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统教学方式在课程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利用二者的优点,将使教师从电脑屏幕后解放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因题而异,采用设问、提问、讨论、启发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慢慢领会,保证思维的连续性。教师将重点和难点板书在黑板上,能帮助学生记住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中国地理课程
资料显示,学生只靠听觉获取信息3日后可以保持10%,靠视觉可以保持20%,视觉与听觉结合可保持65%。教学即以适当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视、听等感官参与,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社会行为。现代高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实时性、直观性、交互性等特征[1],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尤其是视、听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和记忆更多知识,因此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形式。近10年来多媒体教学迅速成为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某些教学领域大有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趋势。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扩大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甚至使教师成为展示多媒体课件的工具,这就可能导致学生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幻灯片的色彩等方面而忽略了学习内容,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步于学习感受,与预期教学效果相差较大。[1][2]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辅助教学工具比如电子教鞭、粉笔、黑板等的帮助下,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3],往往能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中国地理是高校地理学的主干理论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怎么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系统掌握中国地理知识,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授课速度快,能满足中国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需求,但只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等缺陷。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则是高校中国地理课程多媒体教学需要探讨和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在分析高校中国地理多媒体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传统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一、中国地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特征分析
中国地理课程分为总论和区域分析,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的基本状况,比如自然状况、人口经济、文化等,区域分析则把中国分为8个区域,详细介绍不同区域的自然状况、工农业发展、环境状况等,整体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笔者主要从第一部分中国的自然状况分析中国地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资源的丰富性和视野的多元化。[2]它能够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声音、图片、视频等融合于文字当中,立体呈现,形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课件。其大量形象、生动的素材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比如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中包含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的区位与疆界、中国的地貌等内容,主要使学生掌握中国位置、地貌等的基本状况,学习难度不大,却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这些学习内容琐碎且繁杂,纯粹的地名、名词等的记忆使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把学习内容融入动画设计和相关图片中。比如教师可以用动画展示中国的疆域发展历程,以精美图片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地貌情况,再加以适当的讲解和引导就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这样对静态知识的直观、动态的展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多媒体教学情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集中表达,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中国地理课程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结构中的季风气候是一个知识难点,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尤其是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中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流来源、形成原因、流动方向等,使学生在理解季风气候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能够解释中国季风气候的特征,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最后,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约备课时间,提高备课质量。教师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图形,如果采用手绘的方式会花去大量的时间,而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或者扫描等方式,把现有的图件或公式应用到电子教案、课件中。
(二)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又被称作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而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不仅达不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比如中国地理课堂教学如果只采用多媒体教学而缺乏教师适当的讲解和引导,就会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观赏,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虽然信息量大,但滥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不仅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容易冲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影响教学质量。
二、传统辅助教学工具在中国地理课程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学生听和练习为主,同时借助必要的辅助工具比如粉笔、黑板、电子教鞭、挂图、模型等的教学模式。[3][4]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5];同时,辅助教学工具的使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教师的中心地位有助于灵活掌握课堂的容量和进度,因材施教。与此同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往往又会导致学生主动性的缺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容量有限也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吸引力有限。因此,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点,将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一)板书设计在中国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板书设计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多媒体教学往往是课件信息量大,教师讲授速度快,图片、图表和影像多而文字较少。学生如果没有预习很容易忘记或混淆学习内容。因此,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关键词形式板书在黑板上,形成课堂教学的主线与核心内容,即主板书。待新课内容讲完时,利用这些板书可以更好地回顾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一些公式演算、补充内容、零散知识点等也可以利用副板书呈现。另外,教师板书字体的整洁、美观等还能增强教师的魅力。比如教师讲到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时,重点要让学生掌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特征、中国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中国网格状的大地貌格局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教学时如果按照备课方案的顺序,直接用多媒体放映所有的教学内容,黑板上不留任何板书痕迹,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很难对课堂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多媒体放映出高分辨率的中国地形图,并向学生解释地形图中不同颜色代表的意义,让学生自己思考中国地形有哪些特征,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中国地貌的三大基本特征,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容易把握课堂内容的要点。教师在讲授中国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时,如果直接用多媒体放映中国地形图,告诉学生西高东低的特征,学生不易对地形特征形成直观的概念。但是,如果教师在放映中国地形图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世界的第三极是什么,世界屋脊在哪里”,并以副板书的形式写出来,接着可以找学生回答问题进行互动,最终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为4000-5000m,是世界第三极,也是中国基本地形的第三阶梯,并把这些内容书写在副板书的位置。教师让学生在多媒体放映的地形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周边的山脉都有哪些,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找到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并写在主板书的位置,然后以类似方式讲授其他阶梯的状况。
(二)电子教鞭在中国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由于多媒体主控台一般是放在讲台侧边而不是教室中央,这就使教师的讲话位置与屏幕信息相分离,形成两个中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光笔的应用使教师从主控台前解放出来,可以穿行于教室内,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且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表情的变化知道其对知识的理解情况。还可以杜绝学生(尤其是后排学生)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比如在讲授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第三个重点“网格状的大地貌格局”中需要学生掌握构成网格状大地貌格局的山脉以及网格状大地貌格局中镶嵌的其他地貌类型。教师如果只是放映多媒体来讲解山脉及其他地貌,课堂氛围会枯燥无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如果在多媒体放映中国地貌的同时,采用电子教鞭控制PPT放映的速度,离开讲台,到学生当中去,用电子光标引导学生观看构成中国网格状大地貌格局的山脉位置,以及在网格状大地貌中镶嵌的其他地貌类型与位置,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讲授的节奏,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利用二者的优点,将使教师从电脑屏幕后解放出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并根据其接受情况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因题而异,采用设问、提问、讨论、启发、例题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留出思考时间,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慢慢领会,保证其思维的连续性。三是有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将重点和难点板书在黑板上,能帮助学生记住课堂的主要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生学,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0(1):49-50.
[2]刘坤.谈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2):108-109.
[3]姚义静.论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0(15):191-192.
[4]阚显文,朱英贵,王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合的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558-561.
[5]李桂成.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9(6):146-147.
作者:孙丽 李志文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