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素质教育探讨(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梅贻琦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高校管理者,他所开创的清华黄金时代以及西南联大经典办学模式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分析和借鉴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对开展高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生于天津,中国著名教育家。1915年梅贻琦到清华大学任教,自此呕心沥血于教育,服务清华大学长达30多年。1931年被任命为清华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主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务。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他的教育理论和主张,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这要求教育加快发展步伐,以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也是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最终评判标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梅贻琦教育思想进行认真梳理,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育学规律,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有着极大的启示。
一、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内涵
1927年12月《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一文中,最早记录了梅贻琦的通识教育思想,强调要充分重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扩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选择课程的主动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可以说,梅贻琦的通识教育思想随着其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而发展的,更是为了适应当时大学生培养需要形成的。在《大学一解》中,梅贻琦写到:“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识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识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梅贻琦通识教育思想认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基础教育内容。在大学,学生广泛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多学科知识,涉猎多学科内容,了解不同学科文化,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未来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和强大社会竞争力的前提。而通识教育视角的大学教育则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要具备宽与广厚重的特质,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知识储备、灵活的知识运用,而不是围绕培养学生某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来开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实施通才教育要重视教师品行对学生的影响,良好的品行能够引起学生的敬仰和效仿,其重要性往往超过教师学术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促使教师迅速成为学生专业的引导者、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辅导者。高校在教师聘任中要全面考察,严格把关,积极实施动态管理。学生对品行高尚教师的敬仰和效仿是全方位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向师学习,梅贻琦提出了师生同游概念,即让教师和学生如同水中的鱼一样,在学校这个教育环境中共同生活,做到“从游既久淇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期而至”,打破“教授者”和“接收者”的传统定义,用共同学习理念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将教育资源发挥到极致,使“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促教”成为现实。通才教育思想是一种大学教学思想,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主张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
围绕通才教育思想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学风建设,重视师资队伍,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加强大学生的智育教育;提倡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培养学生品德,完善学生人格,造就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重视体育发展,将体育与学业并重,使学生具备健康体魄、坚韧毅力、团队意识;加强美育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突出群育思想,重视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同时保持自己特性;鼓励学生参加劳动,以培养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梅贻琦的“六育并举”使大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丰富了通才教育思想内容,也为通才教育思想的实践提供了路径。在梅贻琦的管理下,清华大学快速发展的成就证明,通才教育思想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塑造清华大学独特品质的重要原因。
二、通才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些人认为:因为科学和技术高速发展,根本没法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去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内容,因此只需钻研一门专业,大学教育应当适应这种需要,进而出现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不科学、冷热门专业对比明显等现象,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了局限。为此,要将通识教育置于培养学生的中心地位,在通识教育思想启发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素质教育工作。
1.文理学科渗透,优化素质教育课程。目前的大学课程多围绕就业和社会需求设置,实用性很强,但过分强调就业需求和专业教育,容易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且使学生养成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大学生要拥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而大学就是锻炼获得这一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要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全面发展自我的基础。借鉴梅贻琦先生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融合的成功经验,优化素质教育课程,做到文理结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穿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充分调研,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增加选修课比例,扩大课程涉猎范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知识和个人特长,研发开设新课程,同时吸引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文理结合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对文理学科知识都有所收获,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养成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成为有责任心的青年;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力。文理渗透,优化课程,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把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相组合,优化人才培养要素,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2.提倡民主氛围,建设和谐师生关系。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表述,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以带给学生经历、体验和收获知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是在民主环境下,师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围绕成才目标开展对话和交流沟通,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发展。改变严肃拘谨的教师形象,用自然亲切的态度面对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更加方便师生间讨论学术内容和人生哲理,师生关系融洽,接触机会增多,交往中也就自然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而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教师、了解教师,在教师言行影响下,自然完成了“启发引导”、“从游濡染”的过程,这正是当代教学活动要努力追求实现的状态。在充满民主的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上,要重点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更善于启发激励学生的好奇心,根据不同知识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收获,这对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3.创新教育理念,拓宽师生交往渠道。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把教育活动转变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使教师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提升的指导者、良好习惯养成的促进者、健康人生发展的激励者。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改变“居高临下”、“灌输式”的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目的询证,带着疑问讨论,带着收获分享,带着真理生活的学习生活习惯。积极拓宽师生交往渠道,为学生创造更有利于提高知识技能、品德修养、身心健全及社会能力的教育环境。
师生交往渠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够担当起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隐形课堂”的重任。梅贻琦提倡加强教学和学校生活领域的师生联系,对创新教育理念、共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不能忽视的指导价值。教师要主动建立多层次不同渠道的师生交往平台,以了解学生对素质教育活动的评价、建议和成效:通过网络媒介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能把握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辅导工作;通过第一、二课堂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与学生加深了解,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对某一具体发展问题讨论的学习;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学习模式。
