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开展大学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去研究探讨大学环境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由刘增惠写作的《大学环境道德教育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聚焦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环保意识建设上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拓展了新视野和新途径,体现了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纵观全书,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首先,该书指导思想“明”,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及良好品格修养具有重要作用,而环境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该书立足时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化并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贯穿于全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指明政治方向。此外,该书还详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背景、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阐释等主要内容。其次,该书理论基础“实”,为有效指导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指导实践。该书十分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阐释,明确提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要以环境伦理学为理论基础。
基于此认识,作者积极对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流派与核心问题、基本原则等进行了的具体阐述,指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环境哲学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全书致力于构建起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构架和理论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如第七章,作者根据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环节、原则,归纳总结出具体可行、贴近实际的方法与途径,增强了社会实践的可行性。最后,该书对传统的挖掘“深”,为弘扬传统道德文明提供条件。该书深入挖掘和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环境伦理的表述,对我国“万物一体”的自然观和“民胞物与”的伦理情怀给予了充分关照。实际上,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可贵的而且可供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参考借鉴的精神文化资源。该书独具慧眼,一方面聚焦时展的环境热点问题,一方面观照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思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关于环境道德的精华阐释,并对其进行了精辟的解读和具体的阐述,体现出作者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可。同时,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效开展大学环境道德教育发挥着积极、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该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既能够抓住时代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也能够较好地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叙述与分析结合。该书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得出方法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充分融合,对于有效指导高校环境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光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