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在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中引进地方民间演唱风格的意义
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当代民族声乐歌坛上日益趋同的现象进行过反思。指出在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我们在注重方法的运用和嗓音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歌唱风格的追求。在专业音乐教学中,追求歌唱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是否太土气?的确,在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提倡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似乎是“抱残守缺”和“不合时宜”的代名词、同义语,然而,在当今全球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本土化的大趋势中,在人类对工业文明带来的诸种弊端的反思中,“文化保护”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的同时,还须注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否则,将失去文化生态的平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对各类民间音乐的表演艺术进行研究,将其上升为理论并应用于民族声乐的教学中。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歌演唱艺术的研究,已有很多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武汉音乐学院周耘副教授编著的《著名彝族歌手白秀珍歌唱艺术研究》[1],从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白秀珍的演唱特点;还有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刘长瑜的文章《海南彝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初探》[2],介绍了海南彝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山东省艺术馆研究员魏占河发表的《山东民歌演唱漫议》[3]一文,也对山东民歌的发声和润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秦露发表的《重庆民歌衬词韵母的音色与音乐的关系》[4],指出了重庆民歌衬词的语音特点与歌曲的情感类型及其演唱形态特征的密切联系;湖南怀化师专音乐系教师李强发表的《湖南怀化罗子山高腔号子浅析》[5],对当地“罗子山高腔号子”的各种特点进行研究;还有周友金的《鄂西高腔山歌演唱风格初探》[6]、李万进的《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研究》[7]、袁东艳的《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研究》[8]、周方跃的《鄂西特性三音歌的唱法》[9]等等,都在同时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这不仅能促进民族声乐歌坛的繁荣,而且从民族声乐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也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诚然,中国民间音乐的歌唱方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我们不可能拒绝学习包括西方音乐文化在内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以保持我们中国音乐风格的纯正;不可能将现行的“学院派”教学模式彻底解体而恢复封建时代的音乐传承方式。我们现在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唱法的基础,借鉴和吸取了西洋发声方法的技术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与过去相比,歌唱者在训练的方法上、歌唱的各种技巧上、演唱的曲目范围上等等,均与以往的传统唱法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上述的“趋同”问题。由于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模式化倾向,以致我们不看电视屏幕而仅凭听觉,很难区分歌唱者……问题在于目前我们歌坛上的风格太单一了,尚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全国观众对一名民间歌手索朗旺姆的选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将目光投向民间,向民间音乐家学习,必然会丰富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
(二)在专业声乐教学中引进民间演唱风格的初步构想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法的支配,也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特点,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虽然是针对民歌的音乐旋律和歌词而言,然而对于其演唱方法来说,大致如此。大部分民歌在演唱上并无统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在很大限度上是依靠歌手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进行创造。同一首歌不同歌手演唱,常会产生大相径庭的艺术效果,所谓“一曲千家唱,巧妙各不同”。正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在语言、地理环境、文化传统、表达感情的习惯等因素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演唱的发音、吐字、行腔等方面才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同时在各自的审美情趣上,也具有其独特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当代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唯有广泛吸取各种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的歌唱艺术和教学方法,兼收并蓄,我们的民族声乐方能呈现一派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摘要:作为专业必修课之一的声乐课,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师声乐教学的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与音乐院校培养的音乐表演方面的专门人才有着不同之处,前者主要是上讲台,后者主要是上舞台。