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协调肌体运动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协调肌体运动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协调肌体运动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是一种肌体的运动,科学的歌唱方法是通过肌体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歌唱声音的高低、强弱及抑扬顿挫都与各个器官的协调积极运作息息相关。想要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可以运用肌体运动规律来实现。本文主要从肌体的运动方式、形成、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阐述。

一、肌体在歌唱中的运动方式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细心的人就不难发现,“哭泣”这个动作对于学习声乐专业的人来说是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歌唱技巧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因为情绪不好的时候哭泣过,但它在一定的时间内都不会令你的声带感到沙哑。因为在哭泣的时候会有一抽一抽的身体运动,此时的气息自如、下意识吸到肺里的气息比平时要深,肺活量增加,同时明显感觉膈肌的扩张,小腹肌肉的收紧。歌唱时经常提到的哼鸣,此时伴随着哭腔自然而然地运用上了。这种肌体的协调运动方式正是科学歌唱时的运动方式。再如,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抬一件非常重的东西,必然要用上全身的力量,膈肌、小腹收紧产生一种向上的力与耳、颈部肌肉收紧和声带闭紧所产生向下的力量形成一种对抗,沉重物体在这两种力量下便被抬了起来。在生活当中,人们的用力方法和用力习惯都是如此。虽然这种肌体运动并不是我们进行科学歌唱时所需要的,但它却是我们进行科学、正确歌唱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科学的歌唱所要求的肌体运动是:把抬东西时小腹膈肌向上涌的力量变得不是重重的、直直的向上冲的力而是变得非常有弹性、不僵化向下铺开的一种力,而把颈部声带向下的力量沿后咽壁背部向下伸展,使发出的声音极具伸缩性并伴有科学适度的泛音。综上所述所有这些肌体的运动动作都保证了歌唱的准确性、科学性,只要记住它们的运动规律走向,那么歌唱技巧的掌握就不再是摸不着、看不到、抽象的了。

二、怎样才能形成科学、正确的歌唱肌体运动

要想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歌唱肌体运动首先要心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万事万物我们都要细心观察,随时都有可能对我们产生非凡的意义。“哭泣”“抬重物”等这些动作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就我们的专业而言,又有多少人会把它应用到我们的声乐教学中去呢?所以平时一定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心细的人,细心体会“哭泣”“抬重物”等运动动作规律走向,最终完美地嫁接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其次要勤于思考。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声乐演唱者,正是凭借“表象与联想”的思维与意志等来间接地控制调整歌唱器官的运动,使操作性的演奏自身“乐器”成为可能。如:对呼吸运动练习、对共鸣腔体的打开运动练习等等,我们要不断地思考、想象正确歌唱肌体运动的过程。再有就是细心与勤于思考二者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正确歌唱时肌体的运动动作的细心观察,充分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掌握肌体运动的正确规律,从而引领了正确、科学歌唱的进行。

三、肌体运动对歌唱技能形成的作用

一提到声乐教学,首先人们认识到的是注入式、传统口传心授式的教学,如吸气深、喉咙打开、找高位置等,其内容不具体、不直观、不形象,没有依托,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动脑思考发挥创造力、想象力更是一种奢望。而协调的肌体运动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缺陷,如我们说的“哭泣”“抬东西”等这一系列的协调的肌体运动,使学生能够在歌唱中有所依托,下意识地调动了自己的积极性,试着笨拙地运用肌体的运动规律,思考如何完美地把肌体运动动作运用到歌唱当中去。可见歌唱技能的形成是以运动动作记忆训练为核心的。正确的运动操作与控制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声乐的快与慢,更直接影响了歌唱技能的形成。

参考书目:

1.李树忠:《歌唱与声音训练音乐论丛(五)》,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2.李晋瑗,李晋玮:《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版.

3.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胡桂荣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