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雷锋精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雷锋精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从国家建设、社会和谐、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以及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统一战线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阐析了雷锋精神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统一战线工作的耦合性,并探索了弘扬雷锋精神,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人文关怀、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以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统一战线工作。关键词:雷锋精神;统一战线;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雷锋精神,发挥雷锋精神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雷锋精神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统一战线工作(以下简称统战工作)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未来发展作前瞻性的研究,可以使今后的统战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校统战工作应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重要对象

统一战线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一大重要法宝,统战对象随历史时期、历史任务、历史形势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形势下,党的统一战线的对象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列出的十二类人员,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人士。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努力做好民族工作,要做好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工作,既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把才智和精力集中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2013—201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统计,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由1779591人上升到2142946人,在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从7.44%上升到8.16%。当前,内地高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高校如何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有效地将他们引导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点。

1.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是民族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论在思想觉悟、知识素养等方面都是未来国家建设、民族地区建设的优秀人才,应当包含在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范围之中,理应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高校需要采取多种工作措施,在思想上加强引导,在行为上加以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要的人才储备库。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关键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在高校快速传播、激荡,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带来巨大的影响[1]。在新形势下,高校将各少数民族学生纳入到统战工作中,真正实现统战工作目的,才能够确保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不仅能够加强各民族的团结,还能使少数民族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自觉将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统一于国家发展。

3.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统战工作队伍的有力依托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的重任[2]。当前,一些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忽视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忽视了各民族学生的诉求,无法满足教育和管理的发展需求。究其原因,是由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认知不清造成的。因此,吸引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为高校统战工作服务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各种社会技能,具备了统战工作的基础[3];另一方面,他们熟悉本民族特殊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再加上彼此之间交流无障碍,具有天然的统战工作优势。因此,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培养统战人才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目标。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习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4]高等学校面对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要求,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新形势,要着力分析应对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的特点和挑战。

1.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1)强烈的民族意识。很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非常强烈。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具有明显的民族认同性和地域归属感;对本民族的自信感使得他们不论在宗教信仰还是生活习俗方面都想在高校保持原来的习惯,并希望甚至是要求学校在这些方面给予满足。

(2)鲜明的宗教信仰。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保持着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如蒙古族和藏族信仰藏传佛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文化与当前社会主流文化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体现在高校中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不相适应。

(3)封闭的民族汇聚圈子。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原来的民族地区来到新的环境之中,在思想、生活习惯、学习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性,心理落差较大,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为寻求支持和保护,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共同的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相对封闭的民族小圈子。

(4)陌生的人际关系。由于文化不同、语言限制等方面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相对较少。非少数民族学生虽然想帮助他们融入新环境,但由于对他们的宗教信仰或生活习俗的不了解,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引起同学之间不必要的麻烦,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也很少。这些因素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陌生的人际关系。

(5)相对薄弱的学业基础。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与非少数民族学生差距较大,在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方面往往感到比较吃力,导致成绩不理想。

2.少数民族大学生给高校统战工作带来特殊挑战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使高校统战工作面临考验。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在高校形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汇聚效应,即全国各地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汇集于高校,由于文化、风俗、信仰等方面的共同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民族圈子,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融入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的积极性不高[5]。少数民族学生汇聚效应的存在给高校统战工作带来较多不便,民族圈子的排他性使教育者很难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打破封闭式的民族圈子,使各民族学生和谐融洽相处,是高校管理者、教育者当前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2)高校没有形成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统战工作的有效途径。表现在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机制、政策、方法的缺位。具体表现在:存在教育理念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规定的部分、缺乏对个体的思考、缺乏专业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阻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成长;教育内容偏大偏全,可操作性差,无法实现情感、教育与实践的统一,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教育管理机制僵化,照搬照抄普适性教育机制,导致教育机制错位,缺乏有效统合课堂与实践的教育手段;缺乏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政策;教育方法单一、抽象,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

(3)缺少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统战工作的专门机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统战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虽然设置了统战机构,但统战的主要对象是高校中已经存在的现有人才,统战工作的触角还没广泛延伸到少数民族大学生,而且没有设置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统战机构。少数民族学生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必须加以团结引导,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有力抓手和更多的工作平台,导致无法有效开展教育工作。

三、弘扬雷锋精神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耦合性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雷锋精神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理想、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敬业精神等,核心即“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时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应得到不断丰富,内涵得到不断升华[6]。在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具体体现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更需要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弘扬雷锋精神,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历史观念和民族观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带头人和实践者。

