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声乐与原生歌唱透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原生态歌唱概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是我国56各民族自古就有的,民族特点显著。它也是为了区别学院派民族唱法的一种说法,因为学院派民族唱法大多吸收了西洋唱法,而原生态唱法却是最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它以传唱为基本手段,以人的活动和情感的表达为核心内容,以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和群众性为基本特色,又以民俗形态作为文化意识的重要内容沉淀下来,因而可以说,它是自然主义艺术的最初形态和最终归宿。原生态歌唱,从歌唱技术上讲,它原本属于民族唱法,保持了民族民间歌曲的原汁原味,是继承个民族智慧凝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它又是从民族唱法派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唱法,其基本发声方法与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又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发声方法不受规范方法的约束,完全来自于生活与劳动中的情感抒发。比起民族唱法,原生态唱法的演唱声音更为质朴和直白,咬字行腔依照本民族的语言习惯更加口语化,同时演唱的服饰与演唱风格等也都更符合本民族的外部形象。
对两种唱法的思考
本质上它们蕴含的东方文化色彩就能够说明这两种演唱形式是同根同母的。但是它们在表面形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似乎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但又在艺术领域中并存着、平衡发展着,这种现象背后的理性因素是值得去分析研究的。(一)从发声方法上看原生态民歌在演唱中尽量掩饰纯技术造成的过于完美的音色,而将发声位置略微超前靠,将共鸣减弱,追求一种单纯、朴素、自然的声音,当然,这是从经过学院派发声训练过的笔者的角度来分析的。而学院派民族声乐在演唱时十分注意发挥共鸣腔体的作用以及换声技巧的运用,演唱的作品也是与西方音乐的结合中创作而来的,具有浓重的西方音乐痕迹。(二)从演唱作品上看原生态民歌有大一部分是生动完整的叙事性民歌作品,如陕北民歌《兰花花》、河南民歌《小白菜》等都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同时它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也反映出了个原生态民歌之间差异和鲜明的个性。学院派民族声乐作品大多由时代背景、文化意识和道德观念的相同作曲家们创作而来,他们在音乐语言、结构、唱法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趋同的态势,在作品的风格方面也逐渐统一,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民族风格歌曲。(三)从审美角度看重视发音吐字,要求咬字清晰、声音通畅,这是原生态歌唱与学院派民族声乐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原生态民歌大都用方言演唱,所以在歌唱中有大量的衬字、衬词、衬腔的运用。学院派民族声乐就不同了,它讲究的是运用普通话演唱,注重唯美,体现字正腔圆的声乐美学理论,在发声上更多是注重甜美、通畅。
原生态歌唱对学院派民族声乐的影响
通过思考,笔者在此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希望与学院派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1.以西方传统唱法为基础的声乐教师去教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过多的强调西方唱法的科学性,模仿西方唱腔,忽视了民族声乐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艺术效果差强人意,使得教出的学生却都是一个味儿。2.现在很多的学院民族声乐学习过程中没有开设戏曲、曲艺等相关课程,声乐技法训练与民间音乐课程之间的断裂,导致民族声乐的学生民族本质的东西没有吸收到,西方传统唱法的精髓又没有真正弄懂,悬在了半空。这样的问题可能还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声乐教育工作者们积极的思考,探索出更科学更可行的教学方法,我们民族声乐未来的发展道路就会更宽广。科学具有普遍性。科学的演唱方法在西洋唱法中有,在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也有,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识别,如何去借鉴与继承。我们声乐教育者的任务是把科学演唱方法的普遍性运用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性当中来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多姿多彩,发声方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原生态唱法的有些发声方法的科学性更是不可否认。青海的民间歌手“花儿歌王”朱仲禄80岁了还能唱,其歌声依然动听,气息依然悠长,可是不比学院派出来的人差,所以民间唱法中有许多东西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院派学习的。原生态歌唱与学院派民族声乐不是对立存在的,而是同根同母。我们也可以说,学院派民族唱法正是原生态唱法受西方声乐影响而产生的结果,是从原生态唱法中派生出来的新型演唱形式。不论从任何角度上讲,原生态艺术都是中国声乐艺术的源泉与根基,理应得到保护和发展,被其他演唱形式借鉴,与其相互作用,派生出更精彩的声乐类型。
作者:张璐单位:淮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