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文素质教育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文素质教育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发生改变,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使得现代医学逐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培养的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拥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由于解剖学知识量大且枯燥,解剖名词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上实验课时还需要接触尸体标本即“大体老师”以及尸槽中散发出来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学生有畏惧心理。为此,一些本科院校倡导遗体捐献为主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解剖学教学,且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接触到“大体老师”而表现出的恐惧,甚至是厌恶等不良情绪[1-2]。但是关于在大体标本操作和实验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报道较少。考虑到本校是一所地方大专医学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基于此,拟探讨在遗体捐献标本启用、标本操作和实验内容讲解中融入人文教育后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解剖学习成绩。本研究以本校接受解剖实验教学的2017级大专康复治疗技术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本校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简称康复)1班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该班62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1)。人体解剖学理论课时60,实验课时36。该教材由李屹等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属于“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精品教材。其中对照组的解剖实验教学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于遗体捐献标本启用、标本操作和实验内容常规教学当中。

1.2研究方法与观察指标。对照组开展常规教学,具体方法为:由老师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并通过多媒体、实物标本以及课本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3]。实验组医学生则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具体教学方法为:①遗体标本启用仪式,向学生讲解遗体捐献流程和我国遗体捐献工作的开展现状,使学生知道标本的来之不易。然后进行课前宣誓:“生命至上,健康完美。遗体捐献者是我们传道授业的无语体师,在我学习人体解剖知识之前,我庄严宣誓:感恩捐献者的大爱,如同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尊重逝者,如同尊敬我们的师长。本人将恪守医德,钻研医学,祛除人类病痛,为人类健康和医学事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宣誓完毕后带领学生默哀和深鞠躬[4-5]。②标本操作,操作之前告知遗体捐献者捐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认真细致的态度。如搬运“大体老师”需要4名学生同时协作,在搬运过程和解剖标本操作过程中需要忍受福尔马林散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在肌肉分离过程中需认真细致以防损伤到神经和血管。③实验内容教学,在实验内容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人文知识。如运动系统的讲解涉及到的人文知识有“生命在于运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三折肱而成良医”等;呼吸系统中涉及到的人文知识有“2个肺共同合作发挥呼吸功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完成1个解剖系统的实训任务,带领学生到捐赠遗体的志愿者无字墓碑前进行宣誓,然后慰问1位家属,感谢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无私奉献精神。解剖学课程结课后:①对实验组31名学生进行网上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评价;②采取统一考题,对2组学生进行解剖学期末考试,并比较2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20%标本考试成绩+80%卷面成绩)。1.3统计学处理采用GraphPadPrism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通过一学期的人文素质融入解剖学实验教学,实验组31名学生对生命有新的认识、增强学习责任感和克服了对标本的恐惧心理。93.5%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团队合作,96.8%的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87.1%的学生认为能培养吃苦耐劳精神,80.6%的学生认为可改善同学之间的交往,77.4%的学生表示通过人文素质融入解剖学教学中后愿意遗体捐献(表1)。

2.22组考试成绩比较。2组学生的期中理论考试与实验标本考试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和实验标本考试成绩分别为(63.6±7.4)分、(16.7±4.5)分,对照组分别为(56.9±8.2)分、(13.8±3.2)分,2组期末理论考试(P<0.01)和实验标本考试(P<0.01)成绩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体解剖学是本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第一个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实验结果显示人文教育贯穿于遗体捐献标本启用、标本操作和实验内容常规教学当中,使学生对生命有新的认识、增强了学习责任感,克服了恐惧心理。这可能是得益于对学生遗体捐献知识的普及,使得学生知道标本来之不易,珍惜解剖操作的机会[6]。同时通过举行遗体标本启用仪式和学生宣誓,这样学生可能也意识到“死亡可以是生命一种形式的落幕,但也可升华为一种爱与善的生命循环的序幕”,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自然减轻。除此之外,研究表明人文教育的融合增强了团队合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可改善同学之间的交往。这可能是由于在搬运和翻转标本的过程中需要多个学生通过沟通与合作才能完成。由于标本较重,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搬运,而在按层次分解全身肌肉时,福尔马林气味散发出来常常刺鼻难闻,如果不能吃苦耐劳,就难以较好完成操作。在分离肌肉的过程中,常需要其他同学辅助以扩大解剖操作视野把肌肉、神经和血管完好分离。并且还发现通过人文素质融入解剖教学中后,77.4%的学生愿意遗体捐献。这可能归因于标本启用仪式、实验教学中人文教育的融入。

3.2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显示,人文教育融合进入解剖实验教学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标本考试成绩,这可能是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后激发了学习兴趣,明白“仁医仁术”的真正内涵,增强了学习责任感,更加珍惜解剖标本操作的机会。而2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人文素养教育产生的效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性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3.3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校是一所大专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相对一般,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入很难使学生解剖学成绩达到优秀。如期末考试成绩卷面部分为(63.6±7.4)分,虽然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成绩不是很理想。除此之外,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实验带教教师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人文知识有较好的熟知;在拥有较好的人文知识基础上怎么做到不刻意去灌输给学生也需要较高的教学技巧[7]。当然解剖学理论教学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值得进一步探讨。本实验研究中样本量不大,是否可以推广给全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这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综上所述,康复治疗技术专科人文素质教育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生的专业成绩。

作者:王伟 贺旭 陈小语 赵宏 汤艳 申燕伟 游景文 单位: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