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目前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教师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与课堂纪律,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多只是走个形式,这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造成影响。小学数学作为一个逻辑思维严谨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忽略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可以把问题设置为课堂的主线,使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进行“数学广角——搭配”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经验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比如,在小明的衣柜中,分别有2件长袖,4件短袖,还有3条短裤与1条长裤,长袖与短袖都属于上衣,长裤与短裤都属于下衣,那么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衣,小明有几种穿法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来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使学生可以积极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去。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调动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无法集中精力来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逐渐进入了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运动”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对图形的运动进行展示,这种直观的方式更容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的理解。除此之外,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与讨论,还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使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通过小组合作来引导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且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并对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与发言,使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形成思想上的碰撞,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学习。在计算多边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发言,提出多种测量方法,比如测量法、拼接法等,以此来体现学生的集体智慧,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
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先要让学生了解独立思考的概念与重要性,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产生对问题的初步思考,让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面对新的知识与问题时可以直接进行思考,并且可以独立地解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思考过程的关注程度。但是,由于小学时期的知识点与问题过于简单,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时会以成年人的方式来进行思考。这让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教师仅让学生对概念进行背诵并通过布置习题来进行练习,这样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数学概念,没有对其进行了解与思考,背诵概念的方式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缺乏理解,并且容易忘记。学生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只能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进行巩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法找到根源,只能进行反复的背诵与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从而引出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可以先用加法的知识来进行引导,将乘法的公式转换成加法,并让学生对这些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在学生完成计算以后可以将公式串联起来让学生观察这些公式的共同特点,并对这些公式进行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对这些公式进行探究。然后,教师可以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对乘法公式进行思维转换,再对与乘法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乘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即使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忘记公式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思考与推理来计算出真正的结果,能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除了对学生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相似,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建立知识体系来展开教学,只是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时,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场景,然后带领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熟悉程度来弥补学生认知与理解能力的不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经验转变为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老师加强对情境创建与选择的重视。教师在选择教学情境时,要对班级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与决定。对小学生而言,只有符合自己实际生活的情境与例子,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场景中,并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更好的理解。通过创建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对知识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思考过程,而不是通过记忆来进行理解,并且要避免因记忆出错所带来的困境。教师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建
在小学学习阶段,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思考,使学生围绕着知识点来找到正确的答案。一旦学生出现了缺乏逻辑思维与思考方式的情况,思考便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考过程进行培养,可以重新对教材上的内容与知识点进行整合,通过知识的逻辑体系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通过练习题目来完成。当前数学教材的知识点过于分散,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分布在不同的年级上。这样的教材虽然符合学生的知识增长规律,但却过于分散,并且由于不同的知识点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在学习后期会忘记前期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的过程中要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将知识点进行串联与总结,在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时,可以使学生根据旧知识的逻辑线来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对知识进行推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复习遇到了难题,也可以通过推理知识点来解决遇到的难题。同时,对于公式类的知识点,学生也可以用推理的方式来进行理解与巩固,这样学生对于公式的运用与理解也会更加透彻。经过多次的重复,学生不但可以掌握思考方式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一些小游戏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陈延烁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