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摘要:移动互联网与自媒体爆炸式发展,让“网红”成为互联网空间高活跃度、高关注度的群体,其思想行为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适应新变化,总结、吸收“网红”思维特征和传播经验,因势而新,因势利导,培育一批校园正能量“网红”队伍,充分发挥“网红”资源的建设性作用,打造“网红”传播阵地,熔铸“网红”文化,注重“网红”舆论引导等,探索新途径,促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网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是网络发展到自媒体时代方才真正引发全社会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红”影响力空前高涨。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审视“网红”现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类比社会“网红”的形式培育专属高校的校园“网红”,发挥校园“网红”的正能量传递和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理想和坚定信念,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是自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势而新的创新之举。

一、“网红”受到大学生欢迎的原因分析

与传统明星不同,“网红”们不是通过大众媒体的造星模式自上而下地成名的,而是基于社交平台自下而上地火起来的。“网红”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是因为“网红”们是以个性化的网络内容生产来塑造极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网络形象分析那些备受追捧的“网红”群体。具体而言,“网红”群体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个性化。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特例事件或个性声音凸显在网络大众面前,被网民“追捧”,成为“网红”成员。在互联网的光环下,追捧者被“圈粉”,“网红”们被推至舞台中央成为焦点,受到网民们的围观、吐槽。papi酱、罗永浩、马薇薇等均以其个性化表达而得到网民的热捧。个性化如同一条线,连接着网民与“网红”,其个性化特征迎合了网民张扬自我的个性,用另类的方式表达自己情绪的诉求。二是娱乐化。互联网的草根特征为其娱乐化倾向提供了基础。一些“网红”通过视频直播,或分享化妆视频教程,或直播无关痛痒的无聊时刻,或用照片展现其日常生活状态,为人们在细碎的碎片化生活里营造松弛而轻松的娱乐氛围。三是社交化。“网红”是依赖于网络社交平台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移动互联媒体的蓬勃发展,促使“网红”信息的传播具有从众和倍增效应。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而广,一般网民不可能熟悉所有领域,从而容易形成以社交群落为主体的网络信息接收的从众效应,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群,一传十、十传百,短时间内就能引发舆论热潮。“网红”正是借此得以迅速扩大影响。四是更替化。“网红”群体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社会热点或个性表达而备受关注,其本身的文化内涵相对薄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起热点事件的消沉,另一起热点事件的滋长,加之个性表达的跟风模仿,导致“网红”群体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对较快。

二、“网红”现象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红”模式探讨

在自媒体“网红”时代,有必要从校园“网红”团队建设、校园“网红”传播阵地建设、加强“网红”网络舆情建设、营造校园“网红”文化等方面加强创新,形成强引力、促活力、增动力、升效力、展合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思想引领,开好“牵引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引力”。“95后”的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网络直播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红”正迎合了青年大学生的喜欢通过网络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需要。面对“95后”青年大学生,传统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要贴近学生,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有实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网红”现象,不应该看不懂、看不起,而应该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及时干预,发挥“网红”资源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增强网路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和吸引力,使“网红”的内容输出既对“95后”大学生充满吸引力,又在生动活泼的传播形式中自然地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要求,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提升社会主义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真正做到学生在哪,工作场就在哪。