2.目的、内容、手段的统合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1)目的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学雷锋活动能够培养爱国爱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成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地区发展的主力军。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就是要凝心聚力,为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所以说两者在目的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2)内容和手段上具有统合性。弘扬雷锋精神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内容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基本内容,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是重要方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两者都采取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例感化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四、运用雷锋精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措施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充分开展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之努力奋斗。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统战工作必须关注的对象,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统战工作制度,研究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工作措施,形成党委领导、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各单位分工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统战格局。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充分发挥雷锋精神的教育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成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重要措施,进而将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

1.弘扬雷锋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雷锋精神包含民族团结精神,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要认真研究党的民族政策,坚定民族团结意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始终把民族团结意识置于民族事务处理过程中,始终用民族团结思想来教育大学生,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2)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线教师应该自觉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将民族团结思想渗透于授课内容之中,在课堂上对广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在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7]。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将平时教育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平时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同时,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节等活动来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增进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意识。在假期社会实践中设置民族团结的内容,鼓励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帮扶、社会调查、爱心公益等活动,通过参观民族建筑、纪念馆,体验民族风俗,感受民族文化等方式,将民族团结教育搬出课堂,使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4)突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觉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2.弘扬雷锋精神,加强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蕴含于雷锋精神之中,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有效合理的教育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向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进而内化为自觉行为[8]。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理念,强化人文关怀,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的引导。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前提是尊重理解,加强感情投入和情感互动,用爱消除民族隔阂,使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和感恩心。

(1)开展民族文化活动。高校统战部门要重视民族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达到宣传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可以通过联欢联谊、座谈会、民族文化展演、发放节日礼物等形式,增强各民族师生间的感情联系[9]。在学校重要活动中,积极安排少数民族学生表演节目,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自觉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2)提供各种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薄弱、经济状况较差、饮食习惯特殊,高校要创造条件,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使其适应高校生活。例如:适当降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标准,避免因成绩低下挫伤学习积极性;开通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绿色通道,给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补助,在奖学金、助学金评定及其他学生资助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建设清真食堂,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饮食等方面问题。同时,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解除他们在高校学习的后顾之忧,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3)加强感恩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学校在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做出了很多努力,花费了大量心血,使他们时刻不忘学校,感恩学校。

3.弘扬雷锋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雷锋精神的内核之一,要通过弘扬雷锋精神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思想意识和健全人格,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力量的意识,并自觉用雷锋精神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时,通过教育使他们了解民族分裂主义的危害,树立爱国主义理念,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自觉将自己的行为契合于统一战线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导下进行[10]。当前形势下,“三股势力”给我国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带来极大危害。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遏制“三股势力”,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2)结合实际,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不断增加及其思想状况的多种多样,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形成完整的教育模式。要加强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在具体工作中,应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将学生党员、骨干分子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同奖励机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搭建多种平台,利用各种载体,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模式。

(3)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实际困难,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要经常深入班级、寝室,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交谈、讨论,了解实际情况,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结合实际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尽可能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营造温馨的环境、和谐的氛围。五、结语用雷锋精神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必须充分领会雷锋精神的内涵,将爱国、敬业、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刻苦钻研、艰苦 奋斗等精神融入到每个少数民族学生心中,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使雷锋精神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必须要界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范围和对象,明晰学雷锋活动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关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充实工作内容,加强统战工作后备队伍建设和思想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将雷锋精神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有效结合的路径,从而切实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为党和国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伯中.刍议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234.

[2]黎俊玲,刘贵阶,杜启文.内地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27-29.

[3]王立慧,刘维,李瑞奇.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3(2):71-76.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7.

[5]曹斌,沈光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4):117-120.

[6]湖南省公民道德研究基地课题组.论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J].伦理学研究,2012(2):1-6.

[7]王崇,任艳,任秀,等.教师在提升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析[J].科技视界,2016(27):75.

[8]王秀民,陈鑫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德育论衡,2016(7):20-23.

[9]杜菲,于国君.非民族高校民族学生统战工作探析[J].学理论,2013(11):244-245.

[10]任炳阳.论雷锋精神对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改革与开放,2016(17):112-113.

作者:潘瑞1,吴绍飞1,金岩2 单位:1.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处,;2.沈阳建筑大学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