因此,高师的声乐教学过程必须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即教师竟要教“声乐”,也要教“声乐”,也要教“声乐教学”。可以说,这是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特征,但是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沿袭了音乐院校“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向音乐院校看齐,很多老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往往存在着重技术轻艺术,重比赛拿奖轻基本艺术实践、重视少数条件好的学生忽视条件一般和差的学生、重个别大曲忽视系统积累等现象。这些都违背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质。因此,进入了高师声乐教学的误区。所以,高师声乐教学应抓住四条主线展开。
关键字:高师;声乐;教学
一、声乐技术素质
声乐技术素质教育是高师声乐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要切实解决驾驭声音的基本能力,如在呼吸支持下的歌声品质、声区连贯统一、声区扩展以及音乐句法、旋律美、节奏美等认知与操作的方法等。它必须符合学习者自身个性发掘、培养进程的需要。实践证明,培养声乐技术素质的基本原则为:合理的思路、明确的步骤、循序渐进和博中求精。
对于声乐,有句古训:“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居末。”这古老的意大利美声原则,至今被世人所遵循。如脱离了上述原则都会出现问题,尤其对初学者或声音困惑者来说,会从一种不平衡到另一种不平衡,从一种痛苦到另一种更深、更不理性的痛苦中。声乐演唱是对音乐技术、歌唱心理、作品驾驭能力等多方因素合作形成的完整艺术形式,是整体素质的结晶。如果声乐教师只强调声音,排斥其他因素,必然会造成完整因素相互依存关系的冲突,引起整体形象扭曲,并直接反映在声乐演唱上。所以声乐教师的责任是将各种因素渗透到声乐教学中。沈湘教授“头(头脑——理性)、心(感情)、身(发声器官)三者统一的声乐平衡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便是触及音乐真谛的科学捷径。比如,声乐技术全方位整体调整涉及最简单的音乐、生理、心理、美学等知识以及它们对基本技能的帮助,也涉及呼吸与声音共鸣、真声与假声、感觉与听觉的辩证关系。
歌唱是实践的艺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天性具有歌唱的自发性,模仿性。人们接触声乐艺术的渠道非常广泛,大体是名家、成熟歌手的演唱。没有歌唱知识,凭天性去模仿,追求技能突破,向名家看齐,是艺术不成熟的表现。任何完整的艺术形式都是结果,教育则要研究其过程和教学顺序、基本内容和方法。要研究和利用人具有的歌唱天性,在歌唱实践中培养学生初学声乐对声音生成的基本方法的正确感知:(1)心态的培养:从容、解放;(2)感受力的培养:自然、协调;(3)音乐听力的培养:乐音的品质,精确、美好;(4)感觉、听觉、心理相互合作的意识等。在实践中逐步获取歌唱的良好体验。
歌唱的目的是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大家。很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把歌唱的气息、共鸣等声乐技巧放在教学的重要部位,却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当然,没有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也很难完整地唱好一首歌,但只有声乐演唱技巧就能完成一首好的作品来感染大家吗?
一首好的作品要靠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将它歌唱活,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雪”,一曲唱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要达到这种歌唱的程度,只有较高的歌唱技巧还不行,必须从“情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情感用自己心灵的感受,用美妙的声音打动听众,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音乐作品与声乐演唱情感的培养
歌唱的情感培养,必须是建立在良好歌唱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把音乐作品要体现的东西完整地表达出来。歌唱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只有声情并茂的歌声,才能正确揭示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情感来演绎。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寻找诱发声乐表演的内在体验依据,唤起类似于一度创作者的情感世界,用自己的再认识激发出主体心中“情感的火焰”。
如艺术歌曲《黄河怨》,歌唱者要勾画出一个失去丈夫、儿子,倍受日本鬼子蹂躏的妇女,惊痛凄断的悲绪,欲哭无泪的呻吟,以体现女主人公悲痛无望的内心。特别到最后高潮时,声音要高亢有力,将悲愤激昂,血债血偿,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悲恨情绪充分地宣泄出来,产生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再如在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时,歌唱者从“飘着微云”“吹着的微风”“水面的落花”“水中的鱼儿”“西边的残霞”以及委婉抒情的旋律中,体验出作者思念远方人儿的“拳拳情”“切切意”。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演唱歌曲时,要探讨作品的意境及词曲中提供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曲调和词句,揣摩词曲作者隐藏在歌曲中跳动的脉搏及作品的动机、主题、背景、段落、句读,使歌唱者一接触到作品时,就能打开自己的心扉,用积极的体验去进行二度创作,把自己的情绪融会贯穿到作品中,用自己的全身心,把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中去。歌声才能打动听众的心,才能把一部好的作品完整准确地演绎好。
一、在发声训练中体现美育原则
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歌唱的位置、气息和音色等问题,部分学生在练声时表情木讷、呆滞,声音也由于过分注意位置和气息等,而表现得生硬、缺乏活力。我们知道,练声是要通过人声美来表现音乐作品艺术美。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忽略了这一根本目的,只强调歌唱技术本身所造成的。