4.重视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精神塑造。梅贻琦重视校园文化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团的发展和交流,提倡通过活动营造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中隐性教育手段的实施。所以,学生宿舍的安静、食堂的整洁、教室图书馆的秩序、实践活动的设计、教学仪器设备,都成为实施通才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产生极大促进。科研创新作为现代大学重要职能,在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极为重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各种能力和知识,将各科知识融合利用,实现知识的迁移,不仅是通才教育的有效实施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大学精神的关键举措。
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和谐人,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借鉴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使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会贯通,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江渝.“通才教育”:西南联大成功经验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8)
作者:高飞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第二篇:大学素质教育社会性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针对大学素质教育社会性创新薄弱的现状,根据大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的特点,提出融社会性创新于大学教育的理念,通过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梯队、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等这些方法,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社会性
大学教育是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要求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才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其他发展(如德、体等方面),即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而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生命力,是大学的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学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大多局限于课堂情景的自我创新,而忽视了创新的社会意义,即,没有将创新与实际应用、技术前沿等结合起来,缺乏社会性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的锻炼,必将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对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可以通过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等这些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内在的社会性科研创新机制和素养,以期满足学生后期的职业需求。
一 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大学教育不仅要提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由教育部和全国学联组织实施的“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早已明确指出,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促使其在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创新创业、思想品质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然而,要确保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全面良好有序地进行,必须要求高校老师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确定创新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将其全面贯彻应用到大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坚强内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全面的素质教育观,构建科学健康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 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
大学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地方,其实施的素质教育追求的创造性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课堂创造性和社会应用创造性的衔接和过渡。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创新。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性创新的培养,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创新理念,逐步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在理论教学环节,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指出其和现有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未来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充分调动其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理念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创新活动,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从最初的模仿行为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创新活动,为日后从事相关创新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外时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大学生不仅具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智力基础,而且具有从事创新性活动的基本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在要求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的外延扩展。首先,针对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知识、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创新活动。其次,可借助外部媒介如科技文艺活动等途径来宣传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性,调动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积极性,使学生能逐步从看科研发展到爱科研的程度。最后,针对学生参与课题存在的问题,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完善大学生内在的基本科研能力结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 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认证体系和评价机制。其中,素质拓展认证体系是实现计划目标所必需的条件,而素质拓评价机制是确立学生素质的社会认可性。基于创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专门的认证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全面设置大学生素质认证指标,将创新纳入大学生素质的考核内容,确立创新在大学生素质认证中的重要地位,达到有效保证认证内容的合理性和认证结果的实效性的目的,建立良好的社会认同机制,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
五 培养大学生科研梯队
在大学里,科研活动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必不可少的途径。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一般性实验操作,因此学生要独立从事科研创新活动,难度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实施导师辅导制,组建以高年级为主,低年级为辅的学生科研梯队,搭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选定一些具有较大潜力且难度适中的课题进行研究,当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中遇到问题时,老师从旁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外,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可以实施小组内互助、小组间竞争的激励机制,形成和谐有序的科研氛围,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其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创新的能力,为日后从事相关行业进行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
六 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
大学里建立完善的长效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是完全必需的。要建立适合本高校的长效科研激励机制,必须要结合高校科研的特点、科研人员特点和科研团队特点,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根据本高校目前不能够招收研究生的现状,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方式激励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建立合理的科研活动奖罚制度,实施以激励创新为导向性的成果分配制度,明确个人在论文、专利等各类成果的贡献,尽量合理公正量化科研成果,实施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奖励活动,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
综上所述,为了增强大学生社会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素质教育要采用将社会性科学创新活动融入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理念,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其次在日常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渗入创新思想,使学生树立创新的理念;通过开展讲座,实施科研计分等政策,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通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新活动,重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发展学生科研梯队等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此外,我们还应该将创新纳入相应的大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实施科研量化奖励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参与科研创新活动,重视科学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以适用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创新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洁营,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5):29-30.
[3] 黄成华,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策.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28-31.
[4] 白新芳,张艳红,唐心亮.学研结合,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素质,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72-75.
[5] 黄锁义,李容,潘乔丹,黄世稳.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11(2):22-24.
[6] 甘霖.论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国青年研究,2003(3):81-83。
[7] 陆慧娟,梁丽,龚宇平,王康健.以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11(3):34-36.
