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当今“95后”大学生们,思想状况总体呈现活跃向上、积极健康、独立进取的大趋势,有强烈的成才意愿,而互联网及社会活动的负面影响,加上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导致遇事后抗挫折能力和情绪控制力差。这些都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紧抓当代大学生特点,把握自身角色定位,通过及时的教育、有目的的引导、亲和的交流和自身言行的影响来感染学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引导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入校后日常接触最多的一类群体,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亦是知心朋友。如何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并做好角色定位来处理普通繁琐的学生工作,无疑是每一个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辅导员自身的角色定位,找到今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加强教育引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与特点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善于思考,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敢于挑战,愿意突破自我,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为例。
(一)个体化差异明显
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省市,不同的地域生活及文化差异造成部分大学生归属感缺乏,加上部分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如贫困、单亲、残疾等,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易产生自卑感,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从小便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自立和人际交往能力差。以及小部分学生因个人性格原因产生的不合群、孤独感强等等。这些不同个体构成的部分小群体,都需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一而概之,这就要求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进一步细化。
(二)网络依赖性强
调查数据显示,80.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且网络用途广泛;88.9%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92.0%的大学生借此浏览动态、了解信息、发表观点和更新状态。[1]随着网络信息化普及,大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购物网站、外卖网站、各大游戏网站、论坛、贴吧、微信、微博等等,网络化生存是当今“95后”大学生群体生活典型的时代特点,充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是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借贷也发展迅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P2P网络平台诱导学生贷款,使学生乃至整个家庭陷入高利贷陷阱。同时过度依赖网络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漠然,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改变,长期碎片化阅读导致对课本知识的无视,以及自身理想信念淡化,自制力差易动摇,沉迷游戏导致旷课多,迷茫空虚感强。
(三)就业期待高,学习动力不足
以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为例,据不完全随机调查,刚入校的大学生之所以来我校就读,有因高考失利的,有因分数只够专科线又不想复读,也有部分学生是分数达到了独立本科院校的分数线,但无力负担高昂学费随便选择了一个专科院校,还有部分学生是源于家长对他们未来能从事政法类工作的期望,仅有小部分学生来到学校是得偿所愿,符合自己的高考期待。而在与自己所带学生的谈话中得知,95%左右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学业成绩及就业有所期待,然而当今不容乐观的就业趋势与他们入校时的职业理想有所差距,造成心理落差大。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仅有40%左右的学生能真正做到有效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其他学生即便在教室上课也是低头玩手机或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
(四)心理脆弱,处理问题能力差
多数大学生来自经济相对宽裕的家庭,依赖性强,遇事一味逃避不能正确面对,或者处理方法不当导致各种矛盾激化。比如,班级内部同学之间因思想观念碰撞产生的矛盾,宿舍里与室友相处过程中因生活作息不同产生的矛盾,男女生交往过程中因不成熟理智导致的错误恋爱观。以及不能辨别各种大学生网贷的风险性,遭遇催债后不是变本加厉从其他平台贷款还钱来拆东墙补西墙,就是关机离校欺瞒父母在外躲避。这些都使得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出现各种问题,有的自此消极沉沦,无心学习,有的要求转班换宿舍,也有小部分因情节恶劣违反校规校纪被处分退学等等。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模式,普遍是将学生按照不同院系、专业分配给不同的辅导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是联系院系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能只做院系的扬声器和传声筒,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外,还要承担其他与学生有关的工作,包括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毕业就业等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困惑,纠正学生行为上的偏差等。
(一)教育者
教育者的角色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入学后最早也是最多接触的一类群体,他们的教育功能应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教育部24号文件明确规定: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据了解,很多学生能把辅导员当成知心朋友,认可他们在学生工作中的繁忙辛苦。但更多地是把辅导员当成办事员,不认同辅导员有能担当人生导师的能力和魅力。这也侧面反映出辅导员队伍质量有待加强,辅导员不仅要能成为学生心理上距离最近的朋友,也要能成为科学真理的引路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师,要能得到广大学生理性上的认同。
(二)服务者
服务者的角色属于从属和次要地位,辅导员日常接触的学生工作比较琐碎,比如开具相关证明、教室寝室设备报修、处理班级宿舍成员矛盾、组织日常班级活动、评优评先等等,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辅导员以一个服务者的姿态,做到事无巨细,做到学生满意。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学生工作的特点,往往一个突发事件就会使辅导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因此,作为实际上24小时工作制的辅导员必须时刻怀着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为学生“鞍前马后”,并且具备奉献精神,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正把辅导员工作干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满意。
