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演唱声乐教学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演唱声乐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演唱声乐教学论文

一、教具比较法

在声乐教学发声阶段中,则开始强调打开口咽腔发声,要求口开、鼻孔开、眼睛开(睁)、喉咙自然打开,形成从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的一条共鸣通道,通俗来说就是以惊愕状吸一口气。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认识、理解、掌握这项技能,可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玩具来当教具,使声乐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大嘴手偶教具的运用

1.口咽腔横竖打开的不同

将手偶的嘴以两种方式比较口咽腔的打开,一种是竖开,另一种是横开。手偶能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口咽腔的打开。通常美声是用竖开,想着“噢”,软口盖自然提起,口咽腔自然打开而稳定;民族唱法用横开,想着“衣”,软口盖横向打开。对于不同嗓音条件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唱法,因材施教。

2.韵母位置的对比

在歌唱中文作品的时候因韵母的着力点不同,分成了四呼: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这里主要介绍前面两种。唱w哇、t他、l拉、m妈,这些母音属于开口呼,着力点在喉咙,将手偶的嘴打开,指着最里面,引导学生唱母音时要着力于喉;而唱ti踢、li里、mi米、ni你、di地,这些i母音属于齐齿呼,着力点在牙齿,指着手偶的牙齿,引导学生唱i母音时的要着力于牙齿。也就是母音在口腔后面发声,i母音在口腔前面发声,这样生动的对比,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二)彩虹弹簧教具的运用

彩虹弹簧在声乐教学中主要用于歌唱位置的上、下、前、后的直观对比。

1.上与下的对“上”即是低音上唱

指的是唱较低音区的时候,仍然要保持发声向上的高位置。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双手竖拿弹簧,上面单手向上拉起弹簧,引导学生在低音区向上唱。而“下”即是高音下唱,学生通常唱高音的时候容易喉头上提,声带容易发紧,影响发声,因此高音要往下唱,使喉头自然下沉。同样双手竖拿弹簧,下面单手放开弹簧,使其向下松开,这时引导学生在高音区往下唱。还可以让学生拿着弹簧唱,直观理解、掌握低音上唱、高音下唱的技巧,这在实际教学中效果立竿见影。

2.前与后的对比

“前”即是面罩部位,即为鼻咽腔和头腔的共鸣,也是声乐演唱中追求集中、明亮、靠前的共鸣位置。为了让学生理解这抽象的共鸣,教师双手横拿弹簧,单手向前拉弹簧,引导学生歌唱时向前唱。“后”即是喉腔共鸣,也有专家形容为“吸着唱”,特别在演唱意大利文作品时,后者是必要的发声途径。教师双手横拿弹簧,单手向后像射箭姿势拉开弹簧,引导学生歌唱时向后唱,这时的歌唱通道会非常畅通,喉腔共鸣会放大。

二、声乐演唱感觉比较法

(一)腔体控制感觉比较

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腔体控制感觉的掌握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不同难度、不同强度的发声练习,让学生体会腔体肌肉控制的感觉。比如说“软起声”和“硬起声”的不同。“软起声”往往会让学生走入过度“松弛”的误区,实际上“软起声”时得引导学生使劲用力小声唱,在保持腔体紧张度的打开下,缓吸气发声,让声音缓缓唱出,如同水龙头保持开得比较小的感觉。“硬起”就是引导学生发声前保持不吸不吐一刹那停顿的感觉,起音要积极敏捷,有爆发力但不能太过度。

(二)声音听觉的比较

声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训练学生拥有敏锐、聪慧的听觉是相当重要的。

1.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演唱的作品录下来

与歌唱家的录音版本进行对比,让学生加深对声乐作品声音的理解,反馈回内心形成听觉需要,从而帮助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

2.对于同样一首声乐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可播放不同演唱形式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区别,歌唱家之间的区别,从而进一步认识、理解声乐方法的不同。总之,在高考声乐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能使学生明确声乐学习的目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对声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掌握科学发声方法。

作者:左静单位:惠州市华罗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