2.榜样培育,装好“主引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活力”。培养优秀的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成为校园“网红”,聚集网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量,多方联合,合力引导。校园专属的师生“网红”,一要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在生活、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起到模范榜样作用;二要支持和引导校园师生“网红”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打造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包括品味、阅历、思考、专业学习和学生工作能力等,通过自我呈现打造自身的“魅力人格体”,使其具有品牌效应和受众粘性;三要有相对固定的人员队伍,完善运行机制;四要立足于“内容为王”的生产机制,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下,寻求独辟蹊径和展现个性;五要善于驾驭多平台联动的传播造势策略,结合校园“网红”的特长风格与校园的传播渠道进行有机结合。师生“网红”主体也应结合自身特点,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运用校园交互平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保证团队曝光度和曝光频率,运用各类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延伸,在师生中保持黏性,发挥校园“网红”自身的榜样效应,引导青年大学生追求科学人生理想和正确价值目标。通过教师“网红”网上授课,学生榜样“网红”讲述个人成长故事,辅导员“网红”网上答疑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通过实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情谊,以爱为桥梁和纽带,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要发挥辅导员“网红”的优势和作用,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再受时空局限,随时可通过“直播”让网络思政教育实现“面对面”,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励志故事形成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个性创意,通过宣传运作、团队协同,助推校园“网红”成长,充分发挥校园“网红”群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对传递负能量的校园网红,学校要进行严厉监管,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强教育引导,造成影响恶劣的“网红”将予以惩戒和教育,把其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3.阵地建设,修建“加油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动力”。自媒体是“网红”的主要传播媒介,微博、微信、QQ及网络直播平台等具有大众性、交互性强等特点,使人人都有自己的便捷入口,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个性表达、自主运营、圈层传导。而不同平台的联动则能助力用户分享达到最全面的覆盖,对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扩大起到倍增器的作用。自媒体时代,各种网络社交媒体相互连通,促成社交网络影响力的前所未有的增长。对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势而为,依托各大社交平台,自主搭建校园“网红”传播平台,拓宽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形成多方平台互动、功能互补、共同助力学生思想引领和健康成长的良好态势。例如,可以将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工作室、直播平台、手机报、APP等各个网络宣传平台进行融合,将各个网络阵地紧密结合,合力联动,新旧媒体融合互动,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教育网络平台。在具体运营上,可以契合时事热点、重要活动节点,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推送信息资讯和专家解读,加强舆论引导,聚合力量,集体发声,实现认知、理解、参与、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化的“微”教育传播体系

4.舆论引领,疏通“应急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力”。网络空间里“沉默的螺旋”效应仍然存在,从众心理依然发挥作用,网民中势必仍然存在两个“大多数”,即“沉默的大多数”和“跟随的大多数”。由此,网络意见领袖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制造热点话题引发大众的思考和讨论,并在议题发酵过程中源源不断地补充议题相关信息和提供价值导向和认知框架,从而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在高校,校园意见领袖可能是学生会干部、社团协会的会长或是学识渊博、学生认可度高的教师等。校园意见领袖的人数不多,但“粉丝”众多,在校园,意见领袖的话语作用很大,一句话就可能产生极大作用,从而影响校园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每当新的舆论热点出现时,大学生往往成为发表观点的最积极的因素。由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发表的观点与主流价值观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可以看出,网络信息多样、多维度的特性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更加剧烈,价值观取向更加多元化。因此,要充分发挥校园正能量“网红”意见领袖的话语作用,使之发挥舆论引领的积极功能。校园意见领袖“网红”以优秀品质和突出成绩展示良好形象,塑造青年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共鸣,激励其学习效仿,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以典型的例子鼓舞人,多传播好声音、多传递正能量,从而实现思想引领和行为激励。同时,发挥意见领袖“网红”的校园影响力和渗透力,积极发声,及时对校园网络媒体上的正确言论予以支持和肯定。对歪曲事实、别有用心、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网络流言,校园意见领袖“网红”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和驳斥,增强和彰显校园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时效性。校园意见领袖“网红”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特点,把校内外各方面热门话题,以“分享议题”的方式传播到等各大校园网媒上,会发声、发好声,将学生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帮助他们提高辨识能力,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赢得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引导良性发展,使高校网络舆情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5.文化引领,联通“公路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合力”。自媒体“网红”现象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特点,组织大学生喜爱的网络文化活动,研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宣传型向熏陶感染型转变。让原本枯燥的教育内容,通过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文化活动和产品而鲜活起来,力求透过学生“眼球”直达其“心灵”。通过铸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先进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宣传网络红人榜样、讲好网络红故事,积极研发校园“网红”微视频、微刊、微评、微课堂等文化产品,积极开展“网红”微活动、倡导微公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视频、图文等生动形象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网红”这个新媒体时代的载体多途径、全方位的辐射作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校还可以校园形象片为载体,通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形象片集中向外界展示办学理念和办学成就。校园宣传片、校园微视频等为代表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是展示大学精神和师生风貌的良好载体,受众面广且传播效果明显,宣传片中的校园“网红”也因此成为网络传播青春正能量的符号和标签。

作者:陈丽荣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