[8] 李海霞,杨清林,贾顺莲.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探索与建议,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64-65.
[9] 巴连良.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1月。
[10] 李盛竹,付小红.促进知识互补效应的我国产学研合作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4(3):52-55.
作者:彭正宇1,刘红梅2 单位:1.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2.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第三篇: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孝道文化之于大学教育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期间强调: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内核是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作为社会细胞家庭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孝道文化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融于我们的骨子里,沉淀为单一个人、社会群体日常生活的行为指南。在现代大学精神重塑过程中,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很直白的。
(一)育人的需求。《说文解字》解释,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作为子女回报、感恩父母的原始美德,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最真挚表达,源于人性中最本真的自然流露。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它是子女与父母亲情关系道德规范体系维系的纽带,是家庭和睦相处的润滑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人的首位是德,从古代到现代都如此。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其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古代教育、社会教化得以衍生和传承的根源、始点和基本内容。后来曾子将孔子的事亲之孝扩展为五伦之孝,由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极力推广孝道的教化,扩延孝道的涵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与教育方针相关的内容,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因此,把孝道文化传承和我们的品德教育、感恩教育、实践教育、课堂结合起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是高校育人的内在需求。
(二)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城镇化进程让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邻里关系发生改变,独生子女现象催生和加剧了代际冲突,信息科技发展改变了青少年思维交流方式,再加上物质主义、功利主义、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等思潮的影响,让一些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打骂父母、不赡老人、忤逆长辈等事件、现象时有发生。“扶不扶”、“帮不帮”、“养不养”等道德伦理行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这背后折射的实质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缺养。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截止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城乡空巢家庭达50%,空巢老人突破1.1亿。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现在子女都不在身边,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人们普遍较重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资金扶持,但在精神慰籍、关心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有的甚至整年都不回家看望父母,物质孝顺很多时候代替了精神孝顺。其实,我们知道,老年人有时候需要的,仅仅是一种精神的陪伴。因而,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在凝聚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维系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方面,传统孝道文化的回归,刻不容缓。在大学生中践行孝道文化,实现孝道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将崇高的道德品质落实到具体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实现个人价值,为家庭、社会、国家减轻负担的重要渠道。无疑,这是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孝道文化之于文化素质教育
我国素质教育的起源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它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内需。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过程。高校结合文化育人的特性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需用可见、可听、可闻、可感的方式,将孝道文化融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一)深化实践教育。在恩格斯的自然哲学中揭示人的思想产生于劳动,即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于人的实践行为,同时人的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的《实践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实践教育着重强调体验、感知、引导,有别趋于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是大学育人的重要组分部分。90后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大数据“四维空间”里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孝道文化入脑入心,生根发芽就需要借助时尚、情感、艺术的元素,实施“听、看、说、写、行”等能直接感知的“触碰”教育。一是聆听。
以寝室、教室、微博、微信等线下、线上载体为依托,聆听《弟子规》、《论语》、《孝经》等经典语录,感受孝道文化的原始韵味,陶冶情操。二是观看。我们能看见的地方,都是光的效应,再没有比光更快的方式了。鼓励同学以孝道文化为题材,自拍、自导、自评、自展DV、微电影,让同学们在观看、参与过程中,提升品质。三是演说。以演讲、演说等形式,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传递正能量。四是书写。例如,以传统家书为载体,在每年新生开学季,号召新生给父母写信,给父母报平安。所谓“家书抵万金”,相信这个效果一定很好。五是孝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如此。孝道文化传承,重在一个行字。在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节假日,发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去敬老院、福利院、学校周边看望老人,让同学们在实践教育中感悟:孝,也许就是陪伴。
(二)内化思想引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价值是行为的标准。曾国藩用一生道出“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在思想引领方面,要顺水推舟,让学生感受到孝道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方面,可凝聚高校师资力量,将孝道文化素质教育与科研教学结合,通过课题带动、项目拉动等途径,既匡正了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又让教师、管理人员、学生“打成一片”,让孝道文化成为“大众”话题,于无形间,将孝道文化渗透到同学们的心底。另一方面,着眼于社会需求,需要让“大众”话题,成为“自觉行动”,力争在个人行为方面受启迪。
