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该校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余实践系统,主要通过设立“三大目标”,构建“两大体系”,实施“三大措施”来实现。围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教育目标,搭建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社区、班级四级联动平台,建立全校教学、行政、教辅、后勤四方协调机制,构建“十二大类、五项主题、二十一个模块、六项服务延伸”的四级赋分平台,实现素质教育课余实践评价“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2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余实践评价体系的创新
2.1育人理念的创新该校立足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新需求,依据科技人文相融的“绿色教育”理念,提出以培养现代“和谐职业人”为目标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简称为123456,即一体:现代“和谐职业人”;两翼:先进企业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三阶:专能精、通能强、素质高;四质:思想品德、专业、文化、身心素质;五德:爱、学、诚、敬、新;六能:自主学习、信息处理、数字运用、表达沟通、团队合作、创新创业。
2.2体制机制的创新①机构设置。在学院党委统领下,成立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学院领导做组长,学工部、团委、二级学院负责人任组员。素质拓展中心作为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在团委的常设机构,负责指导二级学院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和全院团学组织开展学生素质教育课余实践各项日常工作。各二级学院设立分院素质拓展中心,负责组织各班团组织和二级学院团学组织开展学生素质教育课余实践各项日常工作。健全学生素质教育课余实践活动数据库,负责对所属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进行审核、抽查和管理,并接受学生的查询核对和修正。②制度管理。制定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纲要》、《素质教育课余实践评价方案》、《素质教育课余实践学分(分)评分体系方案》等。每年编制《素质教育课余实践材料》发放给每位学生,宣传推广规章制度,并依照执行,建立标准化的长效机制。③保障措施。制定实施《素质教育课余实践保障和监督办法》、确保该项工作人员配备到位,团委专职干部负责制订、监督、管理、协调素质教育课余实践评价体系的各项工作,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也安排专人落实对接此项工作,学院十二个专项平台由各部门负责人牵头,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日常管理。经费上,学院每年划拨素质教育课余实践专项经费,保障平台管理、师资工作、学生活动及其他工作环节运行。
2.3实践操作的创新①分数换算制。学生参与各平台活动,并获取相应的素质分。素质分上不封顶,但每学期折合成素质学分最高不得超过12分。素质分作为评优评奖的基本参数,作为优秀毕业生选拔的重要参数。素质学分纳入学生选修课学分体系,毕业时不得少于36个学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合格折合为选修课2学分。②双向积分制。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社区、班级四级平台设置了21项和6项服务延伸的加分项,鼓励学生参与到学院素质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同时在学生社区平台和二级学院平台针对文明寝室创建和晚自修等表现不佳者实行倒扣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的双向积分制的实行,使得学生充分的意识到这张“第二成绩单”的重要性。③网络公示制。创设了素质分网上“公示”平台,实现事前活动项目公示、事后加分情况公示,使得各项目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监督,旨在保证素质分加分的公平性和公开性。
3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余实践评价体系的完善
3.1规范评价体系,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做好《学生课余素质教育评价方案(试行)》,特别是班级、二级学院、学校、学生社区四级素质课余实践赋分平台的科学化运行,加强调研和协同机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厘清各个模块活动项目的授分层次,明确标准,细化项目,做到层次清楚,标准明确,项目细化。实现顶层设计的科学化、实效化和可持续化。
3.2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发数据库学校针对学生课余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在“网络公示”平台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出数据库模型,实现与学校其他有关学生信息系统的科学关联,特别是与学校OA系统绑定。团委有关工作负责人、网络技术人员、各模块基层操作人员、学生共同参与数据库的建设,提出意见,不断试错,逐渐完善。满足教师、学生的信息查询需求和有关信息统计需求,最大效益地服务于素质教育课余实践评价体系不断发展的实际要求,真正发挥其第二课堂“网络成绩单”的作用。
3.3加强社会认同,加强宣传推广要积极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在企业的认可度,并将素质教育课余实践以学分要求明确进入学生培养系统。对于学生各项素质分数,能够在该系统中方便查询,使企业迅速了解该学生课堂学习,各项素质发展状况,使企(事)业单位对该第二课堂素质学分平台的认知、认可度有待进一步强化。使该校第二成绩单承载学生在校期间的素质拓展表现及其成果,成为社会人才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参考。
4结语
实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的精髓;探索学生参与团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记录成为“第二成绩单”的可行性,强化校园内和社会上的认同度,是当前团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校构建的素质教育课余实践评价体系,在育人理念、体制机制、实践操作方面得到了创新。
作者:赵冉张妮佳谷文鹃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