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慕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SWOT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普及。作者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应用swot分析方法将慕课引入在理论教学,从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4个方面探讨了慕课引入生物化学教学的可能性,帮助教师在大量的网络信息化课程中进行选择,促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入,为慕课在生物化学信息化教育中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慕课;生物化学;SWOT分析;教学改革;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医学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广泛、抽象难记,是公认的难学、难教课程之一[1]。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课程已经从以物质代谢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基因信息传递为中心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新型知识框架。同时,其形成了以临床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联系临床实践,更关注介绍如何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随网络信息技术而生,并伴随新的教学理念而普及[2]。本文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与SWOT分析方法,帮助教师在大量的网络课程中进行选择,为促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慕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直被医学生归为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学生表示,除了在课堂上理解老师的讲解外,课后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复习,两者占用时间比约为1∶2。在信息化网络不断发展过程中,诞生了最知名的3个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和edX[3]。慕课具有大规模性,即没有人数限制,这是传统课堂所无法比拟的。慕课具有开放性,入门门槛非常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需要一台可联网的电脑或者移动终端,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决定课程内容和学习时间[4]。慕课具有实用性,其主要课程都着重于实际应用。2013年,中国高等学府在加入国际慕课平台后,纷纷开始筹建自己的慕课平台。中国高等学府的精品课程已逐渐实现在线优质课程共享,共同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联合辅修专业的培养模式[5]。根据时展,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这对生物化学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添加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元素[6]:例如慕课这一先进的授课方式。
2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又称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代表了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这4个方面[7]。作者利用SWOT分析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慕课自身的优势、劣势及其所处的机会和威胁,客观评估慕课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影响,进而充分发挥、利用其有利条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以达到教学的最佳发展状态和目标。
2.1慕课的优势(Strengths)。2.1.1大规模性和开放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传统课堂讲解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医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学习进行知识互补。某些简短、碎片化的课程可以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每个章节都不孤立(例如三大代谢之间的联系等)[8],故碎片化的课程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慕课的大规模性恰恰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其拥有自身的教学平台和完整的教学体系,可以解决上述具体问题,非常利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此外,慕课是完全公开、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在慕课平台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这种内在的学习驱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不会局限于某个点的记忆,能更宏观地掌握所学内容。尤其在特殊情况下,还可实现停学不停课。通过这种开放式网络教学,学生能更为整体、系统地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性教育模式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使得教育机会、资源、结果、程度及地区实现公平化[9]。2.1.2集中优势资源。已创办的慕课平台都是世界最顶尖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在我国,清华、北大等众多双一流名校都开办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慕课平台,名师、精品课比比皆是,在深度、广度以及涉及的医学前沿方面均体现了资源优势,而这种资源优势是其他一般院校的远程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一般传统教学时,每个教师授课时侧重点不一致,可能会顾此失彼,而慕课是对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规划、脚本设计、反复讨论后确定并制作的,能实现教学精细化[10]。2.1.3教学的交互性和参与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广泛、内容多、难点多,医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难度较高。课堂授课教师要跟随教学进度,无法进行知识点的二次讲解,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难点堆积,使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而慕课的回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正确理解并回答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使学习由被动填鸭式转变为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进而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查找教学过程的不足,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3]。
2.2慕课的劣势(Weaknesses)。2.2.1缺乏直接交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涉及生活、工作、科研等各方面,慕课中学生无与教师实时纵向交流,学习内容的留存率很低,尤其学生闪现的好点子无法在老师引导下正确拓展,不能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生与同伴之间也缺少横向交流,缺失了互相影响、互相讨论的机会。2.2.2完成率不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时较多,持续时间长。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临床医学本科设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88学时,教学持续18周,涉及内容广泛,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很多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时,往往会因为课程内容艰涩,时间长而缺乏毅力完成,导致虎头蛇尾。故在幕课的实际应用中,存在“替学”或“作弊”现象,而监管措施也不够完善。2.2.3成本昂贵、更新率低。通常国内慕课的制作成本是10~20万元/课时,国外慕课的制作成本更高[11]。尤其本门课程涉及大量分子生物学3D动画,如若从国外引进,涉及较高的著作权费用,而自己制作则成本更高,且精度不够。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学教材、教学大纲的及时更新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灵活地进行调整和课程修订,避免知识陈旧、资源浪费。而在慕课中要完成及时更新难度较大,很难满足本门课程的要求。
2.3慕课的机会(Opportunities)。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这是第1次在教育5年规划中强调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昭示意义,值得特别关注[12]。对此,教师要将新技术积极吸纳进教育领域,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新技术的潜在效能,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诸多问题。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要转化角色,从讲授者转变成启发者和激励者,让学生把学习培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2.4慕课的威胁(Threats)。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开放性学习平台有很多,慕课受到多种网络课程冲击。课程的吸引力、全面性对于医学生非常重要,学生既要在繁重的日常学习中掌握知识,又要在开放学习平台中寻找新的突破口,需要一个好的现代技术教育平台。慕课的认证通用性能否得到学校或社会等机构的认可,也是学生迫切关心的问题。学生最终要进入社会,面临社会大环境的考验,还要应对继续再深造各种考核压力。此外,课程也存在制作团队和基础建设的问题,制作团队的层次性决定课程的层次性,基础建设的完善性决定慕课建设的完善性。
3结果与建议
慕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发展对于普通高等医科院校尤为重要。推广“慕课”,深入推进线上与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在理论、技术和组织等体系全方位、深度推进包括面向课程、专业、院系和学校的系统化混合教学改革。根据本文的SWOT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教育部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大前提下,作为普通医科院校更应该加大主干重点学科信息化课程的建设,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让教师能更好地在新课改下发挥更大作用。将国内外高质量的“慕课”资源作为公共选修课,让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相互提高,相得益彰。强化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培训,拓展教师对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及最新进展的知识面,增强远程教育课程的交互功能。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运用能力,引导医学生的深入学习与探究。完善课程的认证规划。学生注册登录后,在互动次数、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质量、测试难易的准确率,以及课后文献查找等等项目量化评分,纳入学生综合考核机制,体现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并能得到教育体系的认可,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慕课是信息化网络课程必然的发展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线上线下结合无疑将是该课程最有利的改革方式[13]。但是,需要正确面对,不能盲目炒作慕课。在国家支持、学校院系保障、制度完善、人员比例保证下,医学生就能够在医学这条道路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陈川宁 张春燕 肖斌 甘淋单位: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