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化学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标本采集前和采集中以及标本因素是影响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因素。要获得准确的生物化学检验结果,要求我们应构建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与临床建立密切的联系,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有效提高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贯穿分析前中后的各个程序中。要提高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程序,进而为临床有效诊治疾病提供客观的检验学依据。目前临床实践十分重视生物化学检验的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可以很好地控制分析中质量,并使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得到很好的保证。为此,笔者在分析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的同时,提出有针对性地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影响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因素
1.1标本因素
当在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的同一侧肢体、同一方向血管采集检测标本时,所检测的生物化学检验结果为局部血管内血液受到稀释后的失真数据,由此致使送检标本中K+、Na+、Cl-出现异常降低而血糖明显增高的关键因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干扰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过程,患者静脉滴注能量合剂中大量维生素C可导致血糖浓度异常降低。能量合剂中含有的大量KCl可异常提高患者血液标本中的K+和Cl-的检测含量;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可异常提高其中K+的检测含量;采集并检测静脉滴注5%NaHCO3患者输液末端回抽血的血液标本可异常提高CO2结合力的检测值。标本本身因素。在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生理状态、病理变化及其程度和不同的用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中生理因素可使标本检验正常值出现异常波动,如餐后检测无机磷可出现异常增高,检测早晨空腹和夜间血液样本血清铁分别会出现增高和降低现象。
标本检验结果与饮食因素和药物因素也有关系,如酗酒会提高7-谷氨酰转移酶、尿酸、乳酸的检测值,会降低血糖检测值。输液。采集正在输液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往往不符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应在输液前或输液后1~2h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如采集输入脂肪乳过程中患者的血液标本,会异常提高患者的血脂检测值水平。采集标本的时间。早晨空腹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化验结果,但空腹时间超过24h后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使某些检测指标出现异常变化,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如空腹时间过久采集的血液标本可使血糖、血清胆红素和甘油三酯出现较显著的异常变化。因此,采集标本时应合理掌握空腹时间,保证获得准确客观的检测结果。送检和处理标本。采集血液标本后的送检时间与其检验结果之间密切相关。两者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反之,间隔(放置)时间越长,有的检测项目越容易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异而出现检验误差,严重影响临床诊疗。如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较长,会提高血清钾离子降低血糖检测值,误导临床实践。因此,采集标本后室温保存时间应在2h内及时送检。
1.2标本采集前因素
患者生理状态。患者的性别、年龄、情绪、生理状况、生活习性等都有可能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如新生儿的血氧浓度升高会破坏大量的红细胞,从而增加血中间接胆红素,而由于新生儿自身肝缺少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会增加总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造成新生儿出现黄疸。为此应在取样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告知患者在取样前禁食,排除溶血与脂血等影响。这是由于食物成分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如甘油三脂会使血清变得浑浊,对采取比浊法进行检验所得的结果造成干扰。药物。药物的影响在于其化学反应。医务人员应在患者取样前嘱咐其正确合理用药。运动。运动会影响某些检测结果。在取样的前晚,患者一定要禁止剧烈运动或长时运动,且在取样前要让患者保持10min以上的休息时间。
1.3标本采集过程中因素
采集信息。医务人员在采集取样的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姓名等基本信息,杜绝出错,以免影响医疗质量。采集部位。按规定对患者进行采血取样。如在静脉采血时,应在正中静脉或肘前静脉进行,特殊情况可在踝部静脉或手臂静脉进行,但应避开皮肤病部位;小儿则可选择颈静脉采血取样。应注意的是,不宜在患者输血或输液侧采血,以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采集体位。患者体位的改变也可能造成检测结果不一。分析原因是,从卧位到立位的过程中,水分进入组织造成血浆量的减少,进而使生化指标不断升高,此乃生理变异,医务人员应在抽血取样的过程中给予重视,并将采集体位统一成坐位,避免体位改变造成的误差。
2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措施
2.1构建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提高标本的检验结果准确率
根据医院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从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处理等分析前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各相关部门采集标本合格率,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高质量服务。
2.2患者准备
患者积极准确配合生化检验是保证检验准确的重要前提。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心理状态都会在不同程度影响检验结果。这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前,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要详细向患者嘱咐清楚注意事项,采集检验标本时尽量要在患者处于平静的休息状态下进行。采血最佳时间是空腹后12h,空腹时间不足饮食会影响血液成分,但并不是空腹时间越久越好。为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尽可能在检验前停止服用药物,如果不能停用,则在检验结果出来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影响作用对结果造成的偏差。
2.3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首先标本采集是生化检验实际开始进行的第一步,标本采集原则上都应该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例如对于患有急性心脏病的患者,发病后的4~6h是诊断价值最高的时间,这类患者在这一时间段采集标本对检验效果有利。不要在输血同时采集标本,应在输血完成一段时间以后再对患者进行采血。标本保存和送检应遵循及时原则。在采集标本后,要正确保存标本并尽快送检。长时间将标本放置于室温条件下易使标本产生变异,影响检验结果。在标本保存和运送中要做好防污染防高温工作,对不符合标准的标本要重新采集。
2.4与临床建立密切的联系,深入开展学术交流
加强检验科室与临床其他科室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多地与临床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以此来提供准确的及时的实验检测数据。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示范、专家讲座、学习资料等方式大力开展培训或考核,使临床工作者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加强科室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医护工作者达成共识,临床医学紧密地结合检验医学,提升检验医学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洪伟,梁又佳,刘玲,等.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标本的采集[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99-501.
[2]刘隆剑.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控制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72-1373.
[3]肖君.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研究[J].医学信息,2015,36(39):250
作者:孙莹 单位: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