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雨课堂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翻转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新技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型。文章结合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的优势,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的实践运用。随后,文章分析了模型的教学效果,探讨了模型的优势和问题。文章的研究,可为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推广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雨课堂;翻转课堂;思政课程;教学模型
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运用,利用先进技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而雨课堂教学工具在高校思政课翻转教学中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一雨课堂与翻转课堂
2016年6月16日,“学堂在线”在清华科技园召开会,宣布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雨课堂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2]。教师只需在电脑下载一个雨课堂的插件,就可以在正常PPT编辑的基础上,加入MOOC视频、网络视频并发送给学生,具有名校课程视频资源随时用、PPT制作和学习零成本、微信贴身推送等优势。课前,学生只需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课程;教师可以将学习材料打包推送给学生预习,教师的手机也能实时看到学生的预习数据;学生浏览课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点击“不懂”按钮,向教师反馈——这种课前推送,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有数据记载的教学信息,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由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涉及“信息传递”与“吸收内化”——前者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后者则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具体怎么“吸收内化”常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翻转课堂是一种学生在课前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则予以强化辅导,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交流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在课下进行,教师通过借助雨课堂教学工具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在课堂上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同时,学生之间针对某一共同问题进行的互动交流,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雨课堂有题目推送功能,便于教师在PPT中添加选择题进行实时的课堂测验;有课内限时答题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弹幕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弹幕将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有语音讲解功能,可以把“有声音的PPT”便捷地推送给学生……这一教学工具,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翻转课堂的发展——将雨课堂教学工具运用到翻转课堂教学中,既能观察、追踪学生课下的学习,又能量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据此,本研究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下文简称“模型”),并在高校思政课中进行了实践运用。
二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
1模型构建教育技术和学习活动是翻转课堂的关键因素,为学习者构建个性化的信息化协作学习环境创造了条件[3]。结合教学的过程和学习者的特征,本研究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图1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2模型的三个阶段分析图1显示,模型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①课前,教师和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教师负责选择恰当的网络视频资源、讲解基础知识、布置教学任务等,并通过雨课堂将制作的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终端;学生通过雨课堂查看教师的学习任务,进行异步的自主学习,如在线预习课件、搜集相关学习资料等。②课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并进行课堂测试,同时利用雨课堂获得的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轨迹的相关数据及时调整课堂活动,并与学生进行弹幕互动,侧重高阶知识训练、重难点探讨、效果检测。③课后,学生通过雨课堂回顾学习材料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在相关讨论区与师生进一步交流互动。在此模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主角”和“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解惑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不再是“课堂观众”和“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成为了学习的主角,通过自主学习和师生的协作学习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
三模型的实践运用
本研究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实践运用。研究对象为广西大学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中升本)专业两个班级的本科生——一个班级为通过普通高考升入大学(简称“普升本”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172人;一个班级为中职对口招生升入大学(简称“中升本”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160人。每个班级的学生均被分成18个小组,因班级人数较多,故选出小组组长,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安排教师在课前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方法,设置课前预习问题,制作预习课件,在课件中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同时,教师在学堂在线、优酷、土豆网等网站上斟酌选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其中,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研发的中文MOOC平台,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4]。该平台上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务中副教授讲授的课程视频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契合度较高,时间长短也较适宜,故本课程较多地采用了他的课程视频作为学生预习的素材。随后,教师通过雨课堂的“慕课视频”功能将资料库中的慕课视频片段插入幻灯片,并通过雨课堂把制作完成的课件推送至学生手机终端。教师通过自己的手机终端,则可以动态掌握学生预习时间长短、浏览课件页数等学习轨迹数据。学生要明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教师通过雨课堂推送的视频内容课件材料,并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搜集材料、整理信息,为课堂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做好准备。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异步的自主学习,实现突破时空的个性化学习。
2课中活动实施学生打开手机微信,扫描投影到幕布的二维码登陆线上课堂,同时可以快速实现课堂考勤签到。根据学科的不同,课中活动可分为主题式、习题式和混合式三种,文科课程一般采用主题式或混合式,而理科课程一般采用习题式[5]。①协作探究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创设的问题观看视频、查找资料,带着问题、思考进入课堂;在小组讨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并和其他成员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也可以相互质疑或提出不同见解。②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转述小组成员各自的观点并进行综合评价。与此同时,通过雨课堂弹幕功能,台下同学可以即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全班级的众人互动。教师则以平等、倾听、欣赏、引导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实现“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教学的转变[6]。③教师总结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总结点评并予以提炼升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纠正认识偏差、解决学生疑惑。同样,通过弹幕功能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向教师辩诘追问。雨课堂弹幕功能除了很好地实现课堂“对话”,还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并迎合了年轻人追求“上墙”的时尚感。教师运用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式方法启迪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7]。④小组形成书面材料。经过课堂的充分讨论与总结,每个小组形成书面材料,把整个学习过程简要记录下来,突出体现学习思维的变化过程或者获得的深刻学习体验,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悸动通过文字方式表达出来,形成学习反思。⑤课堂习题测试。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教师组织课堂习题测试。教师通过雨课堂的插入习题/投票功能,向学生手机终端推送单选题、多选题并限时作答;然后,教师将学生的答题情况予以投影公布,并通过柱形图和相关数据向学生直观展示答题情况;最后,教师根据整个班级对知识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活动延续授课结束后,学生仍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在雨课堂上回顾教师的授课课件,复习课程相关内容。对于不明白或者想探讨的地方,可以通过雨课堂的“报告老师”板块给教师留言,与教师进行实时问答、互动探讨。
