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将赏识教学法在不同语文教学环节进行运用,以赏识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尤其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其思想发育也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以赏识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赏识教育

一、转变理念,融入赏识思想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大都对学生进行程式化教学,而这一模式大都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单纯地将教材中的理论向学生灌输,忽视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较难使学生在学习环节形成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视角出发,将赏识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从而实现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目的。以《小石潭记》为例,在对本篇课文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整体通读,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还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体系化认知。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水下场景”的具体描写提出疑问。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文章对“鱼在水中游动”的描写,并不单纯为了描写“鱼”,而是通过对“鱼”的描写,衬托“水”的清澈,所以作者才会发出“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感叹。对于学生的这种观点,教师可以先不对其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是应将课堂的主体位置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自身层面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与文章相匹配进行判断。最后,教师应就学生对文章的归纳总结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将赏识原则在评价环节进行运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以赏识的态度,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内容进行评价,并注意评价的语气应保持平缓,坚持“鼓励式”教育,避免学生产生消极心理,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树立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二、树立自信,赏识点滴进步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相反,缺乏自信也可能是失败的直接原因。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有一部分缺乏自信的学生,几乎从不参加课堂上的任何活动,也很少或者从不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都是由于这部分学生缺乏自信,这种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高。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又如何进步。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应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赏识教育,观察其在教学中的点滴进步,并对其进行重点表扬,从而逐步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此外,教师也应对这部分学生的特长进行了解,比如,虽然有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乏善可陈,教师应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和劣势。比如,有的学生可能擅长养小动物,对养护动物的知识掌握得十分全面,而这也可以作为教师肯定学生的一个方向,教师可鼓励该生对养护动物方面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并在日常的写作中引用自己养动物的具体事例。在教师的赏识教育下,学生的学习自信会得到激发,当学生受到教师的重视时,自然也会激发出更多的学习潜能。以《猫》为例,在对本知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包括随手将重点内容进行圈画,并且还应在这一过程中,将课文的大体脉络进行理顺,进而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得以双重提升。但是,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来说,由于其在学习过程中长期缺乏自信,导致他们难以自主对课文知识进行学习。比如,学生甲的性格较为内向,平时几乎不在课堂环节发表自身对学习内容的看法,但是教师了解到本名学生平日喜欢养小动物,并且家中养有好几只猫。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以请教的口吻向学生甲请教了养猫的方法,虽然提起自己的强项,但是由于性格内向,学生甲一开始还犹豫着不敢大声讲话,但是教师以对话形式对其进行引导,很快使学生甲进入状态,将养猫的各种事宜进行逐一说明,包括猫的喂养、与猫的交流、对猫做的清洁工作等。想不到平日里沉默不语的学生甲,说起养猫常识来竟然头头是道,毫不夸张地说,听了学生甲对养猫知识的讲述后,班级的其余学生也自发地给了学生甲雷鸣般的掌声,教师也对学生甲投来赞许的目光。学生甲的自信心因此被点燃,从这次课堂环节之后,学生甲的语文学习自主意识得以明显提升,在课堂环节敢于大胆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同时对于不甚了解的知识点,也虚心向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请教,从而使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教师的赏识教育,使学生甲完成了由学困生向学优生的转变。

三、激发兴趣,赏识个性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以差别眼光对学生的个性化能力进行赏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并不需要遵循什么规定,也没有统一化的授课模式,教师应致力于研发个性化赏识教学法。在具体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将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体现,以创新化、多元化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并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赏识。以《微笑面对生活》话题教学为例,在进行本知识点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提示学生,对题目的关键词进行寻找,然后对作者的写作动机进行挖掘,聊聊自己在对本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何种感悟。而这种单纯的“题目式”教学引导,也可以对学生的语文思想高度进行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场以“笑”为主题的研讨会,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微笑面对生活”指的是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后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的坦荡的笑;有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微笑”是指在见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确幸后露出的甜美的笑;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会认为,只要努力过,无论结果怎样都应微笑面对。对于上述不同的说法,教师均应以赏识的态度,对学生的差异化回答进行鼓励,从而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均得到赏识,进而增加学生对自我的肯定。总之,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感受“笑对人生”的魅力。而且,这种“微笑”主题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更加懂得如何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如何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并且正视挫折的存在,懂得挫折是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必然存在,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的这种想法进行认同和赏识,从而可以更高效地促进赏识教育工作的发展。概言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我国初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成长规律具有较强的匹配性。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赏识教学模式与日常教学进行结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赏识教学法运用在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引导环节中,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钓谋.初中语文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6).

[2]陈丰锐.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作者:吴文吉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太京学区窝驼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