(三)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属于辅助和次要地位。管理工作不单只是日常对学生琐碎事务的管理,也不仅仅是解决一些学生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更不能只是“承上启下”的办事员。一个好的管理者,是要把日常的管理工作上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在管理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管理工作深入人心,更有内涵。有效地管理离不开高效可靠的管理机制。挑选优秀学生作为班委,通过班委工作使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常规化,同时在班委的管理上可设置一名辅导员助理,抓好班委的管理,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加行之有效。自己也能从琐碎事务中暂时抽离,思考一些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的理论性和方向性大问题。
三、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好雨知时节,注重教育的及时性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每年九月份新生开学,是他们迈入大学的第一步,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刻,需要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曾形象比喻:“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作为辅导员,要主动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充分了解,并有重点性地对少数个体进行关注,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这段军训外的业余时间,召开类似“高中再见!大学你好!”这种主题的班会,鼓励学生吐露高考失利后的心情、畅谈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根据发言内容加以及时的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即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高考落榜,也不能因为只是在专科学校而自暴自弃,专科也可以努力学习升本深造,也可以学好专业知识找到合适工作,也可以加入社团有丰富的大学生活,但这都需要个人的坚持学习和努力拼搏。同时,辅导员也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及学生贴吧、班级QQ、微信群,及时将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分析解读,努力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当春乃发生,增强引导的目的性
由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一些个体进行经常性的谈心活动,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变化。积极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整合可利用的资源比如学生的思政课,通过思政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些也离不开思政教师的共同努力,在2016年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因此,思政老师应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他们把辅导员日常所“灌输”的各种理念转化为动力。另外,随着社会环境与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恋爱、就业、社交、人际、学习困难等。对于这些,辅导员可以根据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来进行适时的疏导,但少部分心理问题严重的个体还需要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调适,比如心理咨询室。目前我校正在鼓励辅导员及所有教师报考心理咨询师,无疑将会对学生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随风潜入夜,提高交流的亲和力
辅导员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时,语言交流这一工具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具感染力和渗透力,因此把握一些交流技巧很有必要。有学者认为,“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学识、才能、智慧、品格、经验、胆识和灵感的综合体现。”[3]亲和力不是迎合,而是通过对大学生的了解得知他们关心、困惑什么,使得沟通话语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实际,避免出现一些教条似的说教,造成学生不愿听、不想听的现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代大学生思想前卫,有他们特定的语言习惯和接受偏好,辅导员在交流工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接地气”,符合他们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注意说话风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想交流、肯交流,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惑,把他们思想和行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四)润物细无声,加深言行的影响力
《吕氏春秋》有言,“不教之教,无言之诏”。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管理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表面化的简单形式,或是当成是对学生的粗暴改造,学生必然会产生抵触反抗心理,甚至厌学。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可以说,辅导员自身言行或者品格带来的力量,相较于言语的灌输和说服,给学生的影响更深厚持久,也更能征服人心。这就需要辅导员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学习是基础。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拥有丰富深厚的常识涵养和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使得学生工作开展自如、成效显著。其次,立德最关键。要始终把以德立身作为人生信条,开展学生工作时要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任何时候都要公道、公平、公正。再次,能力是支撑。辅导员必须始终把提高能力素质作为立业之本,在学生工作中展露过硬的才能,自然就会赢得学生的真心信服。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段立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及其发挥—基于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10.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C].北京:2014.05.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王欢 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