四模型的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掌握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运用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在课程结束后,针对“普升本”班学生和“中升本”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开展了思政翻转教学运用雨课堂的态度调查分析、学生对教学模型态度的差异性分析和学生对教学模型具体环节的差异性分析。
1思政翻转教学运用雨课堂的态度调查分析思政翻转教学运用雨课堂的态度调查如表1所示。表1显示,87.65%的学生认为雨课堂对自主学习有帮助,37.65%的学生非常喜欢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50%的学生表示喜欢。可见,模型在课程中的实践运用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并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有所帮助。
2学生对教学模型态度的差异性分析态度差异交叉分析选取了3个自变量、5个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同时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如表2所示),分析结果如下:①学生的性别对于5个因变量的差异性均不显著。②学生的入学层次对于“课堂运用手机态度”、“雨课堂习题测试效果”、“雨课堂的学习效果”差异性不显著;对于“传统课堂与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的倾向性选择”(P=0.009)差异性非常显著;对于“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的发展前景”(P=0.031)差异性显著。问卷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中升本”班学生(占44.3%)比“普升本”班学生(占34.7%)更倾向于选择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而“中升本”班学生(占50%)比“普升本”班学生(占47.3%)对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的发展前景更乐观。③学生有无上自习习惯对于课堂运用手机态度差异性不显著;对于其它4个因变量的差异性均非常显著(P值分别为0.001、0.000、0.009、0.002)。具体来说,有上自习习惯的学生更认可雨课堂习题测试效果和雨课堂的学习效果,更愿意选择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对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的发展前景也更乐观。
3学生对教学模型具体环节的差异性分析具体环节差异交叉分析选取了3个自变量、5个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同时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如表3所示),分析结果如下:①学生的性别对于5个因变量的差异性均不显著。②学生的入学层次对于“课前预习的自觉性”(P=0.000)差异性非常显著;对于“视频学习时间的长短”(P=0.034)差异性显著;对于“弹幕的用途”、“课堂小组讨论”、“课堂演讲成果展示”差异性不显著。问卷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中升本”班学生(占36.7%)比“普升本”班学生(占28.3%)具有较强的课前预习的自觉性;“中升本”班学生和“普升本”班学生的视频学习时间选择大多集中在10~20分钟,其差异性表现为是10分钟之内还是20~30分钟学习时间长度的不同选择。③学生有无上自习习惯对于“课前预习的自觉性”(P=0.006)、“弹幕的用途”(P=0.000)差异性非常显著;对于“课堂演讲成果展示”差异性显著(P=0.031);对于“视频学习时间的长短”、“课堂小组讨论”差异性不显著。具体来说,有上自习习惯的学生更能自觉进行课前预习,更喜欢使用弹幕提出专业问题并进行互动,更愿意进行课堂演讲成果展示。
五模型的优势与问题
1优势①教学实践表明,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PT和微信之中,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课堂互动永不下线。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为教师提供了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教师量化了解、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更清楚明了;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前课后学习内容的推送、监督,通过在线学习的形式打破了学习场地和时间的限制[8],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②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们认为该模型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这在教学实践中亦得到了印证,如果把雨课堂记录的学生学习数据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同时,该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与学习效果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③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易于操作和普及推广——通过一部有微信的手机+有PPT的电脑即可进行;雨课堂免费开放清华大学教研成果,页面设计人性化,名校课程视频资源随时可用,实现了学习的零成本。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将课件、视频和习题等教学资源随时推送给学生,根据学习轨迹数据灵活调整教学方案,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去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从而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9]。将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的优势进行融合,可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有效的途径[10]。
2问题①课时认定问题。采用翻转课堂教学,需重新调整课内外的时间。那么,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这个过程是否纳入课时的一部分?现有教学大纲的课时数有无必要缩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51%的学生认为“可以缩短,因为已经自学一部分”,48.49%的学生则认为“没必要缩短,课堂活动还是很重要,不能随便压缩教学制度规定的课时。”考虑到国家教育部对思政课程课时有专门的文件规定,因此本研究严格按照既定课时进行,没有缩减课时,仅为其它学科抛砖引玉。②平台功能有待完善开发。雨课堂虽然填补了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无法监控和量化评价的空白,但其通过扫描二维码登陆线上课堂用于考勤的功能存在漏洞;目前推出的课堂习题仅限于单选题、多选题及Word文档导入,而主观题等其它题型暂时还无法提供。③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学信息化技术。思政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交往过程——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往过程[11],强调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以及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采用新技术即可实现改革,而应从技术层面理解个性化学习,重新思考教育与学习的观念,通过借助工具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有效实现课程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OL].<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崔现花.雨课堂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例[J].广西教育,2016,(10):129-130、166.
[3]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4]凤凰网.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OL].<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10/11/30208573_0.shtml>
[5]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6]刘正东.凭真情感人以真信服人[N].光明日报,2016-12-30(14).
[7]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58-62、67.
[8]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1月下旬刊:14-17.
[9]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教育研究,2015,(11):76-81、90.
[10]黄燕芬,陆海锋.基于雨课堂的移动学习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J].软件,2017,(2):56-60.
[11]李芒.大学教师素养与有效教学[OL].jfzx.xjtu.edu.cn/info/1032/2080.htm
作者:肖安宝1 谢俭1 龚付强2 单位:1.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