在进行色彩的静物写生训练时,教师要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先指导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待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色彩功能后,再让学生自主进行色彩搭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的质量是衡量一门学科开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当前,针对美术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教材建设。一方面,高校要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美术教材,并从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即删去陈旧、落后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美术知识,以确保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发展相符,能为学生所用;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大美术专业教材的编写力度,结合本校实际,挖掘地方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建立精品课程,凸显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相符,且切合本校实际,学生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高校美术教学才能得以稳定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高校美术教学质量。以往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机械地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对此,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高校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运用分层教学法。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美术基础、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这些方面,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法,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二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美术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复杂的美术技能简单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高校要严把入门关,吸纳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让他们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高校要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在职培训、外出进修与考察等,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此外,还要做好美术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他们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进行纠正,以确保他们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工作与艺术研究中。

参考文献:

[1]宋建华.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

[2]冷维娟.试论高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J].中国包装工业,2014(22).

作者:郑适

第三篇:微课在高校美术教学的运用

摘要:微课的制作与运用要充分发挥其长处、从实际需要出发,这样效果会更好。美术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都需要微课这种灵活、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它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美术微课;教学应用;直观

对于微课的概念,一种解释是“在线教学视频”①。也就是说,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自2012年以来,各级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研究微课教学,许多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近年来,相关研究有很多。微课的教学应用研究在中小学相当活跃,高校则相对没那么活跃。高校美术教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操作特点,一些重要的美术技能如果能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示范,有利于学生反复观看、学习、揣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探讨微课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在美术理论课中的运用

教师要想改变美术理论课给学生的固有印象,就要认识到美术理论课也是直观的。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为例,在书中第五编第二章第三节中,以“雅丽的杨柳青年画”“写实的桃花坞年画”“质朴的杨家埠年画”描述三个具有代表性年画品种,仅仅用了三个形容词就把三种年画的突出特点描绘出来,堪称经典。用微课的形式把雅丽、写实、质朴三种不同风格的年画展示给学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制作可以借鉴平面设计的创作方法与理念,将理论知识的重点制作成形象、生动的图表、动画形式,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美术专业技能课中的运用

专业美术课以教师的示范、讲解结合学生的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有了教师的示范,微课似乎有些不必要。其实不然,单个教师在专业上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项。尤其是现代摄影摄像技术给我们留下了近代至今一些美术大家的创作录像,这无疑给当下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知识提供了便利。这些短小的视频,稍加制作就可以成为专业美术课上的微课,如齐白石画虾、张大千画松树的视频。另外,课堂教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教学任务,有时可能对某些技能性的操作示范不够清楚。课堂上学生人数不等,有些学校近30人,教师的示范很难让每名学生看清楚。把这些关键的技能示范过程制作成微课并传到网络平台上,就能为每名学生提供反复观看、学习的途径,这也是微课的一个优势。

三、微课在实训实践课中的运用

实践教学的内容很多,也很重要,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高校美术专业主要有写生、考察、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对于美术学(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而言,教育实习是重要的内容。在正式登上讲台实习之前,学生需要到课堂听课,感受教学环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相关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随堂听课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安排起来并不简单,需要与中小学联系。网络上提供了很多优秀课堂视频,全国优秀美术教师的优质课堂教学视频也很丰富,将这些视频整理成微课,与教师在实践中制作出来的微课相结合,再有计划地放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此外,外出写生时,利用网络终端把微课带到写生现场是很有必要的。

四、美术微课制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其长处,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及时、直观、反复地展示给学生,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制作微课时,内容的选择很重要。美术课教学中的一些用语言不易表达、实地示范困难的教学内容适合制作成微课。微课的制作方法要多样、形式要新颖。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微课形式还比较单一,更多的是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采用摄像机课堂拍摄,教师讲授。美术微课还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更有层次感的优美设计。

“微课开发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而教师的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技能是一大挑战,一些企业和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降低教师微课设计制作的门槛。微课的质量涉及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质量问题是微课发展的另一个挑战。不仅如此,微课应用模式的创新也是未来微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②一些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制作并不以应用为目标,导致现有的一些微课在应用上适应性普遍较弱,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普遍乏力。因此,在微课设计与制作中要坚持应用导向,可以考虑微课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以扩大微课的使用范围。美术微课的设计制作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符合自身条件的制作规模,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微课可以被运用在课题教学中,也可被运用在学生的个别学习中。在个别学习中运用微课具有可行性,因为微课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组织、评价都很便利。以班级为单位的专业美术课的教学分为技法类、理论类与写生实践类三种类型。教师需要在课程内容的专业性与前沿性上下功夫,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创造性也是必须思考的。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美术学本科专业的教学中运用微课,可丰富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美术教学尤其强调直观性与示范性,美术学专业微课的制作与运用刚刚起步,但其在未来一定会得到重视,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作者:蒋秀召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第四篇:高校美术教学创造力的培养探究

摘要:高校的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对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美术教育的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让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创造力,学生才能具备独特的艺术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最终实现高校美术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创造力;目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往小了说也是课堂的灵魂。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个体。老师作为教学的主题,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通过课堂上的启发和引导,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美术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一、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现状

如今,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已经意识到了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一直在强调,但是没有运用到实际中,目前的美术教学还是比较注重写实的教学,写实教学强调忠于客观事实,注重技术的规范化,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方法都会用特定的模式去传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通过认真听讲、勤奋训练能掌握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但是,忽视了美术与创造力的结合。美术教学包括写意、抽象、超写实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传统的写实教学长此以往进行下去,会束缚学生的想法,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而高校美术教育需要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