因此,在训练学生进行歌唱基本功练习时,应该时时围绕以表现人声的艺术美这个主题来进行。发声训练中,除了强调歌唱的呼吸、位置等技巧运用的同时,更应该在训练学生表现声音的活力、音色表情等方面下工夫。无论音乐作品表达的是高兴还是愤怒、喜悦还是忧伤、轻快还是沉重,都必须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所以,尽管是在发声练习中,也要注重表现声音的活力和音色的表情,并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各种发声训练。不论是练习Legato的连音、轻快的跳音,或者是进行音区统一的练习等,都要尽量启发学生以最积极的状态、最轻松的情绪来进行演唱,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鼓励。同时,还要尽量开发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听觉和感受,分辨出好与坏的音色。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对歌唱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声乐艺术的热情。
二、在技巧训练中体现美育原则
在声乐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将歌唱技巧的训练放在发声练习曲中进行,这样的练习既容易使学生产生盲目和厌烦的情绪,又容易使技巧练习脱离实际作品的表现,产生唯技巧论的观念。通过实践的检验,笔者认为将歌唱技巧的训练与表现具体的作品相结合更有效果。例如,在训练学生掌握气息控制的技术时,可以让学生演唱一些乐句较悠长的作品,像《牧歌》《天山行》等歌曲的练习。在训练学生掌握歌唱位置统一的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先练习一些音域不太宽广的意大利原文歌曲,如《我亲爱的》《尼娜》等,然后再练习演唱一些音域相近的中国歌曲,如《长城谣》《梅娘曲》等。在训练学生掌握较为轻快、跳跃性的歌唱技巧时,练习一些如阿·斯卡拉蒂的《紫罗兰》、舒伯特的《鳟鱼》和中国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会很有效果。
在以上歌曲的演唱练习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表现作品所揭示的思想内涵或音乐形象的表达。比如,演唱《牧歌》要用悠长的气息表现蓝天白云下辽阔的草原上那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象;《天山行》的演唱要注重利用悠长的气息表现出由天山顶上的白云所牵出的万千思绪;在演唱《我亲爱的》《尼娜》等外国作品时,通过对元音歌唱位置的把握,投入更具体的人性情感,将对爱人、对亲人的倾诉和呼唤更形象地表现出来;对《长城谣》和《梅娘曲》的练习则要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当练习《紫罗兰》《鳟鱼》或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歌曲时,在注意控制歌唱声音位置的一致、音准节奏的准确和歌词吐字清晰的同时,更要注重音乐情绪的表现。总之,在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巧时,将技巧的训练融入具体作品的演唱之中,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歌唱技巧,更有助于学生对揭示作品思想内涵和音乐形象的把握,使音乐的美育作用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往往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声音、技巧看得很重,在演唱时炫耀自己的高音、完善的技巧,可总是给人一种不完全、不尽兴之感;教师在教学中也总是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气息的支持、音色的明暗等,对作品的风格、作品的内涵等忽略了,培养出的学生在演唱时技巧、声音都很到位,但表现作品很空洞。当然,要想唱好作品,必须具备完善的技巧,但具备了技巧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个人艺术修养的培养,对歌曲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处理,使学生更加全面发展。下面几方面是本人从事教学以来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
人们由于各自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历、艺术实践以及个人的气质、性格、爱好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对同一首歌曲的表现手法上就不相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那么,我们在演唱同一首歌曲时,就应对它的歌词、曲调、伴奏、和声以及对作品的创作背景等都要进行仔细的研究,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只有真正地了解了歌曲的内涵,才能用真心去抒发,才能唱出感动人心的歌声。如歌曲《黄河颂》,它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曲通过对象征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黄河的宏伟气势的描写,诉说了英雄儿女学习黄河勇往直前的伟大决心。它是一首中华民族的伟大颂歌,激励着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浴血奋战的顽强斗志。这首歌曲的词、曲作家以高度艺术概括手法,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么,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丰富的音乐形象,因此,我们应启发学生在演绎这首作品时就应有一种豪迈的气势,在演唱过程中,要唱出黄河的雄伟壮观,使学生进入歌唱的意境当中,给学生描述这种黄河的壮美、宏伟之情。当这种景象画面进入学生的头脑之后,自然而然地在歌唱之前就会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站在高山之巅”异峰突起、雄伟挺拔的气势,才能表现出居高临下、放眼远眺的意境,才能唱出令人荡气回肠、恢弘浩大的气势,才能演绎出中华民族这种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的巨人形象。
二、充分强调歌唱的艺术表现
有些学生在唱歌时,对歌词能很好地分析,对其内涵也能够深刻地理解,表现时也很有激情,但听起作品来却给人很平淡的感觉,这大多是由于未掌握音乐的表达规律的缘故。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启发,给学生讲解,来培养增强学生的乐感。
1.把握好节奏的律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