“中华孝官”李宝库指出:孝的本质是爱,表达方式是感恩,作用是回报社会。这对孝的定位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阐述。孝道文化的传承,需紧贴感恩教育。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区、乡镇、街道,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开展精神抚慰、文艺汇演、帮扶行动等,用“一袋米,两袋盐”、“一个粽子、两个月饼”、“一碗饺子、两袋面条”的微小善举,激发大学生心中的孝爱之心,从而内化为其生活习惯。诚然,引导同学养成的生活习性应该是正面的,如何评判呢?这就需要一个参考标准,最为直接的就是树立参照物了。创造道德模范是时代的呼唤。高校应高度重视道德典型的选树、培育、宣传、推介工作,以座谈、分享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参照作用,用道德典型的一言一行为身边同学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三)质化文化生命。哲学家认为,人有两种生命:一是自然生命,一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自然,而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作为生命的精神结构,文化生命是我们知、情、意、爱等人文素质的综合表征,是生命的软件。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重构教育的整体性,从这一点出发,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宏构“生命”的完整性。就像自然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文化生命的孕育离不开普世的文化因子,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孝道文化的熏陶、植入必不可少。
其一,注重孝道文化的思想熏陶。文化熏陶的结果,就是加强我们对事物本真的感知。比如开设孝道文化选修课程,以“名家论坛”、“孝行公开课”、“校友论坛”、“孝道沙龙”等各种形式为依托,邀请传统文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引发学生思考,达成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净化,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精神,孕成教育对象在思想、情感与行动的一种文化自觉。
其二,将孝道文化融于文化素质教育课堂。采取学分机制,将孝道等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的选修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可明确要求理科学生选择文化传统课程。针对文化素质教育课,可充分挖掘孝道文化资源,拓宽教材内容。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将互联网、大数据的教育意识与思想观念引教学,勇于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学习模式、评估模式,搭建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学习平台,用资源库、智库代替教材、教参,并号召师生一起设计、创建本专业课程体系。
其三,形成“化文成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面对经济社会、教育理念的双重变革,高校要实现由灌输性特征的教育向具有明确教育目标途径的转变,将“灌输式”告诉学生怎么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通过空巢关爱工程、思想道德提升工程等项目、平台,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与个人素质锻炼,感受传统文化的实质与精神,让文化去引导、影响人,从而建构一个由育人理念设计到人文知识传播进而人文精神提升与内化的连续、渐进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如此,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命将变得更有质感。
三、传统文化之于大学素质教育
时至今日,自教育部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已有20载光阴。我国教育方针也历经的几多皱褶。毫无疑问的是,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素质教育,我们需要立足历史文化积淀,结合时代语境和时代精神。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交流时,特别强调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一定要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这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教育导向信号。笔者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坚守核心价值底线。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势态,当代大学生受各方思潮冲击,正面临价值取向多样化、价值冲突多极化、价值判断模糊化等趋势。有人说,21世纪国与国的较量,已不仅仅是经济与军事的较量,而上升为文化、科学、思想的较量。纪录片《较量无声》认为,“政治转基因”(非农作物转基因)、宪政、基督教等均被西方利益集团有意识地利用并进行单方面阐述,片尾呼吁中国需要独立思考的学者和个人,要求党员干部坚定信念、立场、价值观,以应对西方的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在提倡“价值重估”的氛围,以及“网络化生存”“数据化生存”盛行而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大学生文化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主要课堂,要在这方面牢牢把握好价值导向。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底线,通过党团建设,指导、服务青年,以志愿公益、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引导青年。我们要用“润雨细无声”的方式,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构建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认同。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在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在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提升人文素质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各个重要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颂扬真善美、贬抑假丑恶,特别是褒善贬恶、为善去恶、求善厌恶、向善背恶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文化、历史、哲学、教育、宗教等领域的核心。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以传统美德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形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上向善的理念,构建道德之标杆与方向,促使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养成。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封建思潮的浸泡,其本身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因而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以“扬弃”的辩证态度审之,与时俱进,吸其精华,剔其糟粕,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创新素质教育内容。文化素质教育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教育规划纲要》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这不仅从主观上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从宏观层面对文化素质教育做了战略定位。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要始终把握文化育人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一核心主题,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载体、形式,以第一课堂教育为手段、以校园品牌活动为载体、以网络教育为媒介,以新媒体为突破口,以人文精神塑造为导向,构建全方位文化育人格局。大学不仅是育人的基地,也是文化传播的机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融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贯穿于校园文化之中与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特别要发挥实践性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升文化品质、实践能力,促其全面发展。同时,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将积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人处世之道融合、内化、升华,渗人到学生灵魂的深处,凝结成个体的精、气、神,从而形成有质感的文化生命。
参考文献:
[1].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5-02-17[2015-04-09].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8.
[3]孔丘.《孝经》[M].远方出版社,2009:1.
[4].《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
[5]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2.
[6]章兢.人文精神:大学不能没有灵魂[J].光明日报,2009-01-14.
[7]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作者:齐绍,平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