二、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情景下,高校美术教育备受关注,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课程的改革,当代社会需要创造力的人才,当代美术领域更加需要有灵感,有自己的创作人才,所以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提高美术造诣的需要,更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需要。相比于其他学科教育,美术学科创造力的培养显得更加明显。因为很多其他学科都是属于认知型的,可以模仿前人的经验,而美术学科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模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去表现作品。很多学者已经对美术学科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一位美国学者还提出,人文艺术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爱因斯坦也曾提出,因为他在科学和艺术的领域里不断追求真、善、美,让他的人生道路充满光芒,对艺术的爱好培养了他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艺术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世界精神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人文精神的发扬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不仅要在教学的内容上进行创新,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老师要观察学生,看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在哪里,观察事物的落脚点在哪里,如果有偏差,要及时引导,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好的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这个观察是一个最基本的有眼睛到操作的观察,真正的观察需要用心。高校美术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心去观察,比如隐藏在事物中的内在美,老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去发掘,用心感受,通过观察,让学生深刻了解,进行再创作。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发掘内在的美和内涵,不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用心洞悉一切。加强学生的美术造诣,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通过长时间正确的观察和积累,发挥自己的想象,有了一定的知识和阅历后,一定会有很好的创作。

(二)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个性

开放、自由、民主的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尊重学生,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人格上需要互相尊重,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不要做教学的工具。教师放下自己的权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双方共同探索共同思考,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学生与教师互相尊重,平等民主地交流。老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审美取向,为学生创造开放自由的环境,不要做一个灌输知识的老师,而要学会对教材进行把握,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观察事物的角度,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美术进行解析,这样的课堂环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环境,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尊重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第二,尊重学生喜欢的内容;第三,尊重学生欣赏的角度。人都会有尊严,不论年龄大小,学生也需要得到尊重,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互相尊重。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教师若尊重这每个个体,会获得学生的好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从而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基础。由于学生成长的环境、认知的基础及喜好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欣赏角度和不同的创作灵感,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提供丰富多彩的作品供学生赏析,有兴趣的互动,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一幅作品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角度欣赏,有的学生观察到的是它的色彩,有的学生观察到的是它的内涵,有的学生观察到的是它的精神内心……对于这些不同的理解,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这些都是学生自己认真思考的成果,应该给予尊重,若老师一味地打压每一种看法,会让课堂气氛变得紧张,会让越来越少的人发言,也没有什么热烈的讨论,势必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所以老师要有一个包容的心,逐步讲解内容,使学生扩大欣赏范围,领悟到不同的美。

(三)积极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

欣赏作品只是第一步,最终的目的是创造作品。创造作品需要作者有很好的想象力,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构造成型的东西。学生欣赏一幅作品,会尽量调动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挖掘作品深层含义,体会其中的情感,并且会通过自己的喜好和灵感进行补充,丰富作品的形象,在头脑中构造自己所理解的作品形象。例如对于作品《呐喊》,有的同学会想到旧社会水深火热的生活条件,有的同学会联想到自己痛苦的经历,有的同学会联想到被人控制的不自由,灵感和创作往往会体现在此,赏析美术作品,加以自己的想象,对创造力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3],同时,创造力的提高也可以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

(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艺术的美

来源于生活,大自然是神奇的,一片落叶、一条河流、一颗树、一种动物、一堵墙,甚至某一个生活的片段、某一个吵架的场景都能给人启发,都能激起人类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现在有一些学生在创作的时候无从下手,很迷茫,一点想法都没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平时观察得少,对生活和自然场景忽视了,没有第一手资料。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界和生活的美,认真观察,捕捉生活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让学生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和物,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运用语言文学来塑造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读多了,读得透彻了,就有了自己的赏析,会不断地比较,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鉴赏能力和创造力。高尔基从10岁的时候开始做工,却仍然不放过业余的时间,一有时间他就会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有了这样的积累,他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莫言,体验了各种生活,并有自己独特的简介,创作的文学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的文学被世界认可。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传达了各种情感,只要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塑造自己所理解的艺术形象,艺术素养才会提高,创作的作品才会越来越丰富。

(六)在音乐中激发创造力

音乐是抽象的,具有画面感和色彩感,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声音特质等调动已经储存在自己大脑中的画面。所以,美术课堂,可以放一些符合主题、旋律好,又有画面感的音乐,让学生在听中发现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灵感的迸发。

(七)通过室外写生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高校的美术教学,在课堂上,很多都是理论上的东西,但是单纯从理论上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源泉,因为实践是一个人的想法和创意的源泉。例如在写生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事物本身的形状、结构、色彩等,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物质本身的内涵和其想要传达的精神,要求学生观察后做一个简单的发言,删除一些不入画的部分,然后再补充一些自己的构想,形成一幅带有自己想法的完美的画,这样也可以使意境更加充实。室外的写生是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阶段,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写生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创意的迸发,创作出来的产品比实景更加丰富,更加有个性,艺术形象更加鲜明。

总而言之,高校的美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是一项复杂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个性、积极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语言文学来塑造艺术形象、在音乐中激发创造力、通过室外写生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等等这些手段来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有效策略,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探讨出更多方法,培养出一批批有创造精神、敢于创新的人才,开创美术学习的新天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造力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志,各行各业迫切需求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高校美术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老师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并且展开有效的策略去达成这个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毕业后能符合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孟刚.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03).

[2]孟春艳.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董燕菲.论高校美术教学与美术学科馆员的教学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4]高小康.文艺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再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作者:薛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