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构建层次分明的领导机制
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首先要构建层次分明的领导机制。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的深入和贯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突破,健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领导机制,加大领导力度,明确职务规范,划清层次要求,是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领导基础。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首先应做到合理规划,其一是进行领导小组职务划分,应明确组长与成员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党委书记和副校长为主要领导核心,下面可以根据职能的不同划分为几个部门,即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工委、思政部门等多个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负责并管理本部门的相关事务,争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其二是设立专门的认证机构,及时的对人文素质的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测,对于一些建设过程中的漏洞和疑点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使得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和落实。
2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1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人文素质的课程结构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规划,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一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及“人文素质教育隐形课程”。前者主要是依靠正式课程的设置和相关教材的学习来开展的,用于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学习的教材主要包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其次还包括文、哲、史等拓展课程方面的学习,通过对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的学习及研究,有益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可以促进人文素质的养成。后者主要是指外界条件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外界条件主要是指学校的教育环境、文化氛围、教育制度等,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行为观念、做人做事态度等,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隐形课程”的发展力度,促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
2.2设置多样的课程形式为了实现院校与企业及社会发展的完美接轨,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形式方面要善于改革、勇于探索和实践,把对于学生人文教育的课程从教师内带到教师外,通过对一些合作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合理的企业制度进行宣传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院校可以定时的开展一些有关于文化交流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通过对学生设计和创作的作品进行展览和评价,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人文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和发展。
2.3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技术课程的教育和学习,在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体验。在课外的教育活动,比如科技教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也可以借助一些高端的科技或媒体,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促使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3构建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
3.1明确人文素质考核的评价标准及方法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的学习和培养,为了有效的检验培养成果,院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制定符合人才发展的战略要求和蓝图,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人文素质考核的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层次性,而且务必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如实进行,做到考核标准公平、合理、可靠!人文素质的考核及评价方法一般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划分为两大方面,即“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通过两种评价方法的有效结合,在对指标的定性过程中量化处理,具体的量化及定性方法主要包括:查阅资料、召开会议、实地考察、访谈记录等,促进人文素质的培养。
3.2完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教育运行机制的评价。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的评价工作主要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主要用于评价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组织建设等。第二,教育师资队伍的评价。由字面意思可以理解,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考核的是教师的来源组成、学历及专业结构、科研情况等。第三,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价。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主要考察的是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培养要求,设置的科目是否层次合理、领域广泛等。第四,校园文化环境的评价。校园文化环境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学校的硬件及软件的设置状况,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塑造优秀的人格素养,它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学风建设等方面。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面对21世纪的人才战略的不断发展,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自身,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早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何金刘香格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